 |
热点调查
|
|
|
|
|
 |
韩系车国际表现
|
|
|
《中国汽车报》张向东
韩国现代遭遇品牌困境:美国《商业周刊》认为,尽管韩国现代产品的质量和造型比起5年前有较大提高,新车型层出不穷,而且还有销售折扣,但是近一年来该公司在北美市场的销量却徘徊不前,库存量不断增加。韩国现代暴露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品牌形象带来的麻烦。[全文]
|
《中国汽车报》张向东
由现代遭遇品牌困境想到的:走高端路线不成功的并非现代一家。大众、现代、丰田的事例,也提醒中国的自主品牌如何走顺豪华路线。奇瑞、吉利将来或许也会遇到与韩国现代类似的问题。是在奇瑞、吉利这两个大品牌下“顺水推舟”,推出高档车型,还是重新另立门户呢?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是选择单品牌还是多品牌?是直接从高端入手还是循序渐进?是在发展之初就完成自己的品牌规划,还是靠收购获取不同特色的品牌?对于这些问题,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应该及早规划,避免走一些国际企业走过的弯路。[全文]
|
|
|
 |
遭遇拐点原因之1:价格营销
|
|
编者按:可以肯定的说,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价格依然是市场竞争的利器。当曾经借此成功的攻城掠地的韩系车宝刀已老的时候,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已经闭关修炼到完全掌握了价格这种武器。价格的利刃,在切割到了足够大的市场的时候,已经悄悄伸向韩系车。出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主品牌,已经给韩系车造成了足够大的压力。 |
|
|
 |
韩国车曾经在中国相对便宜过,但是那只是历史。
|
|
诸十戒
优势消失殆尽,是谁害了北京现代? 北京现代在营销策略上不是十分明了,在研究新车型上市时的定价及应对众多竞品的降价时的把握多少显得有些稚嫩。其的营销策略目前还没有摆脱降价的局限性。[全文]
老孙 韩系车,放下你的臭架子! 除了中国全世界消费者都知道:韩国车意味着更齐全的配置、更低廉的价格和超长的保修时间!而这种优势在国内市场似乎并没有这么明显![全文]
评论员箭猪头 韩车成也价格,败也价格
成也价格,败也价格。从远舰开始,韩车似乎开始迷失了自我,失去价格优势的韩车已经不再重复当年的辉煌,从赛拉图、途胜、雅绅特、远舰、嘉华再到RIO,韩车总在不断的挑战市场价格。[全文]
|
|
|
 |
遭遇拐点原因之2:质量技术
|
|
编者按:韩国汽车的迅猛发展,使得韩国汽车走向世界。但是几十年的历史和技术积淀,和老牌的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汽车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是相对的“晚辈”,在工艺精细程度以及新技术的发展上,韩国车也是望尘莫及的。在强手如林面前,如果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质量保证,甘败下风伏首称臣将会成为一种必然。 |
|
|
 |
技术质量的相对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发现不到差距!
|
|
|
评论员孟镝 仍是当日“韩 ” 却非一日“寒”:生产厂家在取得了初期的胜利后,并没有回过头来在提高质量上苦下功夫,而是忙不迭地推出新的车型。他们有他们的道理:中国车市,质糙价高的车型有得是,凭什么韩系车要开那个“好头”?[全文]
|
评论员蓝畔:陨落的韩流何时再见旭日
技术,当刚刚上市的自主品牌海马3,已经采用激光焊接、激光检测、空腔注蜡等的时候,韩流实在不好说,自己的技术如何如何。而此时,新技术的畅导者——德国大众,和他的两个合作者,正在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