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品定价 |
|
编者按:就在上个与伊兰特单一车型销量突破50万辆,但是与这个骄傲和光辉的数字同时存在的是雅绅特的销量不温不火。看过06年世界杯的人可能清晰的记得“伊兰特雅绅特,王牌对王牌”的铿锵广告语,可惜雅绅特并没有像他的同门师兄一样成为同级别车的王者,对于这款车的失误,北京现代并不回避,而且,他们的自省比我们想象的深刻,解决的方式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彻底和更加具有可行性。
|
|
|
 |
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北京现代学会了做“市场”的学生
|
|
问题所在>>李洪炉:(雅绅特)这个产品在立项时实际上是04年,在那个时候对市场的价格的预期跟到了06年它实际上市的时候的实际情况有了很大的差别,当时认为每年降价8%,可实际上降价已经远远超过这个,但是这些零部件的开发在立项时已经开始部点了,供应商开发工作已经开始了,所以……北京现代在产品的市场定价是不准确的。[全文]
|
|
解决方式>>李洪炉:连市场上对你怎么看的你都不清楚,连买车的人有什么需求你也不清楚,老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按照企业设定的模式去发展,这恐怕会有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北京现代来讲,本来你来得就晚,你就应该比别人下更大的力量来研究中国的市场,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全文]
|
|
 |
产品体系
|
|
编者按:那些写满了一个品牌销售的骄傲和光辉的车型,注定成为历史和过去。在新车迭出的市场中,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将被抛弃。市场战争中不存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孤军奋战的早晚要被对手的铁蹄吞没。北京现代似乎已经开始艰难的规划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而真正的实施起来,向下有成本和研发两重壁垒,向上是品牌知名度的“玻璃天花板”,不容乐观。
|
|
|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打开伊兰特一枝独秀的僵局?
|
|
问题所在>>主持人:北京现代在它所有的销售当中伊兰特仍然是占销售主流的,雅绅特、御翔的销量还是比较小的。对于北京现代的业绩和规模挺不错的大厂来说,它的产品体系不是很完整,包括在雅绅特之后,也没有说A0或者A00级别车的引进……[全文]
|
|
解决方式>>田毅:北京现代从目前来说,它的优势向下发展是驾轻就熟的,比如小型车开发出来以后,按照中国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格局的变化,重新推出现代更小排量的车型来说,对于国内来说属于小型车的高端车型,而且具有品牌优势和车型优势的,大家都认为北京现代必须开发出A0级和A00级车把自己的基础做得更加夯实。如果推出新车,必须在B级车上打翻身仗。[全文]
|
|
 |
竞争对手
|
|
编者按:韩国汽车的迅猛发展,使得韩国汽车走向世界。但是几十年的历史和技术积淀,和老牌的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汽车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是相对的“晚辈”,在工艺精细程度以及新技术的发展上,韩国车也是望尘莫及的。在强手如林面前,韩系车有怎样的“必杀技”和特色来保证足够的优势与对手抗衡呢?又需要怎样的心态面对越来越强的对手呢? |
|
|
 |
上有欧系美系和日系,下有自主品牌,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
|
|
问题所在>>田毅:韩系车无论是从品牌、技术还是从生产的历史、跟欧美系、跟国内自主品牌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特征更明显一些,曾经有人把这种关系比喻成三明治的关系,欧美、日本品牌、韩系车、自主品牌。主持人:应该说韩系车被夹在自主品牌和国外品牌之间。很尴尬。[全文]
|
解决方式>>李洪炉:我们被夹在中间的一层,是三明治中最精华的部分。从生产的车来讲,用的资源基本上都是国内的,服务的对象也是国内的,做的贡献基本上也是国内的,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大家的贡献都差不多。[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