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尽管这些年有所发展,但自主品牌一直没有建立起健康运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体系。车市的表面繁荣掩盖了盲目扩张、多品牌运作、研发与市场脱节带来的问题,当车市退潮时,自身的问题开始凸显。而大城市限购、合资下探、消费升级等外部因素让病症进一步加深。针对以上问题,《汽车商报》主办、新浪汽车协办的“寻路——自主品牌高端战略如何突围高峰论坛”邀请多位经济、汽车专家进行探讨。
专题制作:路玮 原创支持:黄春棉
入市1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最为迅猛的10年,在全球第一大市场的拉动下,曾被巨大担忧笼罩的自主品牌,已经成功脱胎换骨,成为市场的一股主力军,市场占有率也从16.6%上升至45%以上,吉利、奇瑞、江淮、长城等自主品牌已经成功走出国门,挑战海外品牌。
如果将时间调回10年前,有谁曾想到有这样的结果。面对加入WTO的时候,外界对汽车产业心中充满了担忧,担忧未来自主品牌如何面对着国外品牌的围剿。“加入WTO一开始,可能大家会认为中国汽车可能会冲垮,但10年过去了,中国汽车没有被冲垮,而且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也有了快速的进步。”[详细]
多位车企高层表示,出口已经进入快车道,未来将加大优势地区的出口力度,进一步占领海外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海外站稳脚跟,将对冲国内市场转冷的负面影响,令自主品牌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尽管国内表现不尽如人意,不少自主品牌车企出口增长却相当迅猛。江淮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等多家车企提前完成全年出口任务,部分车企调高全年出口目标。[详细]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全球所有品牌齐聚中国,自主品牌内外受压,不断轮回调整的市场让其压力倍增。今年以来,自主品牌便率先回调,今年年1~5月,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19.33万辆,同比下降8.3%,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5%,占有率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按照中汽协不久前发布的数据,自主品牌乘用车今年前11月份共销售552.35万辆,同比下降2.34%,占总量的42.15%,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28个百分点。
而外资品牌则继续显现了其强大的市场能力,前11个月,日系、德系和美系销量总共达到615.48万辆,三个主流合资体系远远超过自主品牌的总和。其实仅仅日系和德系两大最主流的合资体系前11月份数据就达467.65万辆,这还是在一些日系品牌受各种因素影响整体受损的情况下。[详细]
自主品牌出现今天的困境是内外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大城市限购、合资自主下探、消费结构升级等外部因素挤压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产品、技术、品牌、人才等内部因素则从根本上束缚了自主的发展。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诱惑之下,汽车厂家几乎都选择了大幅调高产销目标,而厂家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如何解决产能压力、消化积压订单上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详细]
从北京和上海的经验看,限购之后,购车指标成为稀缺性资源,自主品牌一直所坚守的价格区域将毫无优势可言。“好不容易摇个号,谁还愿意去买10万元以内的小车呢?”崔东树认为,限购的主要影响是首次购车群体,自主品牌价格低,性价比高,首购比例很大,因而受到限牌的影响最大。 [详细]
2011年,四大自主品牌在北上广三省的总销量同比下滑逾两成,贡献率也由2010年的10.9%降至8.6%。今年1-5月,这三省的贡献率进一步略降至8.5%。[详细]
虽然自主品牌产品与形象不断提升,但外资公司强化了对中低端市场的产品投放,导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被持续增长的欧美系合资品牌蚕食。所以,包括广本、东风日产和更多的合资公司即将推出的合资自主模式,争议顿起。[详细]
尽管自主品牌正以不断推出新车型的方式力求快速占领市场,但实际结果却显示,无论是在销量、利润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自主品牌的处境均岌岌可危。今年1~4月,只有长安、奇瑞和吉利进入了乘用车企业销量排名前十位,而很多二线自主品牌前4个月的销量都不足10万辆。[详细]
“自主品牌汽车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滑是不可避免的,希望不要下滑太快,下滑太远。”面对当前自主品牌的危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车企更应该抱团取暖,仅就研究领域而言,自主品牌需要修正做法,在研发上合作投入。
下个十年是我们转型时期升级的关键时刻。“因为全行业都认识核心技术是中国汽车的软肋,加上体制机制,政府政策,我相信核心技术会有比较大的突破。”对此,付于武开出药方同样是——产业技术联盟。
“自主品牌汽车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滑是不可避免的,希望不要下滑太快,下滑太远。”面对当前自主品牌的危机,董扬认为,车企更应该抱团取暖,仅就研究领域而言,自主品牌需要修正做法,在研发上合作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