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

产业版>交通>正文

在美国占残疾车位 或被罚款五百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7日 07:47   大洋网-广州日报 字号:

  目前全球共有残疾人6.5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0%,是最大的少数群体。其中大约80%的残疾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残疾人常常由于众人的偏见和无知而遭到歧视,而且往往难以获得基本的生活设施。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瑞典、丹麦等国就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1961年,美国则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此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

  现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关注保障残疾人的权益,纷纷出台了相关法规并加快发展建设“无障碍”环境。在印度,残疾儿童已经可以正常地接受教育;在孟加拉和乌干达等国,建筑物和公共交通也加快发展残疾人设施。 

  本版撰文/记者彭玉磊(除署名外)

  笔者6月~10月在美国芝加哥培训,赴美国之前,相关的培训手册上就说明,如果见到特殊体型人士,不要紧盯着人家看。到美国后发现,体型过度肥胖者真是比比皆是,很多人不得不依靠电动轮椅出行,但他们基本上可以做到行动自如。为什么?因为所有公共场所都一定有无障碍的设施,博物馆里有优先通道,洗手间里有残疾人专用的厕所,公共汽车更不用说了。一旦有残疾人车或者推着婴儿车的妇女在车旁出现,车身会自动矮下去,平时收拢在车门上方的踏板就会缓缓放下,连接在车门与路面之间,电动车和婴儿车可以轻松上去。前面有一大排位置是可以翻上去的,是残疾人士电动车和婴儿车的专用位置,谁也不敢霸住。不论在商场、超市还是机场,时常能看到残疾人电动车后有服务人员紧跟在后面提供服务。对于视障人士,每一层电梯都有盲文标示;很多路口有语音提醒;对于听力障碍人士,很多公共活动有手语翻译。确实,只有残疾人可以自由出入公共场所、融入社会生活的时候,他才能真正找到被尊重的感觉。

  笔者在参观芝加哥市政府时诧异地发现,国际项目协调人Pat就是一位残疾人,需要借助轮椅出行,但他待人和蔼,笑容可亲,也非常注意仪容。他在为市政府工作之前,曾经是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创办人。有一回上电梯,他给我们按住电梯门,我一看赶快去替他按住,他非常坚决地摇摇头。那一瞬间我明白:尊重未必等同于同情。他并不愿意受到特殊的照顾,只愿意作为一个主人、一名男士为客人、女士提供服务。   (陈巧媚)

  美国

  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

  美国的残疾人事业起步很早。世界上最早的残疾人帮扶组织——美国复活节邮章社于1919年诞生于俄亥俄州。美国也是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上世纪50年代末,出于保障当时数量庞大的残疾军人的利益,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的第一套《无障碍标准》。1961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制定了第一个无障碍设计标准。1968年和1973年国会分别通过了建筑无障碍条例和康复法,提出了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在公共建筑、交通设施及住宅中实施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并规定所有联邦政府投资的项目,必须实施无障碍设计。目前,美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既有多层次的立法保障,又已进入了科研与教育的领域;各种无障碍设施既有全方位的布局,又与建筑艺术协调统一,同时给残疾人、老年人带来了方便与安全,堪称世界一流水平。

  为了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美国许多高等院校建筑系,已专门设立无障碍设计技术课程,作为必须训练的一项基本功。现在新建道路和建筑物基本能做到无障碍建设,改造也能考虑无障碍,尤以残疾人居住的建筑最为突出,针对使用者的特殊要求,采取了更多措施,包括建筑设施的灵活调整等,以使残疾人通行安全和使用方便。

  在美国,不论大城市还是小镇,残疾人专用停车位随处可见,都标有国际通用的蓝色轮椅图案,而且必定是设置在停车场里最方便出入的地方。如果非残疾人占用了这些停车位,要被罚款100~500美元。此外,残障人士专用坡道、专用电梯和信号灯等“无障碍设施”都非常普及。在公共场所的洗手间里,也都设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单间,空间大概是普通卫生间的两三倍。

  在18年前通过的《美国残疾人法案》中,各种条款也非常详细,例如餐馆不得拒绝残疾人进入、超市货架必须方便残疾人取物、公共汽车上必须有残疾人专用座位、车门口必须有升降梯等。此外,美国还有法案规定雇主不得歧视有能力承担某一工作基本职责的残疾人;残疾学生有权利和正常人一样获得“免费的公共教育”……

  北欧

  给残疾人配私人助理

  众所周知,北欧国家是高福利国家,这些国家也十分重视残疾人福利。其中瑞典就被不少人冠以“残疾人天堂”的称号。在制度上,瑞典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对残疾人的照顾和关怀。

  在瑞典,各项社会保障不但覆盖全部人口,而且涵盖各个方面和层面。这个国家自1901年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以来,社会保障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和完善,管理体制比较统一,按照行政区划分级设立社会保险分支机构。瑞典残疾人除了同其他公民一样可以享受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业保险、父母子女保险、住房维修和改造等社会保障以外,还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别社会保障:

  1.残疾补贴:因残疾而需要支出额外补贴的,自1934年起盲人便可获得盲人补贴,自1975年所有残疾人均可获得残疾补贴,自2003年起残疾补贴已纳入疾病保险系统,并改为行动补贴(适用于19岁~29岁)和疾病补贴(适用于30岁~64岁)。

  2.车辆补贴:残疾人和其父母,自1988年起可以获得车辆补贴,用于购买或者改装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

  3.护理补贴:0~19岁的重度残疾人的父母因护理子女需要付出额外的劳动,承担额外的责任,需要支出更多的费用,并且可能会减少甚至没有就业收入,因此可以获得护理补贴给予补偿。

  4.帮助补贴:对生活不能自理,需提供照料帮助的重度残疾人,可以聘用一个私人助理,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一对一”的帮助,由政府买单。

  瑞典在1999年推出了无障碍通行10年计划,各市政府和残疾人团体通过组成协助体制,交流知识和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无障碍通行的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在道路不动产委员会的责任范围内作为“让步计划”予以实施。此外,有关部门还会举办无障碍研讨会和举行无障碍体验计划,让人们尝试坐轮椅、蒙上眼睛行动等。

  2000年以前,瑞典将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集中安排生活在疗养院里, 理发、购物、学习、工作都有工作人员为他们安排,但是当时有人提出,这样集中在疗养院里的做法缺乏“对残疾人的尊重”,将残疾人从健全人社会孤立开去。

  为此,2000年以后,瑞典当局改变了做法,将重症残疾人以5~6人编为一个小组,固定护理人员,目的是使这些残疾人过上“家庭生活”。

  在瑞典的火车上,专门设有“交通椅”,可以帮助残疾人前往座位。此外,残疾人可以指定车厢或者床位,以方便行动和前往洗手间。此外,火车上还设有新式的专门车厢,残疾人可以直接坐在自带的轮椅上度过整个旅程。按照规定,瑞典虽不允许乘客携带宠物上火车,但是导盲犬例外。在瑞典的一些酒店,专门设有残疾人助手,可以帮助残疾人使用酒店的泳池或者自行车等设施。

  有趣的是,在挪威一些专门出售性用品的商店,如果因为身体原因而需要购买性辅助用品、享受性生活的顾客在这里消费,他们的花费将可以到政府部门报销。

  但是,即便是瑞典,仍有残疾人遭受歧视的现象存在。残疾人面试工作的成功率仅为15%,残疾人遭到歧视的情况仍然存在。根据瑞典残疾人事务监察专员办公室公布的数字显示,近几年,瑞典残疾人投诉大幅上升,今年上半年的投诉同比增幅高达300%,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涉及残疾人在社会服务、就业和人际交往中受到歧视的案件。

  英国

  设施不到位政府成被告

  英国是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代表国家,其体系建立于1946年至1948年,其主要依据是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思想。通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英国对残疾人的保障主要通过国民保险、国民医疗保健服务、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相关条文来体现,尤其是社会福利的主要条款,针对残疾人的特别需求制定了详细的条款。社会福利政策中专门列出了对残疾人特别保护的条款,他们的社会福利分类和包含内容如下:

  1.残疾人福利:残疾生活津贴、交通津贴、护理津贴。

  2.国家保险计划:待业福利、寻找工作津贴、退休金、产假津贴、失业配偶津贴。

  3.平均检测福利:收入支持津贴、以收入为基础的寻找工作津贴、退休金补贴、房租津贴、人头税减免。但据介绍,残疾人要想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需填写50页的各类申请表,复杂而又冗长,以致一般残疾人难以单独完成,需有残疾人组织协助填写。

  1995年,英国又通过了《反残疾人歧视法案》,明文禁止在就业、贸易、教育等方面歧视残疾人。此后,残疾人具有了“无障碍平等通行权”。在英国,因不能进入某公共空间,残疾人会把企业、政府推上被告席。无论企业还是政府,一旦在法律规定的场所、区域不能给予残疾人通行或使用的便利,将可能被法院判处强制改造,甚至巨额罚金。某些企业违反无障碍环境标准,英国政府也会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英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也走在世界前列。例如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有专为肢体障碍者设置的低位小便池、低位书写台、低位小桌、低位电梯钮、低位洗手台……盲道、操作钮上的盲文、为听力障碍者而设的显示屏也随处可见。机场不仅设有在轮椅上便可顺利拨打的低位公用电话机,还有方便聋哑人间通话的带传真机的公用电话,据说还设有为语言障碍者与正常人交流的带键盘的电话机,该电话可以将键盘输入的文字转化为声音,让听筒另一方听到报平安的声音。

  此外,伦敦的公共交通系统也已实现“无障碍”。伦敦的巴士都备有升降机及固定轮椅的装置,出租车已经于2000年全部实现100%无障碍化改造;地铁出入站一般都有升降平台,站内的声音提示与视屏提示同时为盲人和听力障碍者工作,车厢内安排了固定轮椅的位置;如果想自己有车,也很方便,在每个大型停车场都备有专用残疾人车位,这些车位都比一般车位大并且设在整个停车场出入最便利且具有坡道的位置,其他车辆在此处停放则属于违章。

  在英国的威尔士,每一个地区都设有供残疾人专用的体育设施,目前,在威尔士经常锻炼的残疾人就有70万人,而在10年前,这个数字只有1千人。据当地一位负责残疾人运动的官员称,3年前,必须坐轮椅的残疾人士在整个威尔士北部都找不到可以锻炼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有5~6家健身俱乐部可以提供轮椅篮球、网球、羽毛球、射击等项目了,有些俱乐部还为残疾人士开辟了专门的健身室。

  日本

  建筑物竣工

  专人验收“无障碍”

  日本目前为残疾人、老年人所设的无障碍设施比较普及,国家制订的统一建设法规中就包括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设计。每一幢建筑物竣工时,都有专门部门验收其是否符合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设计。在一些公共设施中,尤其是商店,是按商业建筑面积大小实现不同等级的无障碍设计。例如,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的大中型商业建筑要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专用停车场、厕所、电梯等设施。在机场、电力火车站、电力火车以及道路等地和设备上,无障碍设施、服务也比较完善。

  日本大多数电动扶梯都是“无障碍”的。当有残疾人要乘坐自动扶梯时,工作人员首先在自动扶梯口设置禁行标记,随后将电梯中三个台阶合并成一个比较宽的台阶,这样残疾人便可轮椅搭载自动扶梯。日本设有低通道公交车,车门底部距地面不超过65cm,有乘坐轮椅者上下公交车时,乘务人员会放置便携式“金属板”,协助轮椅使用者上下车。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0票
好文章 0票
枪稿 0票
雷人 0票
无语 1票
标题党 0票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