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访谈>正文

原创徐留平称文化“软”融合是最大挑战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02月06日 16:16   新浪汽车  裴达军 鲍家翔 字号:

  【提要:年前的一场风波,将中国长安和昌河汽车推到了媒体关注的风口浪尖。对原中航汽车旗下哈飞汽车昌河汽车的整合经历3年本应到收官之年,但突发的昌河风波让人们再度审视中国汽车兼并重组的难度。中国长安董事长徐留平在接受新浪汽车采访时坦言,企业“软”整合难度最大,但长安必须闯过重组关。徐留平对于昌河整合经历以及问题的剖析,或将给中国车企兼并重组的规模化之路以资借鉴。

  新浪汽车 裴达军 鲍家翔 (北京报道)

  昌河风波经过及教训

  昌河风波是由员工获悉昌河铃木的生产资质将被注销才发生的,这涉及到长安、铃木以及昌河的整体发展规划。

新浪汽车对话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新浪汽车对话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

  按照长安的说法,由于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明确提出分立,为此中国长安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同意长安福特马自达分立,并要求以取消一个生产资质为分立前提。因此,中国长安基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注销昌河铃木资质的申请。

  但这件事情涉及的层面较多,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解读,导致昌河汽车景德镇工厂部分职工认为昌河整车及发动机生产资质被取消,今后将不能再生产汽车和发动机,一些员工行为较为激烈,造成昌河汽车正常生产经营停顿和发生不稳定事件。

  事发后,兵装集团和中国长安主要领导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地方政府领导进行紧急磋商与沟通。徐留平经过与江西省委、省政府,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以及昌河汽车部分干部员工充分交流与协商后,中国长安与景德镇市政府印发了联合通告,其核心内容是继续维持昌河汽车目前格局与未来发展不变,长安将按照既定规划推进昌河汽车的发展。

  生产资质闹出的事件,对于长安和昌河来说,都是遗憾的。这充分说明了,在整合、管理一个被兼并企业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酿成大错。

  由于昌河和长安的整合主要在于微车领域的衔接,两大传统的微车企业按理来说整合在一起,在采购、成本和规模化效应方面,有很多优势,但在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生产资质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没有在员工中形成非常明确的共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胤祥)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