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第600万辆轿车下线的情景似乎就在眼前,1个多月后,上海大众再次递上了一份意义不凡的成绩单。
100025辆?没错,这就是上海大众今年11月在国内的新车销量。这也是上海大众历史上第一次单月销量突破10万辆。环比“银十”,上海大众单月销量增长近9.5%,全年累计销量也达到了近90万辆,预计全年上海大众的总销量将突破100万辆,远超过去年制定的80万辆销售目标。
细看销量表不难发现,上海大众的双品牌战略已渐入佳境。
也谈“综合素质”
销量的持续增长使产能提升成为必然。对于上海大众来说,提升产能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通过配备符合市场要求的生产能力,达成生产量和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平衡,以此避免把更多的成本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缩短制造环节时间,提升产能和运行效率”成为上海大众全公司的共识,各种有效措施开始实施,以保证优化生产、提升产能、打造卓越品质的最终实现。在企业产量和销售再次刷新纪录的时刻,上海大众总经理张海亮表示,上海大众将一如既往地秉承“追求卓越 永争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市场营销和客户”、“产品和技术”、“生产和供应”以及“责任和伙伴关系”四大领域的职能,实现协同增效、合作共赢的未来,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当然,数字增长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能提升,它更是对上海大众综合管理能力的考验。以产能提升为契机,上海大众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人才培养、供应链、营销服务及研发体系的建设。国产化率的提高、适合国情的本土化运作是上海大众成功的另一法宝。经过近8年的努力,上海大众建立起了全国最完善的国产零部件配套体系。截至2009年6月,桑塔纳和桑塔纳2000系列轿车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96%和94%;帕萨特系列轿车为89%;POLO、晶锐也分别有94.4%、93.6%的零部件在国内采购。
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淀和滚动发展,上海大众从当初仅有的一款车型,到现在拥有PASSAT新领驭、波罗、途安、LAVIDA朗逸、TIGUAN途观和Octavia明锐、Fabia晶锐、Superb昊锐等十大精品系列产品,形成A0级、A级、B级到SUV车型的产品布局;从成立之初的年产1700多辆,到如今年产近百万,辉煌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这个市场中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上海大众在销量上的表现也无愧于其“行业领军者”的称谓。
斯柯达有声有色
就在三年前,斯柯达Octavia明锐上市,标志着上海大众双品牌战略的正式实施。三年后再回首,VW与SKODA品牌在这期间的销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这得益于上海大众对双品牌战略的平行定位法,通过对两大品牌不同的内涵来塑造品牌差异,全面覆盖细分人群。
斯柯达品牌自进入中国以来,连续两年实现了销量翻番,今年1-9月累计销量133568辆,一举超越了去年的总销量。而在11月上海大众的新车销量单中,斯柯达品牌更是抢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斯柯达品牌的真正优势:是和大众相同的技术平台,却可以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宽敞的乘坐空间。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斯柯达品牌确实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昊锐4500辆的市场表现也和近期斯柯达品牌在终端市场的大幅促销有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斯柯达昊锐的性价比,这也是昊锐在11月销量明显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紧凑型轿车市场上,明锐以12825辆的销售成绩让其坐稳了国内中高端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的头把交椅。晶锐在11月的销量达到了破纪录的5100辆,这也意味着晶锐近两个月来的巨额平媒/电视广告费没有白花。在密集的广告攻势下,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关注这款斯柯达品牌的小型车,和POLO相比,斯柯达晶锐更便宜,也拥有更大的乘坐空间感。不过新一代POLO上市在即,新POLO在产品层面上已经全面超过现款晶锐。
销量增长的背后,是斯柯达在华业务全面推进,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产能的扩张。
从某种角度而言,上海大众VW品牌是斯柯达品牌的有力推动者。正是依托上海大众20多年的本土化经营经验,以及VW品牌系列产品累积的良好口碑,斯柯达品牌迅速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任,在华发展迅猛,成功跻身中国车市主流品牌。“上海大众南京工厂已经在扩建,未来在仪征工厂也将有斯柯达产品下线”,日前分管生产和物流、后勤的董事会成员Michael Oeljeklans在介绍斯柯达生产情况时,爆出新消息,斯柯达已在华酝酿扩张。据悉,产能扩张将有Yeti、昊锐旅行车等未来新品投放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