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汽车产业“做大”更要“做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 11:53   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十二五”目标直指3000万辆

  中国汽车产业“做大”更要“做强”

  刘霞

  汽车制造重镇长春市某合资汽车厂的冲压车间工人小李今年最大的感受便是休息的时间明显少了,“三班倒,订单堆得几个月都干不完。”小李估计这种状态可能持续到明年,不过他也笑着说,“忙点总比闲着好。”

  虽然像小李这样的汽车制造业一线工人并不需要为五年之后的企业发展担心,但在还有4个月便进入“十二五”时期的当下,如何规划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业发展,已成为政府决策者们急需重点完成的工作之一。

  有消息称,在“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在以前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做出较大幅度的修订。如今,在国家工信部的主导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行业部门正在拟定初步方案,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图谱即将浮出水面。

  产量突破3000万辆

  家住北京的汽车行业资深营销专家苏晖眼看着身边这座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变化,不由得感叹:“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太快,预计五年后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700万辆,是这个城市的极限。”

  不仅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西安、沈阳、成都等二三线城市的市民也已明显感觉到路面拥堵日益加剧。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看来,中国迅速进入汽车社会,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

  “如果1994年汽车政策出台的大背景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应对WTO的挑战、2004年新的产业政策出台则是为了更进一步加快汽车工业的发展,2008年汽车业作为十大行业中第一个调整振兴的产业,通过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保证了汽车工业在特定环境中的成长,使汽车工业回到了年均增长22%的轨迹。”张小虞如是说。

  2009年年底,中国主要30家汽车企业(集团)形成整车产能1359万辆,根据工信部预测,2015年年底规划产能将达到3124万辆。

  未来五年,汽车产销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几乎是业界一致的判断,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并不认为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是个悖论,相反,他认为,产销规模扩大会给中国的自主创新、自主开发,包括新能源汽车多提供有力的支撑。

  “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内汽车产量3000万辆,占世界汽车产量(8000万辆)的30%左右,其中乘用车占81%,商用车占比约为19%,销售比例国内销售2500万辆,外销500万辆。”董扬对五年之后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规模给出上述判断。

  角逐汽车强国地位

  中国汽车产业稳坐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宝座之后,业内人士认为如何顺利实现产业转型是“十二五”甚至“十三五”的发展重点。

  “如果讲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要成为一个产业的强国。”张小虞肯定地告诉记者。

  加速兼并重组已经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上周国务院公布的《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汽车行业位列六大行业之首。工信部专门成立了起草小组,着手制定汽车企业具体的兼并重组政策,预计2010年年底公布。

  与以往屡次只在宏观层面提及兼并重组不同,董扬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此次《意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立意正确,理顺不同地区间利益分配,考虑周到,但仍有待落实。

  落实兼并重组已经箭在弦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十二五”期间,大企业集团初步形成,结构调整也会进一步加快,节能减排水平会明显提高,中国汽车走出去以及海外收购的力度将进一步扩大。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草拟的“十二五”规划中,勾勒出未来在参与国际竞争的价值链条上,中国汽车企业需要提升的空间。“过去我们和外国公司合作开拓中国市场,今后可能需要我们和外国公司联手开拓两个市场,包括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董扬认为。

  汽车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产业应从过去注重数量的分析,更多地注重质的提高。而在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政府应更加重视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十家甚至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目标。

  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日渐清晰,但张小虞仍提醒业界,市场的大小由国际经济、社会环境决定,但是能不能做好做强,是由中国汽车产业自己决定。

(编辑:李芳芳)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相关新闻: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