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访谈> 2012oica中国汽车论坛专题 >正文

原创陈光祖:WTO对我们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http://auto.sina.com.cn   2010年04月12日 15:22   新浪汽车 字号:

  到2000年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加入WTO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有这么几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全面进来了,不光是进几家,几乎世界上没有未进来的跨国公司。特别是到2000年中期,2005年左右,外国零部件产业全部进来了。

  特别是最近我们把国产化的特征,如果没有达到60%就要上税,这个叫本土化产品。如果在60%以外还算进口,虽然你在中国组装。后来打了半天架,我们退回去了。这个细则出来以后,我们收回去了,同意你可以自由搞,不要规定一定要有百分之多少才算是国产化,这是我们更加开放的表现。

  当时为什么害怕呢?进口远远大于出口。大概是从80年代中期最多进口到35万辆汽车,出口是1000多辆。以前有出口,那是“援助”,给朝鲜、给越南,给非洲等等。到90年代基本上维持在20万辆到30万辆。我们也怕真是外国车都进来。这几个“怕”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国际形势有点儿保守了。

    这十年的发展我们没有预计到,这十年当中有两个“五年”计划,“八五”、“九五”我们估计的都比较低,特别是金融危机,我们会变成世界第一,超过1360多万辆,没想到,连我们这些老头儿碰到一起,说我们当时想的是100万辆,怎么会变成1000万辆呢?怎么会变成世界第一呢?

  对WTO来说,我们得到了“双赢”,但我们是利大于弊,说一点弊没有也不可能,利大于弊,我们得到了“双赢”。

  但是要说明一个问题,现在是一个“后国产化年代”,2000年以后就全部进来了。外国人进来以后,像丰田、韩国现代进来以后就带进来了,就变成了零部件国产化外生化,外面替你干。因为我们撤销了整车特征的规定,这个撤销放弃以后,外国人就可以生产了,而且零部件进来也不受限制。现在重点是零部件拼命地都进来了,几乎没有一个跨国公司不进来的,而且在中国生意做得很大。

  这是零部件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出口问题,这几年到了1300多万辆的时候,去年出口30多万辆车,不到1%。不能叫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平衡。世界上几乎是没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出口最高没超过50万辆,比例太少了。像韩国出口接近60%多,日本60%多,一千多万辆出口,在美国就生产四五百万辆,再出口二百万辆,就七百万辆了,百分之六七十出口。汽车全球交流我们没有做到,还是以内需为主。特别是现在更多,保护主义还不少。

(编辑:猎庄)

微博推荐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