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堵,成都将举行“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
9成车商认为:如果限车将直接影响成都的汽车消费
【新闻背景】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这句戏言表达了许多人对成都交通现状的无奈。3月26日,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在各大媒体发布了关于“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的公告,拟定于4月28日召开成都市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听取市民代表、相关业界代表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以遏制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恶化的趋势。
再过一个月,“私车第三城”的成都将有可能改名为:“限车第三城”了。本月26日,成都市交委一则“成都市将控制机动车总量,下月听证”的消息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限制机动车的城市。此消息一出,立刻在业界和消费者中引起巨大反响:成都也要拍卖号牌?成都也要实行单双号?成都也要推行“拥堵费”?成都停车费要飙涨?成都小排量购置税减免要喊停?……当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计其数。而其中,“控制汽车数量是否会抑制成都的汽车消费,继而影响成都汽车业的发展?”更是成为成都车商们担忧的敏感话题。目前,各大车商均对此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应。
道/路/现/状
堵!
1公里100辆车不“限”不行
修建人行天桥、取消占道停车位、打通城区断头路、三环互通立交改造、主干道修建跨线桥……自2008年开始,针对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成都就开出了缓堵的一系列“药方”。市建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市政建设投资额134.1亿元,中心城区道路总里程1804公里;2009年市政建设投资额156.8亿元,中心城区道路总里程1804公里。“即便这样,面对中心城区车辆急剧增加,我们的道路建设速度仍远远落后于车辆增速!”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2月,大成都范围内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244万辆,而日均新增机动车数量也超过1000辆,照这样发展下去,错时上下班带来的缓堵效果,也有可能在4个月以后就被新增车辆“抵消”。而且,按上述数据推算,目前成都市平均每公里道路要承担100多辆机动车!这显然成为堵车的客观根源。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曾在成都做过一次实地调查,并据此推测到2015年,成都中心城高峰路网平均速度将从现在24公里/时降至15公里/时,全日严重拥堵里程将在30%以上。因此,限车已是无奈之举。
车/商/反/应
忧!
用车成本增加势必抑制消费
成都长征汽车集团是率先作出反应的车商。“我们在当日看到新闻后,第一时间召集了全集团的中层会议,商讨‘限车’的影响和应对策略。”长征汽车总经理李峰向记者表示,“虽然在去年我们就有所耳闻,但消息出来后还是让人‘震惊’。虽说限制汽车数量是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但我个人觉得,相对于北京、上海,目前在成都施行限车为时过早,2013年以后比较合适。现在西部大开发,成都的经济还需要汽车消费来拉动,如果限制,势必会影响车市消费,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成都启阳汽车总经理陈斌则认为:“如果政府真的要通过控制机动车数量来缓解交通压力,那么,无论是何种措施,都会直接或间接使用车成本增加,势必导致许多中高级车以下的消费者望而却步。这对车市来说,影响显然是巨大的。因为这些消费者对买车成本和用车成本都很敏感。此种结果显然与国家倡导的拉动内需、鼓励小排量消费等宏观政策是有一定冲突的。”
在记者采访的所有车商中,除了豪华车如讴歌等表示影响不大外,九成以上的车商均认为:“限车”将会抑制成都的汽车消费力,对市场冲击很大。
业/界/预/测
变!
中心城市限车二级车市有戏唱
“中心城市限车势必影响车市的消费潜力,成都车商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开拓二级市场就成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重要出路。”成都三和集团常务副总裁陈全认为,“09车市疯狂而诱人,去年底至今年初,成都车企疯狂圈地扩张,各大品牌的4S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都想来分一杯羹。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今年车市不容乐观,一是消费税减免缩水,二是各大车厂大幅扩产造成供大于求,三是下半年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如今又加上‘限车’措施即将出台,因此,很多车商今年将面临温饱甚至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二级市场就成了它们的救命稻草。”
“从这个意义上讲,成都‘限车’,将迫使成都车商提前全面进军二级市场,这样,二级市场车市就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成都讴歌营销总监万健如是说。
知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本报连线时表示:“成都成为国内第三个‘限车’的城市,这一方面说明成都车市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第三城’;另一方面也表明,成都作为四川车市绝对领头羊的地位正在逐渐削弱,‘限车’后,周边的二级市场将有戏可唱。可以说,四川车市从一定程度上将开始走出成都一家独大的单一发展势头,接下来,二级市场,将成为成都车商消除‘限车’副作用影响的一剂良方。”
网友缓堵“高招”
网友“预备交警”:
“中心城区道路实行单向行驶,这样停车的、上车的、购物的、转弯的都方便,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堵了,就是堵,也堵不死。”
网友“不认黄”:
“有些公务员把公车当私车开,油又不要钱,停车费又可以报,要让老百姓信服执行,首先是自身要带好头!”
网友“笑傲江湖”:
“发展公共交通才是硬道理,搞啥子单双号限行都是治标不治本,北京就搞了噻,结果还是堵。这些失败的经验,咱们不要去借鉴。”
网友“一剪梅”:
要我说,再增加一倍的出租车,规费降下来,政府不少收钱,出租车驾驶员有钱赚,市民搭车也方便快捷,免得平时到处找停车位。
网友“浪子燕青”
“市中心商业区完全限制机动车辆通行。成都不是要搞免费自行车吗?商业中心区域就骑自行车嘛,机动车就不要去掺和了。
网友“阿凡达”
市政府南迁,企业、事业单位向三环以外发展;二环内就作为娱乐休闲购物的商业中心。这样就分散开了,上下班堵车的几率就大为降低。
本版采写记者黄明君
“缓堵限车”,我有话要说
【反对派】>>>>>>
成都建国集团总裁助理冉泽勋:
“成都没必要限车”
“我认为成都没有必要‘限车’,成都目前的定位是打造世界级的田园城市,因此,今后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城区”之说,整个城市是分散的,是“大成都”概念。同时,随着行政办公区的外迁,现在的中心城区将被“抽空”,今后交通压力将自然缓解。
启阳汽车总经理陈斌:
“与国家宏观政策相矛盾”
“一边是国家减免购置税鼓励汽车消费,从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一边是为缓堵而出台限制消费措施,这从客观上讲,显然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目前,成都与北京、上海相比,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经济发展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限车将从一定程度上阻碍成都车市的发展。”
<<<<<<【支持派】
王府井某化妆品专柜杨小姐:
“限车是趋势”
“城市发展的规律表明,城市交通压力将是其自身发展最大的矛盾。北京、上海在拥堵严重的情况下才开始限车,其效果可想而知。目前成都的堵车现象还不是很严重,现在限车效果将很明显。这如同治病,宜早不宜迟。”
成都棠湖律师事务所夏律师:
“限车会带来安全感”
“机动车数量激增,不仅给整个城市带来不小的交通压力,同时也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现在很多新手上路,简直就是马路杀手,让行人没有安全感。如果限制机动车数量,道路流量将会宽松,交通事故也会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