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上汽集团公司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接手该基地,并将其改造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整车及动力总成项目。
上海汽车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临港基地的启动早已准备就绪,在今年的6月中旬就曾打算正式启动,但因为奥运会等各种因素,最终日期定在了9月17日。
其实早在这之前,名爵、荣威一体化运作方案确定之时,上汽临港基地就已经重新启动。2007年9月,临港基地就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冲压、涂装等各车间均已经进入房屋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阶段。位于宝山的荣威发动机工厂也已经陆续往临港基地搬迁,并将在10月底投入生产。
在更早的2006年,根据上海汽车公告,上汽规划在上海宝山和临港新城建立动力总成生产基地,整车生产规模初期为2009年达到12万辆/年,发动机生产规模为2010年达到17万台/年。据接近上汽的人士表示,随着临港发动机厂的投入使用,发动机供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影响荣威的生产。
对于上海汽车来说,临港基地从合资转向自主品牌,其意义还不止于此。因为此前的两大自主品牌生产基地仪征和南京都位于上海,仅有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位于上海安亭,双龙的生产和研发也都位于韩国,因此临港基地也成为上海汽车在上海设立的首个自主品牌生产基地。
这其中的标志性意义不言自明,参加现场仪式的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表示,上海汽车临港基地的建成及投产,在上海汽车自主品牌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上海经济生产方式转变做出贡献。
一旦陈志鑫规划中的临港、仪征、南京3个基地进入全面运行,临港这个技术最为先进的自主品牌生产基地,无疑将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更何况其区位优势还提供了相比其他基地更广阔的出口等可能性。
平台化布局
对于上海汽车和陈志鑫而言,临港基地的建成投产,除了其本身的先进技术和制造品质保证之外,最重要的意义是上海汽车自主品牌平台化生产布局的初步完成。
按照上汽此前的规划,2007年至2010年,上汽荣威将推出中高级轿车、RV车、中级车、紧凑型等5个平台超过30款车型。因此,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产能扩张是必然的选择。
上海汽车自主品牌荣威此前一直在上汽位于江苏仪征的工厂生产。但是,随着仪征工厂作为上汽双龙生产基地的规划出台,以及荣威550的加入、荣威750产销量的提升,仪征工厂产能出现瓶颈。
统计显示,荣威550上市首月即公司销售了2546辆,在同级车细分市场位居第一。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里,荣威550单月销量2546辆,成为1.8T排量中级轿车的销售冠军。
根据陈志鑫的介绍,目前上海汽车自主品牌的三大基地,未来将不再按照品牌,而是依据产品平台来划分职能。南京基地未来将主产A级车和小型发动机;临港基地主产介于A+级车和B级车,如目前在产的荣威550,未来的新一代荣威750也将在这里生产;仪征基地除了现有的荣威750车型之外,还将生产双龙品牌的车型,并达到满负荷状态。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