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沪汽车消费对比北京篇:北京深处的车市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1:27  中国经营报
京沪汽车消费对比北京篇:北京深处的车市文化

  文/郑悦

  易中天说:北京的容量不仅在于建筑空间,更在于文化空间。难怪写北京的歌那么多,最让人认同的居然出自一个台湾人之手。那就是陈升的《北京一夜》。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One night in Beijing ,你会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触动了伤心的魂。”

  这是一个有关“约会”与“等待”的故事:一个现代男子,在酒醉之后,误打误撞地惊醒了这个城市中沉睡的灵魂。百花深处,地安门外,他的双眼穿越时空,看到了妇人苦苦等待的身影,铁甲武士眼中的热泪。那百转千回的叹息,丝丝入扣的妖媚,苍凉又遥远,依依不舍又无可奈何。这是一个男人与隔世情人之间的幽会,是一个诗人与一个城市千年历史的对谈。歌词似乎也在表达着一种疑问:“我是不是那个一直被等待的人?我看到的是不是这个城市的魂魄?”

  暧昧难言,令人神往。在人们心里,这种时空交错、凄美如同戏剧的意境,才是一座城市最动人的一面,才值得去不懈地寻找。在北京古老的街巷深处,有很多的故事,它们化在空气里,印在院墙上,一直就在那里等待着。而揭开这一层层尘封的,也许是夜风的吹拂,也许是纱帘的飘动,也许是一段青衣的吟唱,也许就是不经意间的一驻足一凝眸。

  只在刹那间,灵魂就被震了一下。

  这是一座气质复杂的城市,庄严又妩媚,博大又精致。庄严、博大是她的面子,妩媚、精致是她的里子。就像她的居民,浑身上下,自然地流露着一种尊严感。他们是见过大场面的,和气热心,但决不迁就别人的无礼。作家王小波就曾写道,改革开放之初,很多旅居海外的学者回到北京,觉得北京小姐说话“好听极了”。那“京片子”又急又快,字正腔圆,即便是被她们训一顿,也是很过瘾的。

  当奔驰车、三轮车在后海的岸边狭路相逢时,开车的、蹬车的会心一笑,彼此看着很有趣。给这个场面加个批注,那就是“和谐”。在南锣鼓巷的酒吧门口,打着赤膊老外和同样打着赤膊的北京大爷,蹲在墙角开心的聊天,这场面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大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