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旧产品推陈出新 合资企业自主造车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7日 10:03  财经时报

  近来关于合资企业自主造车引发了一场争论,好与不好,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资本追逐利润是天性,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发展方向,那么承认并且认真实施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遵循市场规律也就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不二法则。

  合资汽车企业当然不例外,首先要赚钱,要为合资双方股东负责,那么用各种方法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就是理所当然的。合资汽车企业成功的条件之一就是合资双方没有各自母公司的利益,只有合资公司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团结一心向钱看。至于说到企业“多由外方主导”的说法是缺少事实作依据的。

  当年上海大众的“质量事件”沸沸扬扬,一直捅到中央,事情起因是老工人把报废的零部件重新打磨再用,而德方质检人员检出后扔到废品堆。老工人出于对国家财产的珍惜,又拿出来整修,这次德方干脆把这个废品砸了。老工人流泪了,一时群情激奋,认为德方挑衅中国人的尊严,对中国人管、卡、压。

  事情报到国务院,引起中央重视,时任市长的朱镕基找到上海大众老总王荣钧了解此事,王告诉朱镕基,我们和人家的差距就在这里,国家制定的方向盘检测指标只有3个,而德国人有100多个。严格的质量管理造就了德国产品品牌,也受到市场的认可。朱大受启发,主导成立“桑塔纳共同体”为上海大众提供优质合格的零部件,使之成就占据中国轿车半壁河山的辉煌。

  有一位资深的人物也提出类似车夫的说法,认为合资公司扼杀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连一棵螺丝钉都不让动。”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动的理由是什么?一款车从开发到试制到量产,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测试与匹配,要积累大量的数据来验证。

  这些至少需要很长的时间,那么你要动这颗螺丝钉是否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重新匹配呢?如果不做,那么怎样对得起用户。如果做,时间和测试成本摊到用户身上要多高?岂不扼杀了中国自主的汽车工业!再者说,双方合资谈判的时候,国家把自己的存量资产拿出来合作,没有要求你去谈开发自主品牌的问题,这不在谈判的内容之内。

  既然国家没有要求,合资公司干好本职工作,赚到钱,就无可厚非。民族的、自主创新的汽车也好,自主品牌也好,都是我们中国人独资汽车企业的事,跟合资企业没关系。

  那么合资企业为什么也干自主产品呢?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自主,就是自己做主。只要能开发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能够赚钱,为什么不去做?为什么要区分合资与否?从哲学角度讲,从量变到质变有一个度的界限。以神龙公司的凯旋为例,中方技术人员参加开发的比例只有一半,用刘卫东总经理的话说,“我们拥有50%的知识产权。”这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像外国企业那样收取技术开发的费用,今天是50%,明天60%,总有一天会超过度的界限达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对于超越有不同的理解,中国人稍微上点年纪的都还记得“大跃进”,那个年代,豪气干云。结果是国民经济大倒退。后来“文革”结束,国家花了很多的钱,给一些骨干企业实施“赶超战略”,结果无疾而终。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一支独秀不是春。

  我们可以倾全国之力,在最困难的时期让核弹爆炸,卫星上天,却不能制造出量产的轿车,原因就在于成本。当年上海想支援新疆一个手表厂,由于上海地理和工业基础的优势,无论是优质钢材轧制,还是配套螺丝的制造,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供应商。而在新疆则不行,还要建立全部配套的钟表零部件企业,将使新疆手表的成本高得离谱。

  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艰难,就在于我们整个工业基础的薄弱,如果没有合资企业在中国造汽车而且形成批量,不会有更多的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也不会有吉利奇瑞这样自主品牌企业做大的可能。

  1953年新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发祥,一直到1978年都是自主品牌一统天下,可是无论产品质量、品种、技术水平,不仅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而且与国际间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小平同志做出汽车企业可以合资的决策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在20年的时间里走完世界汽车巨头近百年的路程。

  科学最忌浮躁,和发达国家比,我们每100万人中从事研发的人员不足百人,法国是400多人,德国是500多人,美国将近600人,平均446人。这意味着我们开发一个产品,需要4倍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这还不包括基础的台架试验设备和其他测试检验设备。试想每个生产自主品牌产品的企业都“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拥有各种设备及开发设计人员,每台车的单台成本该有多高?

  幸好我们利用合资引进了技术和管理,使我们的领导认识到修补过的零部件达不到严格的质量要求,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因此质量管理与国外已经不差什么了。而那些所谓将被淘汰的车型,正是我们积累数据,积累经验的载体,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温故知新,创造出更新更好的汽车产品。

  国外的新产品也是在旧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现在我们不仅学到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而且能与外国同行在同一平台、同一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可喜可贺,而且会比没有合资的企业走得更快更远。因为在经济学里成本是刚性的,与合资伙伴共同开发产品是双赢的结果,外方节约了成本,我们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后转化为具体成果。具有低成本、高技术含量和获取知识产权费用等优势,大家都能赚钱还不是个进步吗?(文 沈小雨)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