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词的三次调整
在吉利的生命力中,“低成本”和“模仿借鉴水平”是两个关键要素。这两个要素在过去的9年中贯穿了吉利造车的历史,也为吉利生命力带来了3次重大调整。
吉利的造车路径与日本、韩国没有多少差别,都是从模仿开始。1997年的时候,吉利造车的家底就是20万辆摩托车的产销规模。而且开始造车时,吉利内部也只有3个来自湖南汽车制造厂的“专业”人士。缺少资金和经验的吉利并没有像当年华晨造中华那样去买来产品平台,而是走了一条最低成本的造车路径:利用现有车型分拆并模仿学习,吉利自己称之为“描红”。
吉利认为被迫去采用“描红”手段,其实也有好处,那就是远比“嫁接”更能长自己的本事,而且这种本事与生俱来的带着低成本基因。比如,模仿夏利的豪情,是吉利模仿的第四个车,因此,在这个车的车身上,吉利已经开始加入自己的元素,而在底盘上,吉利也从依赖夏利的配套体系转变成自己更低成本的配套体系。
在夏利平台上相继推出豪情、美日、优利欧后,吉利通过“低成本和低层次模仿”建立了绝对的低价优势,算是找到了自己造车的立足点。但是很快,吉利就面临着不得不进行的对“成本”和“模仿”的双重调整。
实际上,2002年前后,吉利豪情从来没有豪情过,美日也没有“一天比一天好”到哪里。这几款车的年销量一直以来每种大都徘徊在两三万台之间。根据行业数据,这种类型的车年销量至少达到10万台才能开始盈利。显然,即使开发和制造成本再低,从这些车身上吉利也很难赚到大钱,当时坊间甚至曾一度盛传吉利支撑不下去了。
除了生计所迫,据吉利内部人透露,李书福也不愿意继续忍受其“模仿”、“低档车”的名声,他曾发狠地表示,“看着吧,我偏要造出一款像模像样的车”。
不过,吉利很快也发现,再想把车的档次提高,必须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打法。模仿夏利时,吉利人形象地比喻,他们就像从一个乡走到另一个乡,由于路途不算远都在视线范围内,因此,从乡间小道上抄近路的成功把握比较大。但是,如果从北京走到上海,再选择乡间道路,则有可能走了很多冤枉路而达不到目的地。
对2002年的吉利来说,自由舰就是一个“站在北京望上海”的不可控制产品。不过,随着造车经验的积累,那时的李书福也逐渐认识到,除了自己动手模仿外,还可以寻找外援,虽然那是一个不得不花钱的买卖。于是,在自由舰的开发上,吉利请来了韩国大宇国际公司帮助设计车身,请韩国塔金属公司设计模具,并第一次采用了全数模的设计方法。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安聪慧,曾经负责自由舰前期实施策划以及合作伙伴谈判,他认为“自由舰是吉利产品正规化的开始,从此以后,吉利的研发、采购、生产管理都形成了一定的体系。”
然而,根据吉利内部的消息,自由舰以前的产品,吉利每台车可以赚到1万元左右的利润。但是,自由舰的利润却远远低于这个数值。来自吉利经销商的数据,每卖一台自由舰,他们只能获利3000元。造成这个差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国内汽车市场利润的急剧下降。但是,如果没有吉利在自由舰研发上的大手笔投入,自由舰的利润会更高一点,当然,卖得是否体面则另当别论。
如果说在自由舰研制上的投入,是吉利的一次“大放血”行动,那么吉利此次“放血”的目的,却不仅仅是为了造自由舰本身,而是为了迅速培养自己的能力。缺少资金的吉利,不可能像有些本土企业那样一个接着一个地依靠外援,就像李书福说的:“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最有效地控制成本。”
因此,在吉利有一个原则,为了技术,第一次可以找昂贵的外援,但是,学费不能白交,有一部分东西必须学到手,在以后的设计中自己来做。所以,自由舰的开发,可以看作是吉利用“高成本”的方式借鉴外部研发资源的一次尝试。而尝试之后,吉利对“成本和模仿借鉴”这两个词又开始了优化调整。
实际上,后来吉利的另一个关键产品——远景的设计过程中,外包又大幅度减少,底盘等一些关键部件,吉利开始自己开发。于是,一个“低成本和高层次模仿借鉴”的局面首次出现。
自由舰的研制成功,为吉利培养出一批开发人才,因此,远景项目能够挑选到18个研发小组成员。“如果没有自由舰开发过程的锻炼,我们这些非汽车专业出身的人很难承担远景的开发任务。”一位组员说到。
同时,自由舰在市场上的成功,也为吉利赢得了一定的好名声,而这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2004年3月,华福林就是冲着自主造车而加入吉利的。这个在一汽憋了一辈子想造车的人,希望到这里来释放体内的造车能量,于是,他被留在了远景车项目组,负责整个底盘开发。
远景的开发,按照华福林的观点,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描红”,而是在此基础上有不少改进。2004年3月到远景项目组报到时,摆在华福林面前的只有一辆用来参照的样车、18个年轻的项目组员和5个多月的开发期限。同样的底盘项目,如果在正规设计体系中开发,至少需要1年半的时间、需要50人以上的庞大队伍,因此,在一汽正规设计流程体系中浸淫多年的华福林感到,靠现有的这些力量显然是无法完成任务的。于是,他想到了借鸡下蛋,把这些总成分拆给供应商,让后者按照规定的要求去画图,去做数模。而项目组的18个人都被分配去沟通协调这些被分解的任务。对于整个开发中最关键的整车匹配工作,则由他自己亲自操刀。按照这种模式,经过150多天的恶战,他们终于在规定期限的前两天,完成了底盘开发。
2006年的7月,在宁波基地的生产车间里,一部分远景样车已经停在那里。试开过远景车的一位业内人认为,如果价格在10万元以内,这款浑身闪着钻石光泽的车,应该具有不错的竞争力。而根据安聪彗的透露,“如果一台卖10万元,我们就很赚钱了”。
从自由舰身上,吉利就已经开始品尝到正规化产品开发所带来的长久效应,而金刚不算太赖的市场反馈以及远景的市场预期,更让吉利意识到,通过“低成本”和“低水平模仿”来造车已经不可能有生存空间。而“低成本”与更高水平的模仿借鉴甚至自主创新相结合,才是生命力的真正来源。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