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的生命力(6)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12:02  IT经理世界

  按照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杨健的说法,“跟上丰田,保持不落后到5年之外”,这就是吉利吉利自信地认为,跟随丰田的结果,将是“国内企业最终没有一个是我们的对手”。

  追随丰田

  从模仿夏利平台起,吉利就开始了追随丰田的造车历程。按照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杨健的说法,“跟上丰田,保持不落后到5年之外”,这就是吉利“总体跟随”战略的内涵所在。

  之所以选择丰田作为跟随对象,除了产品上的天然联系外,丰田能在很短时间内接近或超越欧美的诀窍,也是吉利想效仿到的。吉利自信地认为,跟随丰田的结果,将是“国内企业最终没有一个是我们的对手”。

  事实上,在产品规划上,在配套体系的营建上,在生产管理上,吉利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亦步亦趋地汲取着丰田的成功精髓。

  对于吉利所推出的产品——豪情、美日、优利欧、自由舰、金刚等,外界有人评价“存在相互竞争之嫌、没有产品平台体系的思路”。但杨健却指出,吉利已经在围绕这些产品形成了各自平台,与丰田类似。“丰田的产品从低到高中间也有很多交叉,彼此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比如佳美跟锐志”。而且,像丰田一样,吉利也已经在产品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上做了不少工作。“丰田16代产品之间零部件通用率达到80%以上”,而这也是吉利所追求的目标,“现在吉利诸平台之间也有关联,至少我们的发动机、变速箱是可以通用的”。

  除了产品外,吉利认为丰田的成功,还有赖于其紧密的配套体系,一个主机厂绝对说了算的体系。因此,吉利也要树立起自己在配套中的绝对权威,“要跟吉利配套,必须按照吉利的价格”。而吉利价格通常比行价要低不少。这样做的结果,除了降低吉利的产品成本以外,吉利认为也可以打造出一批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丰田跟供应商的合同,都是半年签一次,达不到要求的都要被淘汰。因此,一接到丰田的电话,那些供应商头发紧张得都要竖起来了,“不知道又要出台什么苛刻措施”。然而,从这些苛刻环境中幸存下来后,那些供应商都具有了极强的竞争力。因此,吉利希望自己的供应商也能在压力下成长起来。为吉利配套空调的上海威乐已经进入了美国配件市场,吉利认为这是其供应商在高压下成长起来的典型代表。

  丰田的配套体系,几乎都是日资或者是日资合资企业,吉利认为在丰田的这种配套中,由于文化相同,大家在理念和思路上容易达到一致,因此也有助于彼此之间的默契配合,而且,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选择同一国家的企业,只有企业利益的关系,没有国家利益的冲突。于是,在自己的配套中,吉利也有意识地强调民族性,尽量引入中国配套商。比如,尽管韩国蒲项为吉利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钢板,但吉利还是希望引入鞍钢等国内钢厂。“有一天吉利发展得很强大时,为了现代汽车的利益,韩国也许会动用政府力量干涉蒲项对吉利的供货,但中国政府绝对不会阻止鞍钢的供货。”

  吉利做什么事,似乎都能找到来自丰田的依据,比如,谈到自己的生产设备不先进时,吉利会说,“丰田在全世界投入最小的工厂往往是最赚钱的”,而且“丰田的生产线上还有昭和时代的设备”。而对于在生产线上的人工焊接,吉利也认为,“不是关键性的焊接,完全可以用人工。人能完成的工作,在日本也不会用自动化的。”

  不过,在效仿丰田的过程中,吉利也不是生搬硬套。比如,在钻完轮胎的5个螺丝孔后,为了防止漏钻,日本工人被要求伸出手指按顺序从1到5逐个点到,但考虑到中国工人有可能私自省下这个步骤,吉利要求工人拿一支彩色笔,按顺序逐个在螺丝孔上画一个痕迹。

  一位几次拜访吉利的丰田高层认为,今天的吉利,正在复制丰田五六十年前的发展状态。而且,与那时的丰田相比,吉利现在赖以生存的市场资源更多。这位深谙丰田成功之道者认为,像这样发展下去,吉利还是大有希望的——“谁知道中国最后能够挑战丰田者,会不会将从这类企业中产生?”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