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生命力
2006年的夏天,对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来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吉利自由舰持续畅销,与不少同类车型市场滑坡反差极大。而与此同时,吉利金刚,按照李书福的形容,“一个与丰田威驰在档次、市场定位上都差不多的产品”,也开始上市。而且李书福还说,几个月后,吉利更高档的车型——远景也将上市,“那是跟丰田花冠一个档次的”。
“造‘夏利’的吉利也可以生产出‘威驰’和‘花冠’?!”市场上不乏怀疑和嘲笑。然而,从9年前造车伊始就不被看好的吉利似乎也习惯了我行我素。按照李书福的说法,不久之后吉利的“佳美”也要诞生呢。
业内人士都知道丰田恰恰是依靠佳美和花冠进入了鼎盛时期,而李书福对自己的金刚和远景也寄予了类似的期望。
李书福今天能有这样的期望,原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97年吉利开始造车的时候几乎没有造车资源,厂房充其量像个汽车修理厂,甚至在问及汽车主模型(用不变形材料制成的车身模型,用以车身设计和制造的依据之一)时,李书福干脆指着四辆并排停放着的夏利车说,“那就是”。
从知识到资源的零起点和人们不信任的眼神注视下,吉利推出了豪情、美日、优利欧等,而在人们认为这种低端产品没有多少竞争力,甚至开始逐渐忘记吉利的时候,它在2004年跃升至国内市场销量前10之列。
2005年当多数厂家利润同比下滑时,吉利控股旗下的浙江吉利和上海华普两个子公司净利润总和却达到了2.6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6182万元。在自主造车企业中,这个利润并不算低,奇瑞的同期利润只有9500万元,比2004年1.88亿元下降了不少。
事实上,2005年吉利能给出一个不算难看的财务报表,应该归功于自由舰。2005年上半年,吉利纯利润只有4078万元,同比下降23%。而2005年后半年自由舰25879辆的销量,为吉利扭转了下滑之势。而且,2006年自由舰继续畅销,1~7月销量总和为40863辆,其中5月创下了6971辆的单月最高销量,排名当月国内轿车销量排行榜的第九。
其实吉利在自由舰上的打法,依然是其传统低价策略。只不过,这次承载吉利低价的是在外观和做工方面都让人眼睛一亮的中级大小的车,借用吉利高层的说法,它的“大小和性能与本田思域相仿”,后者是本田汽车的一款王牌中级车。然而,自由舰比相近配置的本田思域价格却低近4万元人民币。
除了在外型和做工方面脱胎换骨外,自由舰身上东西还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它们都搭载着吉利自己生产而不是外购的变速箱和发动机。实际上,高配置低价格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样的“自给自足”。
在讲究品牌、名声的汽车市场,出身草根的吉利,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强项,“不能造出比别人好的车,就造比人家便宜许多的车”。因此,低成本战略被吉利用到极至。在它的造车路径上,在其对资源的掌控上或者对其生态环境的搭建上,吉利都“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而这些成本控制的市场结果,就是吉利以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卖“吉利的夏利”、“吉利的思域”、“吉利的威驰”、“吉利的花冠”……
在中国多元化的汽车消费市场上,这就是吉利的生命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