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易车互联:分析用户心态 促进救援行业发展(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09:33  新浪汽车
易车互联:分析用户心态促进救援行业发展(图)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李斌:分析用户心态 促进救援行业发展

  主持人:请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李斌总裁发言。

  李斌:我代表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大家、对大会的支持表示感谢,我是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斌,刚才几位嘉宾对交通的总体形式,如何建立一个道路交通紧急救援系统做了汇报,对于整个交通救援行业的比较都是很重要的,我们讨论的出发点主要是从道路交通紧急救援的运用来谈,去年,我们在全国做了一个关于汽车用户的会员服务和紧急救援活动,在北京、上海、成都几个城市做调查,对其中50个人做了比较系统化的调查,从用户的需求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要从汽车道路交通紧急救援用户层面来说,首先搞清楚,用户是什么样的人,运营车辆及大部分公路车,是特殊的用户,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大家都比较明白,私家车的用主是我们道路主要用户,私家车是新的消费群体,我们国家轿车进入家庭普及化浪潮,目前私家车的车主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整个私家车主在目前阶段,首先是入车时间比较短,在三个月以内,第二个讲35%的车,仍然在厂商的免保期内,第三个就是绝大多数车主在25到35岁之间,我们决策救援方面有问题,从用途来说,主要是上下班和购物、交友,平均每个人每年五个周末到城郊去,0.6次参加自驾出游。私家出游是一个生活的一大特点,第五个绝大多数人缺乏对汽车使用的常识,第六个特点,对于售后服务方面,高度性能的依赖,尽管他们知道维修价格不满意,但是自己的技术有限,还是比较信赖。大家汽车知识文化比较贫乏,不像美国人很多时间都是在车里长大,中国的用户很少,中国的汽车媒体,用车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常在北京都知道,北京有一个交通台,在几年的时间用户发展数量超过10年时间,就是因为媒体的影响。这是一个很显著特点。   

  第八来讲,买车从年龄来看,都是有比较高的学历,互联网是成为汽车用户之间沟通一个渠道,以网络为纽带自发成为的汽车交流平台有很多人。我们根据自己的道路交通紧急救援有关系,对专业机构信赖程度很低。所以认识清楚了用户以后,我们分析他的行为,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一出发点,刚才讲私家车的市场形式,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是非常迅速成长,用户在几年之内没有大的变化,从汽车的角度看,有这样的技术发展观。从用户的角度看,他们会遇到什么情况,整个来讲,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比较多,我们917名调查的用户里面,在过去一年里面经过一次和多次的紧急情况,平均每一辆车0.16次,用户理解的紧急情况和我们大讨论的紧急情况不一样。我们这个道路发展太迅速了,路况比较复杂,第三个来讲,汽车的增长速度太快,大量的汽车违规,全国的数字来看,我们去年五一号道路交通办法实施以后,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51万起,这个数字比较高。汽车出毛病了,如果出毛病以后及发生交通事故,这是没有毛病的情况下,这个比例是比较多。第三种使用不慎,使用不小心,原油耗尽,这种情况占总体情况的11%,实际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应该从不汽车的体验在哪些方面做运营的话也是参考的依据,从整体来看,绝大部分占从总体的86%,近郊的出行情况占12%,距离还是非常少的,是20%。在分析这种紧急情况以后,在用户遇到这个紧急情况会怎样处理?这个私家车主遇到这种的情况以后,不同的情况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通过方案、数据、用户的处理机制,最典型的处理方式就是报警,有伤亡的故事包括一些120等等,这样来讲,目前实行车辆比较严重交通事故的解决方式,最简单的向解决交通事故阻碍这部门报警,首先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大部分的车主会联系保险公司,上保险是便利性的,需要下一步的处理,这是紧急情况的主要的处理机制。   

  现在由于缺乏汽车使用界面,首先想到是比较熟悉的电话,或者是汽车厂商的服务热线电话,由于现在的时间还在索赔里面,或者找厂商来解决这个紧急情况是最简单,最顺乎自然的。如果需要拖车自己没有专用的车辆,一般用拖车去提供这么一个服务,一般的遇到事者,他需要不需要专业技能,他用一些因地制宜的办法,他可能用一个出租车司机把他带出来,还有加油站也有,或者打电话让朋友过来,如果需要专业技能的车,如果没有钥匙,钥匙出问题,一般请专业修理求助,上面说的是城郊紧急情况的救助,远距离大部分是结伴同行,有的可能是厂商组织的活动,或者是一些区域的活动,大部分情况下,都有随行的保障车辆,这样的紧急情况发生率比较低,他自我解决紧急情况能力比较强,我们路网比较发达,我个人参加过十几次比较远距离的自驾出游,在云南,我们找了一些藏民,找了20个藏民,远距离紧急情况的处理,用户的角度,救援的信心和需求不是那么强,我们爱一个问题,如果你的车遇到非交通事故的紧急情况,你会选什么,62%的人选择自己的厂商,43%的人选择自己的朋友,还有8%的汽车俱乐部。    

  举一个例子,去年我去十渡,奥迪开到十度的时候,漏油了,典型的处理方式就是打一个电话给厂商老总,他说派人来拖。在座都是企业界,你们从用户的角度被救援的经历,我们从一个角度反应用户的一些情况。   

  我们为什么要分析用户的心态呢,只有你了解了,对于现阶段救援情况来说,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2000年现在经几年的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汽车市场的强势发展,很多朋友在国外考察过,中国的4S店服务水平比较低,我陪美国的代表来看了中国的店,从中国的市场状况来看,新车的利润在下降,最常见的一个模式就是组建自己的俱乐部,把他做培养的东西,这里面免费的紧急救援是俱乐部享受的基本项目之一,售后服务在中国成本比较低,稍微有一点的4S店会为自己做一个基本的紧急就运体系,从市场来说包括从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也推出了自己的一个紧急救援体系,针对自己的系统来做是扩大自己优势的一个地方来做,一个是从便利性来看,包括汽车、修理,保险理赔这些后期工作非常繁杂,用户倾向于找一家机构暂时解决这一些问题,在紧急救援的费用来说比较合算,对于中国市场里讲是一个比较高端的消费,消费者愿意花一些钱去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相关部门也愿意提供这些守售后服务来维持自己的业务,即使换轮胎的小事,用户也会相信企业的服务能力,我们从上面的服务心理需求来分析的话,分析上来看4S店企业会是紧急救援的主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也看到一些专业化的发展,现在4S店,他能够提供普通车辆维修技工提供现场的服务,单独的企业配备专业的车能力是不太专业的,首先专业的整合会在专业上面来做,拖车公司组织一些救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模式,他会有一些的活动,所以区域性独立于4S的汽车俱乐部也会是道路交通的一个紧急救援的一个重要的地方。   

  从这个远期的趋势预测来讲,我们也会用户怎么发展的来讲,中国的汽车市场在未来的四五年内会保持20%的增长,私人的增长速度会比较快一点,从汽车的用户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几乎把道路交通紧急救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就是现在的阶段,我们估计还有一些起步的阶段,08年以前私人的车会普及,整个的行业还没有起步,成长阶段在未来得10年时间内,在低一级的城市开发,现在是在比较经济发展的城市,虽然汽车的下降,随着使用汽车成本的下降,随着保养的成长,二手车也会进一步的成长,专业化的分工是越来越细,是区域性的汽车俱乐部会得到一个好的问题,大家对汽车有一定的了解,不是那么陌生了,现在的4S俱乐部可能有一定区域的汽车俱乐部,会成为道路交通紧急救援的一个主要的体系,在未来得10年,以后的时间之内,我们认为在整个交通紧急救援行业会进入一个长期的时间,主要是跟汽车用户的行为习惯和汽车的普及是分不开的,我们预计会类似像全国道路交通紧急救援为主的网络会成为道路交通紧急救援最主要的体系,当然各个区域的汽车俱乐部的体系也会在区域行业中有一定的地位,这个是我们对整个道路交通紧急救援的一个预计,也是从用户的角度来分分析,总的说来道路交通紧急救援事业仍然在中国是一个初期, 需要资金的投入,行业的协作,我们从用户的角度来出发,我们建议推动下面一些具体的工作。

  首先我们提倡建立服务型的行动协会结构,这个协会结构不光是对汽车的紧急救援的机构,在内部也要塑造一些形象,包括培训,和提倡汽车的理念,从经营层面来说,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上,以经济关系为纽带来具体进行。

  第三来讲,整个行业积极树立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正面形象,改变大家对紧急救援趁火打劫的心理。尽管这个道路道路交通紧急救援仍然在起步的阶段,只要我们深入的分析这个需求,我们仍然能找到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一个道路,最后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是2000年成立的,我们是服务汽车行业的一个典范,我们是服务的企业,我们在2006年年会在电子商务行业提供一个全县的服务,尤其是近3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建立了4S服务的网络在20省市有这样的建立,从易车来讲在媒体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包括新浪,包括我们自己的网站,有战略的伙伴,每个月逐步影响超过800人,每个月也有一定的投资,在2000年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易车在国内做了一个综合的服务网,叫易车服务网在座北京的对这个有一定的印象,我们签了200的机构,一些免费,但是由于后来有一定网络上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收缩,也希望和大家有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谢谢大家!

(编辑:陈红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