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市场让大众感到“很累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 09:34  中国经济时报

  公司年报称全球业绩“超出预期”;强调在中国两家合资企业各自生产大众全系列车型;澄清上海大众是否生产帕萨特B6的疑问;确认在一汽大众将生产一款B级车。

  大众汽车集团3月8日在德国总部沃尔夫斯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公布了上一年财务报告。集团董事长毕睿德在报告以及随后的记者问答中多次提到中国市场时说,“中国汽车市场涌入的大量新车型导致了极为激进的销售措施,从而有其他汽车厂家使用过激的促销手段,令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整体销售额未能实现上升的趋势。”

  新闻发布会后,集团专门负责中国事务的董事魏智博接受了中国记者的特别采访,澄清了关于在中国生产新车型的几个疑问。魏智博称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很累人”的市场。

  全球业绩“超出预期”

  毕睿德在报告中称2004年是大众遇到的“外部经济条件艰巨”的一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石油和钢材涨价、欧元升值,以及“中国政府实行经济调控政策”等因素,成为大众集团面临的来自外部的最主要压力。“2004年对大众汽车和整个汽车行业来说都显得变幻莫测。”不过,尽管外部局势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但毕睿德称,在集团的“全力以赴”计划推动下,仍然取得了20亿欧元的营业利润,“这超出了去年7月所做的19亿欧元的预估”。

  据报告提供的数字,大众汽车在2004年共有11个新车型引入各细分市场,从而使销售额提高到890亿欧元,销售量达507.9万辆;在汽车业务领域的净现金流呈正增长,达19亿欧元;汽车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7%;“全力以赴”计划共取得16亿欧元的收益。

  毕睿德指出,由于欧元汇率继续上涨,给大众经营利润带来的明显损失高达8亿欧元。为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大众汽车将继续采取去年业已实行的“自然避险”措施,提高在墨西哥和巴西等现有生产基地的产能,并扩大在美元区的采购规模。不过,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大众仍然保住了其在西欧市场和德国以及在中国的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在德国市场的占有率为30.5%(2003年为30.4%),西欧18.1%(2003年为18.2%),巴西30.9%(2003年为22.6%),中国25.1%。此外,大众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仍保持了为11.1%的份额(2003年为12.1%)。

  鉴于2005年将要上市的20多个新产品以及系列车型,毕睿德表示有信心在2005年继续扩大其全球的销售额,但提高多少,将视外部经济大环境而定,“有新产品,有全力以赴计划,还有大大提高的集团竞争能力,相信我们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集团“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全速向前发展”,集团和品牌之间的功能有必要予以明确区分,因此,集团任命了贝瀚德博士接任大众汽车品牌董事长。尽管由于他刚刚接任不久,目前还是一位所谓“不管部部长”,但大众集团希望通过他对大众汽车整体结构,特别是大众汽车品牌进行统一优化。毕睿德认为此举将使“集团的核心部分和大众汽车品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市场压力巨大

  报告中称,与2003年相比,对集团财务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大众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的贡献有所减少。虽然在本财年两家合资企业取得了可接受的资本回报率,但中国市场由于竞争局面的急剧恶化而导致了其经营业绩的减少,使其低于了2003年水平。

  2004年,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为25.2%,虽然较之几年前已大大缩水,但魏智博认为与竞争对手相比仍然有很大优势。“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从过去的官车市场向私人购车市场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众汽车的销售,”

  2005年在中国有近60个新车型上市,其中有一些是大众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们的产品战略要向私人购车市场调整,但降价并不是保住市场份额的好办法,那是一种毁灭性的行为,我们不会加入这种价格战。我们会考虑一种中庸的解决办法。”魏智博所说的“中庸”之道,意指接受市场份额下降的现实,以保持适当的盈利。“市场份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价格战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我们将通过满足市场需求、优化流程以及扩张营销网络等措施实现盈利最大化。”

  报告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涌入的大量新车型导致了极为激进的销售措施,从而有其他汽车厂家使用过激的促销手段,”这是令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整体销售额未能实现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魏智博希望“能把我们在世界其它市场上成功的经验运用到中国市场上。”魏智博所谓的“成功经验”,是指大众品牌的产品较之同类产品来说,在二手车市场具有更高的?值价值,因此,大众不久可能会对这一市场投入更多的精力。魏智博在随后的解释中说,那些目前在中国占多数的首次购车者不久就会发现,汽车的油耗、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和二手车转让价值有多么重要,而大众汽车在此方面拥有优势。

  魏智博承认,中国市场上发生的价格战使大众从两家合资企业得到的利润在2004年大幅减少,为2.22亿欧元。但随后魏智博指出,这2.22亿欧元不包括中方股东分得的利润,并强调这些利润“相当部分”都留在了中国,用于两个合资企业新产品投入和产能扩建等。

  魏智博认为在中国市场上“大众汽车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大众将重新调整其在中国的策略,以保住其在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在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中获得利润。重新调整将包括所有的经营领域,特别是确定准确的市场定位,提高销售的竞争能力,提供更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系列”。

  但魏智博否认了此前一直在国内媒体流传的关于帕萨特B6将在中国生产的说法,他确认将在上海大众生产的是帕萨特B5的“后续车型”,而一汽-大众将引进的是一款B级车型,而不是“比A级车大的车型”。他还强调,为加强两家合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众汽车将为两家合资企业提供大众的全系列车型。

  今年只能继续调整

  大众财务报告对2005年全球汽车市场进行了展望:“我们不知道今年全球汽车市场会怎样发展。自从那些专家对2004年全球汽车市场作出错误的估计以后,我们重新邀请了专家对今年的形势进行评估,结论是2005年不会有明显改观。”

  报告认为消费者今年仍会继续采取观望的态度,钢材和燃油将继续涨价,外部条件不会有明显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汽车的发展战略将是“果断地继续努力调整投资与产出的比例;继续大力推动‘全力以赴’计划;继续压缩成本以消化如汇率等外部不利因素造成的影响”。

  毕睿德强调“不能为了速度而放弃长期效益。不论我们做出什么决定,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一根本目的”。因此,大众今年将通过严格控制预算、削减开支、裁减员工等方式,压缩成本30亿欧元。

  压缩30亿欧元成本对大众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和所有的汽车制造商一样,大众在去年已经面临严重的汇率风险,估计2004年因汇率变化给大众造成的损失高达50亿欧元,而这种情况今年将继续存在。报告称目前“欧元汇率形势仍在恶化,但有些情况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已将这种风险通过生产计划进行了消化。”而在裁员计划中,将有5000人会受到影响,这些人大部分是大众在美国的企业员工。报告还声明,今年将不会给大众的员工们长工资。由于目前世界汽车生产投资的平均成本回报率仅为1.2%,“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报告说下一步大众“将努力发展汽车金融业”,以期对这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所补充。

  在新一年的第一季度,大众汽车的销售仍然“极度疲软”,一至二月仅交付了68.7万辆,比上一年同期减少了0.5%,特别是中国市场同比减少了3.3万辆。可以预计,大众汽车将在今年的调整中继续煎熬。(本报记者 董小荣)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