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零部件企业造车前景不光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 08:07  中国汽车报

  利润诱惑还是被“逼”的?

  “零部件企业造整车完全没有必要,这是零部件企业不成熟的表现。”针对国内多家零部件企业进军整车业的现状,记者日前采访了数位汽车业的专家,得到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前景黯淡。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 高级工程师王荣钧是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在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对记者说:“零部件企业生产整车没有好处,也根本不是方向。汽车业不断发展,需要零部件做基础,企业不应该听说汽车利润多了就跑去做整车。”

  “国内零部件企业对于生产整车的认识还不够,他们完全被利润吸引住了。”本报首席观察员、汽车专家杜芳慈说,“对于企业投资来说,取得较大的回报是最高的方向。大家都认为汽车业的利润丰厚、回报率高,这些零部件企业可能是从利益驱动的角度来考虑的,但他们并没有看清汽车业发展的动向和规律。”

  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还表示,零部件企业进军整车业之举,有的可能是被整车企业“逼”出来的。

  “我国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地位目前很不平等,零部件企业大多地位较低,加之现在整车降价影响了利润,很多问题转嫁给了供应商,零部件企业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多年受气的‘媳妇’当然也想当‘婆婆’,有了一定的实力后,有的企业就想改变目前不利的地位,过过‘婆婆’瘾。”一位专家表示,虽然对此可以理解,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做法。

  整车高利润是个“诱饵”?

  “这些零部件企业没有充分地看清目前的状况,现在做整车,风险实在太大了,他们今后的命运将会很悲惨。”在采访中,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汽车业专家不无担心地对记者说:“他们必须要对目前的汽车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位专家说,整车生产不单单是把零部件简单地组装起来就行,资金、 人才、 技术都是问题。重复地造低档车可能行得通,但肯定没有竞争力,利润会“比纸还薄”;而要造高档车,又“难于上青天”。此外,现在造车的门槛比以前更高,国家的各种标准和要求日益严格,不再是买个“壳”就能造车的时代了。“家电企业早就进去了,现在为什么又都退出来了?”他反问记者。

  还有部分专家表示,从国际、国内的情况看,汽车业能获得巨额利润其实是个不太真实的“诱饵”。

  “这决不是一个谁都能干的买卖。”一位专家认为,世界汽车业的竞争已经到了相当激烈的程度。除了丰田这个全球汽车业的利润大户之外,其他企业的利润并不高,有的企业汽车业务甚至严重亏损,通用、福特等公司也并不是靠汽车业务挣钱,而是通过金融公司赚钱。

  “说现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高,这是不完全的成本计算。我国一些汽车企业在产品开发、销售服务等方面并没有花钱,还有的企业没有在质量改进方面投资,而这些都是巨大的成本,没有投入,利润当然高。”杜芳慈表示,现在欲进入整车的零部件企业,如果想把研发、提高质量等方面的投资工作做足,就得需要至少几十亿元的投资,风险不小,恐怕也难以得到想像中的利润。

  “汽车行业是吃钱的老虎,进易出难。搞实业和投机不同,投机是资本积累初期的行为,实业不但要踏踏实实地干,还要承担许多社会责任。”他说。

  据分析,中国的汽车市场经过两年井喷式的发展,在2004年突然出现增幅回落,这令许多企业措手不及。为了促进销量增长,车市的降价声此起彼伏,2005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另一方面,国内汽车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仍高于世界上的其他市场,国外汽车企业进军的脚步依然很快,车市的竞争已经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程度。“在这些压力下,国内的整车企业都倍感压力,更何况一个新进入者?”王荣钧说,看到目前国内车市的“激战”,他为造整车的零部件企业暗暗捏了一把汗。

  遵从社会分工做大做强是根本

  “零部件企业之所以敢造车,自有他们的信心和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向记者举了比亚迪的例子。“从竞争的角度来说,零部件企业涉入整车业是开放和自由竞争的产物,这一点无可厚非。比亚迪利用独特的新技术优势,绕过了现在的技术,发展混合动力,虽有很大的风险,但也有成功的可能。”

  零部件企业是整车企业技术开发的主角,据称,整车有约70%的开发是零部件商完成的,零部件企业在整车的制造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转变角色仍面临着失败的巨大风险,专家建议,零部件企业还是应该按照合理的社会分工,在某一个行业逐渐发展成长,通过专业化做大做强。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有人对我说,曾有日本电装公司的人表示,即使丰田‘倒台’了,电装也不会倒,原因就是电装公司不依赖于某一个企业,为不同的企业和车型供货,因而存活容易。”他说,零部件企业要想改善目前“受剥削”的不平等地位,通过技术创新来发展自己才是一剂良药。

  “许多国际知名的零部件企业,如博世、电装等,他们生产各种重要的零部件为全球配套,完全有能力做整车,为什么不做?这是合理的社会分工,零部件企业在经过不断发展,打造出自己的技术和品牌,并做大做强后,利润要比做整车高得多。”杜芳慈说。(本报记者 方笑菊)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汽车配件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