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千亿汽车坏贷追踪 全面冲击汽车寒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 10:01  中国经营报

  “2004年最后二个月,汽车业将在各大银行突击整治车贷坏账的气氛中度过,现有的大银行网点已经停止了个人汽车贷款业务。在利率继续下调的预期下,这一轮的不良车贷追缴活动无疑又将全面冲击身处寒市的汽车业,”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感叹,汽车业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骗贷行动

  日前,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公布的资料显示,车贷坏账涉及风险类和关注类两类。其中,风险类车贷3404笔,涉及3301人;关注类车贷738笔,涉及400人。据称,上述贷款人和担保人已被列为16家中资银行的“黑名单”,将进行重点追缴。

  尽管这是银行业首次对外公开其追缴不良消费信贷的黑名单,但坏贷现象其实早在前一轮汽车业井喷期就早已显现。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年末,我国汽车消费贷款已达1800多亿元,但有945亿元的个人车贷无法回收。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车贷骗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销商”空手套白狼;另一种是“消费者”直接骗贷。北京市商业银行信贷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有经销商拿着几辆名贵车和一些虚假的消费者资料,到不同的银行做信贷审查,很容易就能融得一大笔贷款,然后走人。而在正规经销商中,也有少数消费者钻经销商加大销售量心理的空子,作假证明骗贷。”据了解,今年年中,银行为了追债曾委托京城一些出租车公司,在出租车前座贴上许多车牌号,希望司机们担负起寻找被骗贷车辆的责任。

  在低利率时代,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存贷利息差,这意味着只要有合适的贷款项目,他们必然会全力争取。相对于传统的企业贷款项目,个人消费信贷一时间成了银行眼中香饽饽。只要消费者购了房、购了车,在没有还清贷款前,就扣着他的房本和车本不放。但房子是不动产,车却一开就走,一旦发生骗贷,车和车主早已逃之夭夭了。难道银行和经销商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吗?

  “意识到了又有什么用?”贾新光说,“汽车经销商完成销量后才有更多的效益,银行贷出更多的款后才算完成年度任务,这种潜在需求,促成了粗放的车贷风险管理,当然会产生坏贷现象,甚至是骗贷。”

  因噎废食

  汽车不良贷款和骗贷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产业背景和政策背景。为启动内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从1998年开始全面推进,伴随着利率连续下降,汽车信贷开始全面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汽车销量也在节节攀升。在当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车贷的发放让汽车厂商、经销商和银行三方受益。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左大培研究员说,前不久社科院研究生院出了一份中国家庭负债率报告。报告认为我国几个大城市的家庭债务比例已经超过了美国。报告虽然有部分内容引起争议,但中国家庭负债率不断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我国家庭债务来源主体则是以汽车和住房按揭为主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国家庭高负债率从侧面印证了汽车贷款迅速增加,而在急速增加汽车信贷的过程中,风险控制滞后,骗贷就不可避免。”

  “1000亿的不良贷款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首先要进行调查,有多少比例是骗贷,有多少是由于个人经济问题无法归还等。据我预测,骗贷现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贷款是有能力追缴回来的。中国汽车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应该允许一部分不良车贷存在的。不能说由于存在部分骗贷现象,就一刀切收缩所有的车贷口子,这对于汽车业的打击过于沉重。”

  贾新光认为:“不良贷款和骗贷的产生原因主要源于车贷风险控制不力,这个责任在于银行风险管理不足,而不在于产业政策,更不能说是汽车发展过热惹的祸。在本轮宏观调控前,国务院领导并没有把汽车产业定为过热行业。银行的工作应该是寻找优质客户,发展个人车贷。”

  去年下半年,银行试图与保险公司合作,但在车贷险问题上保险公司认为风险太大,退缩了;之后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也未果;今年上半年银行开始找经销商做担保,但轻易甩出风险责任的同时却制造了更大的风险。由于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大量不良贷款随即产生。

  “防止车贷坏贷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做好做细审查工作就可以了。打个比方,如收入证明,信贷员可以到贷款人公司咨询一下。在高收入的购车者中,调查一下他们的房地产投资和子女教育消费占个人信贷的比例。”贾新光说。

  其实就在2004年10月1日,新《汽车贷款管理办法》“风险管理”一章中,就明确要求贷款人建立借款人资信评级系统和汽车贷款预警监测体系,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对汽车贷款实行分类监控以及建立汽车贷款信息交流制度等。

  恶性循环

  事实上,当前个人信贷政策已对车市起到了明显的紧缩作用。贾新光介绍,国外车贷消费占汽车市场销售的70%~80%,但中国上半年只有30%,由于4月份限贷,5月份之后就变为10%。与此相对,4月份全国汽车销量为24万辆,而5月份和6月份下降到21万辆,七八九三个月继续下降为17万~18万辆。

  毫无疑问,追缴不良车贷是一个及时明智的减小风险的计划。但银行在挤出车界泡沫的同时,采取一刀切的手法对车市也起到了破坏作用。左大培指出,“本轮的不良车贷的追缴从短期来看,将再一次的打击汽车消费,车市需求可能在今年年底形成一个新低。”

  据了解,自1998年之后,我国的金融机构一直在大规模地开展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这种贷款主要用于个人购买小汽车和商品房。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的余额,2001年底为6990.25亿元,2002年底为10669.20亿元,2003年底则升到15732.59亿元。左大培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的迅速增加,给私人汽车的购买提供了机会。相反银行收缩也会直接作用于市场,汽车业从2003年百分之几十的增长变为在2004年第二季度绝对销量下降就是例证。

  贷款买车在市场经济中是以未来收入换现在消费的行为,属于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我国目前的车贷问题是,由于银行对车贷风险控制力差,产生部分骗贷现象和无力还贷者,导致银行减低新贷发放的积极性,车市发展由此陷入僵局。当车市需求减少,而供给放大时,新的车贷危机又会随之降临。

  千亿坏贷:银行当负全责

  根据报道,自1998年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以来,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累计放贷1800亿元,而“不良贷款”的金额却高达945亿元。

  按照国外汽车市场的发展经验和国内的发展趋势,专家预测,2010年前后,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假定届时的贷款购车比例为50%,以单车平均贷款额10万元计,则汽车消费贷款总额将达到5000亿元。但是,如果车贷的坏账率高达五成,那么这个市场就不是“蛋糕”,甚至连“鸡肋”都算不上,而是一个“陷阱”。

  汽车属于固定资产,它们有体积、有重量、有车牌、还有发动机号和车架号,交警部门有档可查;还有有名、有姓、有户口、有身份证、有工作单位的活生生的车主们,他们难道都失踪了?

  今年10月,建行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联合在报纸上刊登了北京地区“债权转让暨催收公告”之后,两部联系电话响个不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欠款人咨询还款事宜。可见,很多所谓的“不良贷款”是可以收回的。

  大多数欠贷者属于法律意识淡薄,对“契约”的严肃性认识不够,对“滞纳金”的严厉性缺乏体验,但并没有逃避债务的主观故意性。

  欠贷者中还有因经济条件发生剧变而短期内无力还贷的,也有一些名符其实的“老赖”。对于这部分不良贷款,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来处理,即便最终发生坏账,也不至于有太大的比例。

  回收率最低、最容易形成死账的,属于那些恶意骗贷的情况。贷款购车不同于一般的商业贷款,贷款者每个月都要按约归还一定数额的本息。因此,骗贷者得手后,银行在一个月后就会发现。而银行的报表每个月都要层层上报汇总,并进行分析、稽核。如果车贷中的骗贷只是个别现象,那也罢了。如果大量发生,银行内部肯定能够迅速发现,而且完全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虽说不可能完全杜绝,但绝对可以防止发生大面积的骗贷事件。

  笔者印象中,1999年就公开报道过广东佛山发生骗贷购车的案件:骗贷者用假证件购得两部面包车后,将车开到广州变卖——也就是说,骗贷购车的情况连普通民众都早知晓了,但银行方面不仅没有因此而加强风险防范,反而竞相降低车贷门槛。“不良贷款”额迅速攀升,直到审计署查出一些重大问题、银监会紧急叫停,这才决意将闸门关死。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政府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为金融业争取了尽可能多的保护时间。但这样的爱护,是否使国有商业银行迅速强壮起来了?存贷间的利息差是银行业传统的主要盈利模式,而贷款风险和骗贷行为属于古已有之,不可不防。想象一下农民们,分到一亩二分地之后,他们会全力以赴地把庄稼种好,而我们银行家的责任田里呢,却是杂草丛生、虫害严重。

  车贷的风险真是防不胜防吗?从有关报道间我们知道,这笔坏账最后仍要由中央财政来埋单。这难道不是车贷不良贷款率畸高的重要根源吗?

  作者:刘晓午,杨建国编辑:汪静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汽车金融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