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昙 辑:
近日,北京银行业协会召集各家银行主要负责人商讨破解不良汽车贷款的方案。数据显示,2003年底至今,商业银行不良汽车贷款已逾945亿元人民币。在会上他们达成共识:今后将重点防范“个贷”风险,对失信的借款个人(包括开发商、汽车经销商)以及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单位采取行动。这次统一收缴行动是即从今年6月1日银监会开展对国有商业银行汽车贷款专项调查以来的又一次缩紧汽车贷款的重要措施。那么被普遍认为站在国有商业银行对立面的汽车金融公司们,是否有了新的机会呢?
政策束缚难施手脚
记者调查表明,首批获准的通用、大众、丰田三家汽车金融公司在一段时期的运营后,受多方面客观因素限制,其运行绩效不佳,现在纷纷放慢了业务开展和扩张的步伐。
汽车金融公司成立之初,老百姓一度对这种手续简便、低月供的汽车贷款形式寄予厚望。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知记者:“在中国市场上我们业务成功发展的潜力是存在的。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有大约10%的车辆是通过汽车贷款购买的。我们希望这个数字可以在10年内提高到40%~50%。”但目前看来,汽车金融公司仅仅凭借良好的服务和简便的手续似乎还难以吸引消费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王青博士分析,由于政策限制多、市场需求少、运营环境差等方面因素,汽车金融公司不仅盈利能力和范围大大减小,而且增加了运营成本,其优势已大打折扣。根据《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国家对汽车金融公司的运营资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允许汽车金融公司设立分支机构;而利率方面的管制更使汽车金融公司较之商业银行的业务优势基本被抵消。
当前汽车金融公司汽车贷款利率要比商业银行高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在购买一辆10万元的轿车,还款期限4年的条件下,消费者选择汽车金融公司要比选择商业银行多支付4000元。另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在运营之初就遭遇汽车市场需求的大幅度回落,目前很多消费者暂时搁置购车计划或者持币待购。此外,我国缺乏完善的信用制度,在信用管理成本较高和经营风险过大的条件下,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展也受到限制。王青认为,当前汽车金融公司运转绩效不理想的原因很多,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可以说是影响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开展的核心问题,如果在较长一段时间这种监管政策不调整,肯定会阻碍汽车金融公司的长远发展。
央行加息雪上加霜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新生事物”汽车金融公司正面临多重困境之时,目前的金融环境似乎进一步束缚了汽车金融公司的手脚。近日,央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王青分析,加息不会对消费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对汽车金融公司却影响颇深。原因很简单,对于数额较小的消费者信贷,0.27个百分点导致消费者利息支出增长的变化很小?10万元3年贷款利息增加额大概也就是200元左右?。但对于运作数额较大的汽车金融公司来说,无论是从融资成本方面来看,还是从对经销商提供资金方面来看,要么增加汽车金融公司的运营成本,要么增加经销商的运营成本,在当前车市需求乏力和利润率下降的条件下,对于汽车金融公司及其股东来说都是不利的。
王青认为,尽管商业银行汽车贷款业务绩效不够理想,但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主要汽车消费城市,商业银行汽车贷款牢牢地占据市场。如上海通过商业银行实现的汽车贷款占汽车总贷款的比例达到90%。而且,商业银行在汽车贷款业务中已经总结了一些适应中国市场的经验,更不会轻易让出这块具有潜力的市场。汽车金融公司在现有融资和利率制度框架下,很长一段时间难以与商业银行“分庭抗礼”,业务开展还必须与银行和经销商实现合作。可行的方式是商业银行提供融资而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业务,但其前提是商业银行对这种合作模式的认可(即让出部分车贷市场)和现有制度框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