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

购车版>进口新车>正文

壳牌润滑油水晶模型展示车北京亮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4日 11:06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壳牌润滑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沈坚介绍壳牌制胜之道壳牌润滑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沈坚介绍壳牌制胜之道

  新浪汽车讯 受到发展迅猛的汽车市场带动,中国润滑油市场已然成为国内外油品企业群雄逐鹿的竞技场,壳牌、BP、美孚等几乎所有跨国能源巨头以及长城、昆仑等本土润滑油品牌的争夺战正在这一注定爆发的市场上上演。克莱恩公司数据显示,2010年,壳牌已连续第四年成为排名第一的全球润滑油供应商,并且在中国获得强劲的业务增长。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克莱恩公司指出,技术专长一直是并将日益成为润滑油供应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对拥有技术领先地位的壳牌而言,这是一个关键优势。在过去的100多年间,从蓖麻油到矿物油,从单级油到多级油,从矿物油到合成油,壳牌润滑油科技始终引领行业发展。“运用科技创造价值,向消费者提供高回报的润滑油产品和服务,是壳牌科研团队的使命,也是壳牌领先行业的制胜法则。”壳牌润滑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技术总监沙云飞在科技展上表示,“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强强联手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则是壳牌润滑油保持科技领先的关键。”

  数说壳牌 科技制胜

  1亿美金。这可能是一个小公司的梦寐以求的贷款额度,一个中等公司的全年营业额,一个大公司的年终利润,但对于壳牌,它仅仅是每年润滑油投入的研发资金。并且每年还有350多名全球顶尖的科研人员在一线研发的新产品配方,全球领先的润滑油产品——壳牌超凡喜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300度的高温,90km/h的速度。这是壳牌超凡喜力在法拉利F1赛车发动机里的工作温度和流动速度。由于发动机活塞的速度非常快,壳牌超凡喜力润滑油所面对的压力与大西洋底部最深处的压力相当。在这样严酷的工作环境下,壳牌超凡喜力还要承担着为高温度、高转速、高负荷的F1赛车引擎提供充分润滑、清洁、导热等功能,其卓越品质可见一斑。

  18000小时。这是壳牌每年在F1赛事油品研发上花费的时间,超过2个人一年365天24小时一刻不停的工作。壳牌与法拉利F1车队精诚合作60余年,截止到2010F1澳大利亚站已达到里程碑式的450场比赛,共获得149次首发资格和153次最快单圈的骄人成绩。跟随法拉利四处征战的壳牌流动实验室在每站比赛之前,都会针对温度、天气和赛道条件对法拉利F1赛车油品分析40多次,只为保证提供最佳配方的油品。

  除了在F1赛事中与法拉利合作之外,壳牌还在其他世界顶级赛事中与杜卡迪车队及NASCAR进行技术合作,为壳牌润滑油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科技研发洞察力。在这些最苛刻的条件下,壳牌对其润滑油产品进行测试,为研发高性能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领先科技 见证超凡

  近日,在壳牌润滑油环球科技展现场,壳牌首次在中国展出一台通体透明、与真车比例为1:1的轿车模型。这台 “水晶车”的内部构造一目了然,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壳牌润滑油如何在发动机各个部件中发挥清洁保护作用。

  本次科技展上,这台“水晶车”布置在“壳牌超凡体验营”。置身其中,消费者还可以借助高科技多媒体设备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立体认识车用润滑油这一“幕后工作者”的真实工作场景,深度体验壳牌超凡喜力润滑油如何实现对发动机的超强清洁保护,从而为车主带来超凡驾驶感受与节油环保效果。

  壳牌润滑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沈坚说:“大多数车主都知道润滑油对发动机起到的润滑作用,但未必知道性能卓越的润滑油如何给爱车的内部带来更加贴心的清洁与保护。壳牌润滑油环球科技展的初衷就是让润滑科技更加直观,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润滑油。作为领先的国际润滑油品牌,壳牌一直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并且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润滑油产品和服务,同时提供更加超值的润滑体验。”

  凭借强大的科技优势和卓越的产品性能,壳牌喜力得到法拉利、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保时捷、通用、雷诺、三菱、斯柯达等世界知名汽车厂商大力推荐。壳牌还是为全球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处女航提供润滑保护的企业。从陆地到天空,壳牌凭借强大的科技优势占据了行业领导地位。

  在中国市场,壳牌润滑油与一汽奥迪、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合资汽车厂商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壳牌还加强与中国一汽,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集团等本土汽车厂商的合作。最近受到中国政府邀请,壳牌润滑油加入了中国汽车行业标准委员会,以协助制定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DCT)的行业规范。壳牌将继续运用全球网络优势,帮助全球汽车制造商更好的服务中国用户,并助力本土汽车制造商走向世界。

(编辑:梅比乌斯)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