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中心城市“桂冠”加身,广州的路网铺设脚步进一步加快。在以城市“中调”战略为原则下,密织中心城区线网的同时,也更注重优化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及周边城市交通线网的铺设。广州市政府昨天提交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广州市2011至2015轨道交通建设方案的报告》显示:2010至2015年底前,广州用于路网新线建设的资金需求将达1551.5亿元。2015年前建设的新地铁线达9条,总长248.7公里。
焦点
1551.5亿元怎么来?财政性资金投入+各个区县投入+地铁沿线土地的整理开发收益+其他融资渠道
1551.5亿的资金昨天下午也成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时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修路的1000多个亿哪里来?如果按照市政府提交的材料显示,市财政每年安排的资金只有60个亿,五年下来也只有300亿,另外的1000多亿哪来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容小梨将问题抛给了列席的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钱的来源是否合理,钱用得是否合理?这是我们代表最关心的”。在容小梨看来,报告中虽有表述但不够明晰。
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现场释疑:2011至2015年建设新线总投资1097.84亿元(其中至2015年前资金需求为766.02亿元),加上目前在建线路、规划调整线路投资及2016至2020年新线前期研究费用,涉及总投资1893亿元。按照目前初步的工期安排,2015年底前资金需求约为1551.5亿元,但这只是一个估算数,准确数字仍需每条线具体开工后才能得出。
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财政性资金投入。从2010年起,政府每年用于路网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安排不少于60亿元。据悉,这是根据广州市政府十三届八十四次常务会议作出的决定,这60亿里有40亿是土地出让金,另有20亿是财政预算资金。自2010年开始至2015年,6年的时间大约要投入360亿元。
此外还有一块属市区共建部分。经过初步测算,市区共建,各个区县六年里,可能要分担约260亿左右的投资。另外一块就是地铁沿线土地的整理、开发的收益,这一块大约有210亿元左右。
这三大块加起来的资金约有800亿左右,剩下的700亿左右的缺口,则主要是靠其他融资渠道解决。
目前是考虑综合利用贷款、发行债券、中期票据、信托租凭等融资工具解决,条件成熟时还可择机考虑地铁集团上市融资,尽量降低融资成本。
逾千亿资金如何花?广州市地铁总公司与市政府签订投资控制责任状
对于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钱怎么花”的疑虑,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逾千亿资金的安排上,将会有一个总的控制。市地铁总公司还将与市政府签订投资控制责任状。
负责对新线建设进行总体投资控制的是广州市有关部门及市地铁总公司。他们将逐条线路细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加强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由市地铁总公司与市政府签订投资控制责任状。
规划内容
三号线延长段“提速”至
2015年前开建
一个月前,《广州市2011至2015轨道交通建设方案》开始对外公示。记者发现昨天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方案吸收了部分公众意见,对公示方案进行了修改。
广州市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昨天称:经公示后,结合公示中市民反馈的意见,在2015年前建设的新线稍做调整。比如三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至清流)这一次也列入了2015年前开建的范围。“此前公示征求意见时,反馈认为开建的必要性很强,所以将其纳入2015年建设计划。”
在广州市政府提交审议的材料里显示:拟纳入2015年前建设的新线包括十三号线(东西快线)首期鱼珠至新塘象颈岭段;三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至清流,视城际线协调情况,如佛莞城际线行经番禺广场、亚运城走廊、则缓建三号线东延段)等9条新线,总长约248.7公里。按照目前工期计划,截至2015年底将累计开通475.6公里,在建86.2公里。
2020年:内环路以内站点覆盖率直逼伦敦
昨天一并提交审议的还有修改完善后的《广州市2020年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周鹤龙介绍,2020年,广州内环路以内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率将达到80%,“也就是说,内环路80%的区域走600米可到地铁站”。基本达到国际大都市水平(伦敦为88%)。
周鹤龙称,到2020年广州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共16条,形成“环线+十字快线+对角线”的结构,线网规模将达到666公里,站点330座。届时,广州市域1小时轨道交通时空圈将形成。它既加密了中心城区的网线,地铁将可直达东风路、黄埔大道、滨江路和二沙岛等,还强化中心区与外围联系,实现了“区区通轨道”,同时让中心区外围的番禺、花都、南沙、萝岗、增城和从化基本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市中心。
地铁线网还将使各主要对外客运枢纽(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实现无缝衔接。仅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就有11条线路接入广州,广州境内里程约350公里。包括广清线、穗莞深线(含琶洲支线)、广惠线、广莞惠线、广珠线、广佛线、广佛江珠线、广佛肇线、广佛西环线、肇顺南线、中南莞线等线路。接入广州的主要枢纽9处,包括外围的广州北站、白云机场、新塘、广州南站、南沙客运港等5处,以及中心城区的广州火车站、火车东站、琶洲和白鹅潭等4处。11条珠三角城际线入广州后,将基本实现广州与珠三角城市1小时轨道交通互达目标。
2040年:再新增4条线路
周鹤龙昨天亦介绍了2040年广州的轨道交通规划远景:在2020年的线网规划基础上,2040年规划还将增新线4条。届时,广州交通网将由20条城市轨道线和11条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组成,线网总里程1164公里,其中城市线811公里,城际线(广州段)约350公里。
新线分别为:十五号线(南沙环岛线):小南沙岛-灵山-横沥-万顷沙,线路长30.5公里,设站15座;十七号线(紫坭线):紫坭-莲花山,线路长25.7公里,设站11座;十八号线(沙湾线):市桥-莲花山,线路长31.3公里,设站15座;十九号线(滨江路):穗盐路-岑村,线路长29.9公里,设站21座。
此外,八号线将从白云湖-万胜围,延伸到化龙;九号线(花都线)也将从原高增-飞鹅岭延长至森林公园,远期与三号线贯通运营;十四号线(从化线)从火车站-养生谷延伸至良口。
链接
2011-2015年9条新线基本情况
十三号线(东西快线)首期:为做好与穗莞深城际线的连接,并避免多条线路同时开工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考虑首期先建设鱼珠至新塘象颈岭段。该段长28.3公里,投资约132.16亿元。
八号线北延段:为疏解同德围地区交通,支持白云湖发展,并为后续的环线提供车辆段等运营条件,该线由在建的文化公园站北延至白云湖,全长15.0公里,投资约94.2亿元。
十一号线(环线):线路行经琶洲、新滘南路、逸景路、芳村大道、火车站、广园路、火车东站、员村二横路,至琶洲闭合。全长42.4公里,总投资约253.55亿元。
十四号线首期及支线(从化线及知识城线):先行考虑建设主线嘉禾至街口段及支线(知识城线)新和至知识城段,主线长51.2公里,知识城线长13.4公里,投资合计约211.68亿元。
十三号线(东西快线)二期:由鱼珠至凰岗段,全长31.5公里,投资约141.75亿元。
三号线东延段:由番禺广场站沿规划的长南路至清流,在低涌站与四号线换乘,线路长12.2公里,总投资约55.94亿元。该线对改善番禺区东部交通条件,支持广州新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号线二期:由大学城南至黄埔大沙东,线路长11.3公里,投资约56.5亿元。
四号线南延线:自金洲经南沙客运港延伸至南沙资讯园,长11.7公里,投资约41.11亿元。
十六号线(荔城线):始于新塘镇,沿荔新公路经清水塘至荔城,全长31.7公里,投资约110.95亿元。
采写:本报记者秦鸿雁 实习生 郭颂 张子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