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问:新能源低调前行 能否唱出“最炫民族风”
九问:新能源低调前行 能否唱出“最炫民族风”?
2012:蓝图面前 空前谨慎
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公布,本应再次掀起一场新能源汽车高举高打的革命,却发现行业展现出难得的冷静和理性,究竟是“弯道超车”后的回归,还是渐行渐远的无奈。
按照《规划》构想,2015和2020年成为历史节点,50万辆和500万辆成为构筑梦想的鲜活数字。对比近几年空前高涨的新能源汽车热,充斥着无数的概念和形式,而“是骡子是马溜溜”的时候,似乎行业显现出空前的沉寂。即便混动之争、补贴力度、配套建设等重要话题不绝于耳,现实的尴尬已经迫力谨慎。
2013:打破地方垄断 加速市场化进程
目前在运行的新能源汽车,多以公交、电动出租等非私人用车为主,符合当初“两头挤”的规划进程,也凸显了私人用新能源汽车的现实质疑。蓄驶里程、配套设备、安全和稳定性,诸多问题备受诟病,如何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地方垄断,上海的李先生购买了比亚迪e6,能否拿到上海的补贴?在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占据重要位置的背景下,对本地企业的政策保护在所难免。但由此产生的产品流通制肘、零配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却严重影响了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作为消费者,也很难享受自由选择的严苛。只有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关地方实施鼓励行驶、在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给与新能源汽车“优待”。
分页导航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