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汽:谋势而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7日 09:47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

  上汽:谋势而动

  相对于吉利跨越式的高调和奇瑞滚动式的低调,早在五年前已实施国际并购的上海汽车选择了谋势而动。

  此轮金融危机,这家国内生产汽车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曾婉言谢绝了通用关于是否愿意接手萨博的建议。不过他们却在与通用联手走出中国,以印度为试点,全面进入亚洲其他市场方面走出一大步;在完成两大国际收购案的数年后,他们失利韩国双龙,拥有英国罗孚基因的荣威却在中级市场成为自主品牌的代表者。

  2009年12月4日,上汽和通用汽车在合作开发亚太市场及转让上海通用股权等一揽子合作方案上签字。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香港成立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共同进军亚太市场。作为该合作的第一步,他们将首先收购通用汽车在印度的生产工厂等资产。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同意出让其在双方合资公司上海通用中1%的股权给上汽,以便上汽能在新的会计规则下合并报表。

  这与他们此前的独立并购战略全然不同。上汽总裁陈虹认为,“跟通用联手,借船出海,相对来说风险比较低、把握比较大。”因为通用与上汽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不过陈虹同时强调,上汽不放弃自己探索这个海外经营方面的尝试。例如在英国市场,上汽在独立运作。“虽然现在比较困难,但有新产品后,我们还是会尝试,不会轻易放弃。”

  2005年,上汽收购韩国双龙,第一次大手笔试水海外,然后五年后,不得不宣布完全退出。陈虹承认,当时,对于韩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韩国公众和工会对外来投资者的心态、工会的架构,了解得不深。因而遭遇了很多困难。“中国对外资的态度都是非常积极,韩国跟中国相差特别大,很少一部分人能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简言之,整个环境,对上汽都非常不利。”“现在,坏事变好事,吃一堑长一智。去海外市场我们会做更加深入的了解。”

  而发生于2006年的第一场上汽与南汽“英伦品牌”之争,也曾让上汽在市场上难以放开手脚。

  英国罗孚汽车破产后,上汽和南汽同时竞标,南汽以5300万英镑获得了罗孚四个整车平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和MG等品牌。而上汽则在此前购买了罗孚技术资料,并且网罗了一批优秀汽车技术人员。事实上,除了外观和内饰上的差异外,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的性能参数基本相同。

  2007年底,上汽正式整合南汽,然而完成却是在两年多之后。

  3月17日,在谈及这两年多来的整合之路,上汽董事长胡茂元说,“我们对这个合作项目是诚心诚意的,是说到做到的。”

  胡表示,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曾做了最坏的打算,所有项目重新理一遍,基本上能调整的调整,能缓建的全部缓建。但自主品牌南京基地的项目不能停。胡透露,合作后,上汽这两年一共投入46亿的现金流。如今双方已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研发、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营销”。

  而一度困扰市场及上汽的荣威和MG双品牌战略已渐清晰。

  今年年初,上汽决定停用名爵中文品牌,将中文品牌名爵全部改为MG,同时修改了MG标识颜色,由此前的暗红色换成了银白色。

  对名爵中文名的摒弃,最主要的因素是上汽希望将MG打造为国际品牌,因为MG本来在国际上就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而荣威品牌将专注于国内市场。事实上,去年上汽自主品牌中级车荣威550月平均销量超过6000辆。

  上汽自主品牌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8万辆。3月17日,荣威350在南京上汽自主品牌浦口生产基地,上汽正式启动了A级车战略。此外,MG6、荣威W5(IS12项目)——荣威品牌首款SUV、新MG 3系(ZP11项目)将陆续上市。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