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企业新闻> 2010汽车两会专题 >正文

背景:吉利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1日 15:52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吉利集团教育与汽车产业发展背景资料一:

  让“战略转型”和“人才培育”比翼齐飞

  ——吉利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协调发展的实践

  进入汽车领域只有十几年“工龄”的吉利汽车,2009年展现出了十分强劲的发展态势:全年整车销售33万辆,同比增长48%,销售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8%,利税近24亿元,同比增长35%,资产总值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6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行业十强的地位;而收购澳大利亚DIS公司、引入战略投资伙伴高盛、竞购世界名牌沃尔沃等“动作”,以及吉利熊猫C-NCAP测试得五星、“吉利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大奖等成果,在业内引起的强烈震撼更是经久不息。

  国内评论认为,在金融危机阴霾笼罩下的2009年,吉利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证明自2007年采取的战略转型,已取得相当的成功。

  站在全球汽车行业的角度,和那些跨国巨头相比,吉利规模不算大,实力不很强,“资历”也较浅,但为什么就能够走在许多“资深”企业的前头,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代表呢?舆论有很多分析,如认为吉利具有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吉利得益于对“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不懈坚持;吉利深受企业家独特的经营理念、决策胆魄、人格魅力的影响;吉利敢于面向全球招贤纳士,大胆引进优秀人才等等。

  毫无疑问,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上述因素确实在吉利超常的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这些并不是吉利的全部。吉利能够取得成功,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原因,那就是:从一开始,吉利就在战略转型与人才教育的协调发展上做足了文章。

  为满足汽车产业的需求创办学校

吉利教育的实训基地
吉利教育的实训基地

  汽车产业和教育产业,是吉利的一对“孪生子女”。

  吉利进入汽车领域之前是国内著名的摩托车企业,首创的踏板式摩托车曾经驰名大江南北。虽然造摩托车很在行,但造汽车却没有相应的人才和技术。当时吉利集团录用了80多名名牌大学毕业生,集团领导想培养一批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优秀员工,决定让这些毕业生从基层做起,谁料80多名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后陆续流失,最后只剩下一人。

  民营企业为何难留人才?原因就在于:十年寒窗苦读,换回一种“干部身份”,是一种社会待遇,一种可以享用终身、走遍五湖四海的社会等级、身份标签,而民营企业则不能提供“干部身份”。这也正是高校感叹学生“就业难”、民企感叹“人才缺”的根本原因。

  由于痛感汽车人才的缺乏和外来人才的难留,李书福下决心要自己办学校来培养有知识、有思想、会动手、能吃苦的汽车专业人才。

  几乎和盖汽车厂房同步,上世纪90年代末,吉利在临海划地建校,办起了培养专业技工的“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等职业学校。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随着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扩大,吉利又投巨资,陆续在北京昌平办起了“北京吉利大学”,在海南办起了“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在杭州办起了“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并将在湖南创办“湖南大学湘江学院”。

  到目前为止,吉利旗下的民办学校在校学生已多达4万余人,成为国家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为社会承担起了一份重大的责任。

  吉利多所职业学校的创办,解除了吉利汽车产业人才匮乏的后顾之忧。截至2009年底,吉利集团在职员工已达13000余名,其中在汽车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业务骨干,70%是由吉利自己创办的学校培养的;在吉利汽车研究院的近两千名科研人员中,从吉利院校走出来的就占了40%以上。

  不仅如此,吉利的教育产业,除了满足自身需要,还为社会培养了成千上万深受欢迎的优秀专业人才。吉利各院校的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比全国高校就业率要高出21%。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吉利大学2008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99.91%,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9年,就业率仍然高达98.28%。

  吉利职业教育的成果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曾这样评价:“这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相信吉利大学一定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做出独特的贡献。”

  战略转型的“底气”在于教育提供了人才保证

学院的学生在上实习课。汽车学院的学生在上实习课。" />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的学生在上实习课。

  由于受人才、技术、资金、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吉利是从经济型轿车切入汽车制造领域的。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吉利不仅在汽车行业站住了脚跟,而且跻身中国汽车十强,成为自主品牌汽车的标志性旗帜。

  但是,这种“好景”不久就受到了威胁,就像许多中国制造企业一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吉利固有的一些弱点也暴露了出来: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仍然短缺,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还不多,自主品牌名声还不够响亮,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仅靠低成本优势参与竞争,难以抵御国际大牌包括合资品牌的夹击和围攻。尤其是到了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这种现象渐渐浮上水面,越来越成为制约吉利发展的障碍。

  其实,吉利高层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李书福回忆,在一次两会期间,温总理听取吉利汇报时就不太同意造太便宜的汽车,希望吉利从质量、技术、品牌附加值、服务等方面做得更好。另外一次,吴邦国委员长告诉李书福,汽车的产业链很长,造好汽车是不容易的,售后服务非常重要。

  国家领导人的教导对李书福的造车理念有很大的触动。2006年以后,吉利开始对一向行之有效的“价格战略”进行反思。一方面,李书福反复强调要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描红”说:造车就像写文章,要先描红,再练字,先学造句,再写大文章。另一方面,李书福针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走向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吉利汽车要想走遍全世界,必须在“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后来居上、全面领先”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战略转型。他要求吉利要坚决停止驾轻就熟的“价格战”,停止低端产品的生产,对研发、技术、生产、营销、管理、企业文化等进行彻底改造,藉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从低端向中高端价值链转移的产业升级。

  这是一场触动许多人灵魂的“变革”,是带有“颠覆”意味的思想统一过程。2007年5月,吉利终于在宁波基地发布《宁波宣言》,提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响亮口号,正式开始了决定吉利命运的战略转型。

  之后两年,吉利的战略转型开展得有声有色。首先是吉利豪情开始停产,接着是美日、优利欧逐渐减少生产份额。到了2008年,几款老产品顺利退市,主打产品的位置,终于让给了逐渐崭露头角的“新三样”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和吉利远景。2009年,代表吉利最高造车水平的三大品牌帝豪EC7系、全球鹰吉利熊猫、上海英伦海景齐齐亮相,向市场宣示“新吉利、大品牌”时代正在到来。而与此同时引发的,是集团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一系列变化:研发上确立了平台化为基础的产品战略;布局上形成了均衡的八大生产基地;销售上构建起了多品牌营销体系;服务上打造起了体验式快捷服务品牌;人才培育上采取了“招贤纳士”与强化“自育内生型人才”并举的策略;管理上推行了矩阵化经营管理模式,等等。

  正是这场未雨绸缪的转型,为吉利赢得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主动权。

  现在回过头来看,吉利为什么敢于冒着极大的风险(对当时来说)进行这场“变革”?答案自然不止一个,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答案,则与吉利教育有关,那就是:吉利教育为集团战略转型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

  在吉利整个战略转型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步的变革,都需要相应的人才来支撑。尽管吉利通过“招贤纳士”,从外部“空降”了一部分精英人才,但毕竟只是少数,转型需要的是大批具有更新专业技能、良好职业素质、丰富实战经验的一线人才,没有这样的人才充实到各个领域,战略转型就是一句空话;而吉利各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恰好为吉利的转型升级准备了大批这样的人才。几年来,成百上千名吉利院校的毕业生,带着吉利汽车产业升级急需的各种知识,生龙活虎地进入到集团的各个层面,很快担当起各项工作,成为企业最富生气的生力军。

  同时,吉利各院校还与集团通力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吉利教育中心与集团各汽车生产(研发)基地和零部件厂签订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把课堂设在生产现场等模式,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提高学生的技能,并实现学生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接轨。而吉利创办的“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则通过开办在职研究生班,为吉利集团绝大部分高中层干部传输最新的汽车知识和前沿信息,不断改造着这些人员的经营理念和思想,并以这些人为“渠道”,不断改变着吉利的面貌。

  正是因为吉利教育与汽车产业之间的这种相辅相成、互为动力的关系,让吉利的战略转型能够“有恃无恐”地进行下去,直至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

  教育改革紧扣产业发展脉搏创新办学模式

吉利教育中心的学生们在实习。
吉利教育中心的学生们在实习。

  吉利办职业教育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自身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早在1997年6月12日,李书福到吉利学院筹建处,对负责筹建工作的同志说:“吉利学院不是培养造原子弹的人才,而是要造就造汽车的应用性人才。这个定位你们必须坚持。”

  为此,李书福为吉利教育确定了一个与众截然不同的办学理念:“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之后,吉利教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设置、师资的聘用、学生的招收、就业的安排等,无不根据吉利集团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来设定,并从办学开始就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纳入学校的工作范围,采取一系列举措,为学生就业开拓出了一条绿色通道。

  其一,教育定位服从市场。吉利集团和区域市场经济需要生产经营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营的专门人才,浙江省经济管理专修学院的教育定位即在专科层次;吉利集团和区域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吉利创办的中专和技校,教育定位即在中等职业技术层次;吉利集团和区域市场经济需要技师和高级技术工人,吉利为此创办了吉利技师学院;吉利集团汽车产业急需汽车专门人才,北京吉利大学又增设汽车学院。

  其二,专业设置跟踪市场。在确定专业时,选择社会需求、应用性强、就业门路宽的专业。近十年来,各院校适时以吉利集团产业和区域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科学灵活地设置专业,或调整老专业和设置新专业,或调整专业层次。由于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要,因此,学校越办越好。

  其三,实行订单教学,定向培养。1998年,集团下属几家摩托车公司和豪情汽车公司需一批车辆装配工人,公司与吉利技校协议,开设相关专业,开始订单教学,毕业生全部按订单分配就业。1999年,台州银座信用社需一批金融财会人员,该社与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协议开设金融会计专业班。吉利豪情、吉利美日两家汽车公司需一批汽车营销人员,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班和汽车零部件营销短期培训班,实行定向培养。这些班级的学生毕业后分到上述公司,学以致用,发挥了专长,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根据社会需求,北京吉利大学文化经济学院新增“茶学茶艺与营销管理”专业,培养技能型茶艺专门人才。动画与游戏学院的学生则参与京城各大游戏、儿童动画片制作公司的商业化产品创作,毕业之前也被抢购。而吉利大学新开的高尔夫运动与草坪管理专业也充分考虑到市场对高尔夫运动与草坪管理人才的需求而设立。

  目前,吉利集团已发展为排名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前列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入“中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投资及销售区域横跨亚、欧、美三大洲,成为吉利各院校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基地。同时吉利教育还与全国工商企业联合会、北京浙江商会、在京台州人才联谊会中2685家企事业会员单位广泛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及就业基地,从而成功为毕业生搭建起就业平台,解决了学生入校学习的后顾之忧。

  总之,紧紧依托产业需要来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这是吉利各院校毕业生不用为找工作发愁的原因之一,也是吉利顺利推进产业升级、取得战略转型重大进展的条件之一。

  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协调发展成就吉利辉煌

吉利教育培养的人才成为吉利产业升级的人才支柱。
吉利教育培养的人才成为吉利产业升级的人才支柱。

  在国家没有出资的情况下,自己筹资建大学,把希望接受高等教育,但又进不了国立高校的一大批学子吸纳到民办高校接受教育,这是吉利教育对国家的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吉利教育通过教学实践中形成的“311模式”,为吉利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培养出大批应用型优秀人才,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范本,其社会价值更为可贵。

  12年来,吉利教育中心共培养了汽车修理工、数控车、加工中心、计算机操作工、车工、钳工等工种初级工817名,中级工9160名,高级工2093名,其中5000多人入职吉利、服务吉利。同时,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员工的上岗证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岗前培训等,总计受训5184人次。不少毕业生成为吉利集团的骨干力量。比如,97级学生冯旭鸿现任湖南湘潭吉利汽车制造公司副总经理、98级学生金亚平现任宁波美日公司总经办副主任、98级学生王波现任甘肃兰州吉利汽车公司生产部部长、97级学生鲍群力现任吉利汽车研究院项目经理、98级学生章正柱现任集团总部信息系统部副经理等。

  吉利教育各院校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吉利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陈相举,在国电盛邦公司被迅速提拔为区域经理和技术专工,年薪超过10万元;计算机专业的殷文波被时代集团聘用,月薪在万元以上;汽车学院CAD专业的16名学生,受到国内多家汽车制造集团竞相争聘。

  吉利教育中心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成果得到了省、市教学检查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到访的外国教育专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2007年4月4日,德国大汉堡都市圈职业教育访问团在考察后说:“你们吉利院校已经具备了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的雏型,你们是我们此行看到的唯一一所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学校。”2008年5月13日,前来友好访问的墨西哥教育考察团成员格拉蒙说,我们考察过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大多是以读书为主,没有哪一所学校像你们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这么完美。

  通过战略转型达到产业升级的吉利,在吉利教育的“加持”下,以更大的能力和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内在的和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迅速提升,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参与更激烈和市场竞争奠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集团创办的北京吉利大学等院校,虽然不是国内兴建的第一个民办大学,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大胆改革和创新,必将在中国教育界引发强烈的震撼。

  可以预见,吉利的汽车产业和教育产业,将在这种互为动力、互为因果的高度协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更大的辉煌。

(编辑:猎庄)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网友文章推荐更多>>

大众CC车主晒另类轮毂 大众CC换另类轮毂

房山看豪华房车展 房山看豪华房车展

布达佩斯美味甜品 布达佩斯美味甜品

媚色妖女的暗夜诱惑 媚色妖女暗夜诱惑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