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走近寻常百姓还待补贴政策破冰
面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和高能源消耗,向低碳新能源方向发展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会。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混合动力、纯电动等三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平台及研发体系,并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生产和局部商业化示范运行。消费者态度无疑是检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试金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浪网联合发布的《2009福田指数——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公众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较低,购买和使用成本高是主要制约因素。可喜的是,普通公众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抱有一定的信心。
成本是横亘公众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鸿沟
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依次经历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阶段,因此在本次调查中,选取了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两种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来探测公众的接受意愿。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总体接受度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上。2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购买汽车,将会考虑购买混合动力汽车,仅有一成10.1%表示会考虑购买纯电动汽车。相较于纯电动汽车,由于混合动力领域由于目前市场上产品较多,业界也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标准,实际上人们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接受度也要高于纯电动汽车,发展混合动力乘用车将成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实选择。其实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期,目前只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统计资料显示,即使最早引入国内生产的混合动力车丰田普锐斯,2008年的销量也仅为558台。
居民对新能源汽车不了解(29.7%)和汽车价格、维护成本较高(24.8%)是导致人们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两个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生事物本身并不被公众熟知,而且市场普及率也较低,使得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并不了解,也就限制了人们的接受度。随着新能源汽车由汽车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人们对其接受度会有明显改善。另外,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技术成本较高,虽然国家明确表示对购置新能源汽车者会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根据节油率和技术指标可以获得4000元至25万元不等的补贴),但并不对个人消费者给予直接补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不能直接体验到政策优惠。
尽管人们将动力技术不成熟的原因放在第三位(18.1%),实际上动力技术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因素,尤其是动力电池的研究开发,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能否大规模的推向市场。同时,配套设施(12.9%)还不完善也是人们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
消费者期待直接补贴政策,“中国制造”将走红
此次调查还显示,与同档次燃油汽车相比人们最多愿意为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付出的钱分别为2.21万和2.22万。零点在2007年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做过相同的调查,2007年人们最多愿意为混合动力汽车多付的钱为2.58万,如果排除新能源汽车降价等因素,两年间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接受度并没有出现提高。因此人们在政府出台政策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时,最为期待的即购车时直接进行价格补贴(36.5%),而不是通过对厂家提供补贴的方式。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这对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其他一些能够降低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政策也被人们寄予厚望,比如免征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17.7%)、对车辆使用税和高速通行费实行优惠等(13.6%)。
目前国际上存在多种新能源车技术,但各国研发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例如日系车在混合动力方面占据优势,德系车擅长借助柴油和生物燃料……强敌面前中国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福田汽车近期投资50亿新建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进一步发展其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方面的优势。本次调查显示,普通公众报告如果购买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首选都是国产品牌(分别为52.4%和47.4%),首选外资品牌的比例较低(分别为22.2%和21%)。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力相对较高的城市受访者中,选择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差距相对较小,尤其是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分别为35.9%和25.5%)。
哥本哈根会议的帷幕已经落下,新能源汽车随之似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坊间有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与世界汽车强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正在迎来百年一遇的“弯道超车”式跨越。同时国家也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定下2009-2011年形成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5%左右的目标。但实际上目前新能源车的价格让很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此次调查也显示就人们的价格接受度来说,实现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声明:新浪汽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