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突围2008 营销为王的五条妙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 08:15  重庆商报

  体验营销、文化营销、………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只要在营销教科书上能够找到的营销手段,中国的汽车界都能找到实战的案例。为了在中国实现销量与品牌的双丰收,来自全球的汽车企业可谓是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解数。营销手段的多元,体现的是中国车市竞争的激烈、汽车厂家对中国消费者的重视。相信,在金融危机寒冬的笼罩下,2009年中国车市的营销手段还会层出不穷,并且花样还会翻新。不过,这一切的变化,对消费者而言都是有利的。

  体验营销:集体动态零距离

  代表品牌: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广汽丰田、长安福特、江铃汽车……

  从“一对一”到“多对多”,从“静态”到“动态”。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中国汽车行业体验营销表现最明显的年份。为了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商家一般都会让消费者去体验一番。体验之后,如果感觉满意,商家就会力荐消费者买下。这就是体验营销的大致逻辑。

  在汽车行业,开展体验营销已有10年历史,也就是始于10年前中国的汽车消费向私人开放。在汽车消费向私人开放以前,中国的卖车都是“清一色”的“看图买车”。开放以后,车型增多、竞争加剧,汽车商家也就真正的开始应用营销领域的常用的“体验营销”手段了。最初,让消费者体验的是“一对一”的模式:即来了一个消费者,提供一辆试乘试驾车让其感受。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改变“一对一”的这种“静态”的单调模式,商家开始了“多对多”的“动态”模式:即提供多辆车,让一大群目标客户一同来做同一主题的体验。这就成了而今汽车界的体验营销,并且在前两年的萌芽后,在2008年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2008年,东风日产的天籁、东风雪铁龙的世嘉、广州丰田的雅力士等车型,都是现今体验营销的典型代表。天籁,借助全新换代车型上市的契机,首次推出了“集体体验营销”。首次推出,成绩斐然,上市的头两个月销量曾达到同级车月销量的颠峰水平。世嘉,也是接新车上市之机,通过重庆商报等地方媒体展开“集中体验”,最终形成了“全新车型 全新形象”的社会效果,销量大涨,那是顺理成章。雅力士,仍是借上市之机推出了近乎“DIY”的外型选配活动,最后的市场反响也非同一般。长安福特通过“职业精彩、家庭精彩和运动精彩”三个层面的主题活动,让消费者来体验福特“活得精彩”品牌主张下的致胜、S-MAX和新福克斯三大车型。

  江铃皮卡推出的JFX跨界体验营全国闻名,2008年在全国搞了10场,接近于越野体验的“私房路线”使得场场人气十足,而且每每在体验营之后,订单随之而来。

  从“一对一”到“多对多”,从“静态”到“动态”,这是商家重视消费者的体现,也是市场竞争激烈的体现。当然,也是产品质量提升的体现。试想,如果汽车产品质量不扎地,哪个汽车厂家还敢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集体蹂躏”?《车周刊》相信,体验营销将成今后卖车的一种主流方式。

  文化营销:多元手段塑形象

  代表品牌:长安福特、北京现代、广州本田、长安汽车、上汽通用雪佛兰、大众汽车、东风雪铁龙、猎豹……

  你搞体育营销,我搞娱乐营销,他搞纯粹的文化之旅……2008,中国车界,打文化牌的车型或品牌,已明显的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格局。

  直接将车型投入赛事以及赞助体育赛事,是2008年中国车界搞体育营销的两大方式。

  今年的中级车,几乎都投入到了国内的汽车赛事。如此规模,在中国汽车史上是空前的。广州本田雅阁、东风日产骐达、东风标致307、长安福特福克斯、马自达3、海马3等车型,积极投身3C场地赛,既推动了中国的赛车运动,又彰显了各自的运动天赋,为此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满堂喝彩。福特福克斯杯3C场地赛,也是直接将福克斯车型投入到了3C场地赛,并且是国内首个只以单一车型参赛的赛事。当然,最后获得的市场效果更是惊人的:月销上万辆。

  参加赛事的车型不少,赞助体育赛事的品牌也在明显增多。起亚赞助全球的各种杯赛,东风悦达起亚借势展开了“欧洲杯观战团”、“澳网观战团之旅”等大型体育营销活动,将活力四射的运动项目,与起亚的品牌内涵有机的结合,生动诠释了“激情超越梦想”的品牌理念。雪佛兰赞助中国国家游泳队出征奥运,将其“年轻活力、充满自信”的品牌精神巧妙融入了体育赛事。大众全面赞助08北京奥运、上海通用五菱赞助国家举重队出征奥运、悦动冠名央视的欧洲杯直播……这一系列的举动,不但提升了各自品牌车型在终端的销量,而且还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通过娱乐项目,来实现文化营销的,去年也不少。比如,奔奔、新飞度赞助电影;东风雪铁龙搞活力车手选拔赛;东南三菱再度牵手成龙;长丰汽车寻找“豹女郎”;斯柯达晶锐选台湾男歌手苏见信为形象代言人;长安志翔,赞助中国航天事业……而奔驰、宝马则是应用了更高端的纯粹文化活动:宝马续推“X文化之旅”、奔驰保护世界遗产行动继续……当然,还有更多的汽车企业,在汶川地震前后,慷慨解囊,体现了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海福星“祝福中国”祈福关爱系列活动,表达了企业的爱心。这一系列事件,得到的都是同一个结果:通过“攻心”,拉近了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当然,合适的时候也将拉开中国消费者的钱包。

  文化营销,最终也是为提升品牌价值服务。所以,如此众多的文化营销手段的涌现,实际上体现的还是世界汽车企业,已经从最初的“纯粹卖产品时代”开始向“卖文化时代”过渡了。这也是汽车厂商尊重中国消费者的体现:开始注重中国人的情感诉求了。

  服务营销:售后已成第二战场

  代表品牌:进口三菱、进口起亚、沃尔沃、雷克萨斯、讴歌、北京现代、一汽奔腾、广州本田、长安铃木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许多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都针对中国的实际,推出了自己阶段性的服务名称或售后服务措施。在售后服务市场,一年之内推出如此多的新举措,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首次。继整车销售之后,售后服务市场显然已成了中国车企决胜终端的第二大战场。

  进口三菱通过其重庆经销商重庆万博汽车,面向重庆所有周边地区试点设立“流动4S维修站”, 长期不间断地巡回开展远程服务活动。奔腾则推出了“一汽奔腾‘金钥匙’管家式服务2008服务节”活动。起亚中国则宣布,霸锐原2年6万公里(动力总成5年10万公里)的保修服务变为5年不限公里,而保修范围也由原来只是针对动力总成变为针对全车的保修,而这样的质保期和质保范围在进口豪华SUV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而之前欧菲莱斯也曾推出五年不限公里质保,让起亚汽车(中国)再次领跑汽车售后市场。Acura的豪华服务水准也达到了行业内同级别的最高水平。“4年/10万公里的免费保修和保养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心保障。而象起亚一样,延长质保的还有广州本田、沃尔沃、雷克萨斯、长安铃木、讴歌等一大串品牌及车企。

  通过服务品牌及措施的推出,这些企业或品牌在2008年,无论销量还是品牌形象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售后强,则利润强。这已是中国车企的共识。在整车利润日渐变薄的情况下,售后显然已成了各大车企角逐的焦点。更多的服务品牌及服务措施涌现,对消费者而言是绝对的利好:用车安心多了!

  亲民营销:放下身段名利双收

  代表品牌:国产奔驰、国产宝马、一汽马自达、东风雪铁龙、广汽丰田

  “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这是前两年提得较多的一个企业服务理念。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样的口号正在实践环节得以演绎与发展,亲民营销就是其核心的体现。而“一切为用户着想”,又是亲民营销的核心所在。

  “用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这是亲民营销的简单逻辑。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最需要的是什么?好的品质、低廉的价格!这是永恒的定理。2008,车市剧烈震荡,使得中国的汽车企业也逐步的“低下”了头,用心思考消费者在购车环节的核心需求。当然,不少先觉的车企,在这一年也出台了自己的亲民措施,比如奔驰、宝马、马自达等。最后,这些品牌车型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回报。

  在2008年的亲民行动中,动作最震撼的,可能要数奔驰和宝马了。首付不超10万元,通过零利率的方式,就可以把C级、宝马3系甚至宝马5系等车型买走。同时,这两大品牌的车型,还俯下身子向普通消费者开放试乘试驾活动。通过此活动,两大豪车品牌做到了“名利双收”:不但卖车不少,而且还塑造了亲民的形象。

  “A级车加1万元买B级车”。将马自达6的定位下移,聚焦2.0排量以内,锁定卡罗拉、速腾作为竞争对手。这种更务实、更亲民的营销手段,事实证明市场给予了热烈的反馈:一汽马自达今年顺利实现了7万辆的预期目标。

  东风雪铁龙对旗下凯旋系列产品采取了业内独创的“零利息、零手续费、零担保费”的分期付款方案。凡在东风雪铁龙授权经销商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任意一款凯旋车型,即可享受“免利息、免手续费和免担保费”的优惠服务。雅力士上市之后,其在多个城市实行了零首付,这对于其所针对80后人群相当适用。

  放下身段“亲民”,其背后的动因究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车周刊》认为,没必要去做过多的探究。只要是对广大消费者有利的,我们就拍手欢迎。反之,我们就可大胆的拒之于千里之外。2009,究竟还会有多少“亲民”的车型出现呢?我们拭目以待!相信,在金融危机的煎熬中,应该还有更多车是会“亲民”的。

  极限营销:创新思维赚足眼球

  代表品牌:上汽荣威、海马汽车、奇瑞汽车、青年莲花

  极限营销,是创新营销中的典型,目的就是为了“一蹴而就”。在奔腾成功上演真人侧翻秀之后,极限营销在中国的汽车界也开始蔓延开来。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表现尤甚。

  张家界的天门山,是国内少有的险要之地。其险要程度,绝不亚于《头文字D》电影中的秋名山。而将上市活动放在这里,并以表现操控的形式出来,荣威1.8T的确是敢为天下先。

  另一个极限营销的缔造者就是海马汽车。海马汽车在成都金港赛车场进行了全新战略两厢车海马H11(欢动)的“24小时极限测试”。这是国内汽车首次进行“24小时”不间断、无改装、公开透明、有媒体和消费者参与的残酷测试,国际上只有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进行过这样的测试。而上市前奇瑞A3开创性的“十万公里连续不间断公开测试”,与海马H11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自主品牌,进口车也有打“极限牌”的。比如青年莲花,在全国举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无改装车辆极限特技表演”。

  无论是自主品牌的荣威1.8T、海马H11、奇瑞A3,还是进口车型的青年莲花,在活动举行的当下,都赚足了眼球,并且随后还因此收获了销量,最终以成功的名义延续其品牌传播与市场开拓的双重影响力。

  极限营销在中国的使用,更多的还是出现在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身上。在没有深厚的品牌积淀的情况下,想通过极限营销的方式来“一夜成名”,在体现自主品牌企业不服输的同时,也体现了自主品牌企业急功近利心切。还好,在推出的系列极限营销案例中,迄今还没有一个是公开失败了的。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