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轿车新标杆奇瑞汽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3日 07:31  东方今报

  2008年,中国在庆祝奥运会的同时,也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三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8%,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同时,中国汽车工业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实现高速增长,销量增长63倍(其中轿车销量增长1849倍),199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00万辆,2000年达到200万辆,2002年达到300万辆并在其后的几年都保持100万辆的递增速度。

  来自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测的数据显示,中国2006年汽车产销量已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市场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与此同时,2008年预计1000万辆级的销售规模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也迈向更高的发展平台。2007年私人用车已占到乘用车购车比例的83%,标志着中国汽车已进入家庭,可见,20年前作为奢侈品的轿车已逐渐进入普通家庭。

  目前中国的乘用车千人保有量已接近20辆,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即将进入起飞期,与欧美、日本的汽车工业发展已进入复数保有期相比,发展潜力巨大。可喜的是,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汽车的普及率虽然较低,但在近两年较之发达地区潜力更大,增速更加明显,可见,在GDP稳速增长的良好大环境下,汽车一旦进入起飞期后,进入家庭的步伐必将会进一步加快。

  中国汽车市场历经三代家轿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走过风雨三十年,江山代有新车出。日前,奇瑞(参数配置 图库)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先生接受采访时认为,30年来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以老三样、新三样、精三样为代表的三代车发展史。

  上世纪80年代至2002年是中国汽车发展的第一代,老三样(桑塔纳(参数配置 图库)、捷达(参数配置 图库)、富康(参数配置 图库))牢牢地控制中国市场近20年,这个阶段车型多数采用欧洲上世纪70年代技术,引进时几乎没有进行技术创新,外形方正规矩,铸铁单顶置单点喷射发动机技术过于陈旧,整车配置简陋,连单碟CD都会被标榜为“豪华配置”,无任何安全碰撞测试,安全性低,在那个年代主要以“官车”的形象出现。

  2002年至2007年为第二代,源于日韩上世纪80年代技术的新三样(伊兰特(参数配置 图库)、凯越(参数配置 图库)、福美来(参数配置 图库))凭借较新的车型、较高的性价比等特点逐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开始发力,逐渐改变“老三样”一统江湖的格局。第二代家庭轿车一改第一代“方砖”式设计,线条开始流畅,并较之一代开始注重节能环保和操控性,ABS+EBD、双安全气囊等配置的增加,可以明显地感知厂家开始重视消费者的安全,私营企业主和少数发达城市的高收入者成为此阶段主要消费群体。

  中国汽车发展的第三代起于2007年,以最新欧洲流行风格和工艺为标杆制造的第三代家轿成为汽车市场的风向标。代表车型为福克斯(参数配置 图库)、速腾(参数配置 图库)、标致新307(参数配置 图库)。第三代车型的主要特点为外形动感时尚,发动机技术含量提高,兼顾动力与油耗,安全性方面普遍达到四星级以上碰撞标准。日益发展壮大的白领阶层成为此阶段的主要消费群体。

  由此看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第三代家轿的核心理念,第三代家轿的出现必将带来中国汽车市场新一轮的飞跃。而A3,正是奇瑞精心打造的第三代精品家轿代表作。

  第三代家轿,奇瑞A3已成为中系汽车里程碑

  2007年8月22日,在二百多家媒体共同见证下,奇瑞A3作为奇瑞汽车第一百万辆轿车隆重下线;2008年6月25日,奇瑞A3历经66天的“十万公里连续不间断公开测试”,抵达北京新亚市终点站。奇瑞是第一个公开透明进行汽车测试的企业,A3是第一款在公众监督下进行超高强度极限测试的产品,凸显了第三代家轿过硬的品质。

  据介绍,以第三代技术为平台的奇瑞A3创造了四项最新标准,时尚的设计风格和欧版宽体营造最新流行时尚元素;以碰撞的五星级别为基准进行安全设计,配备ESP、六气囊等安全设施;采用EPS、Can+LIN BUS智能管理系统等十二项高科技智能技术并应用了62台机器人激光拼焊。与同样价位的竞争对手相比,A3在性价比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A3的推出,标志着中系汽车完全具备全球竞争力。

  尹同耀说:“奇瑞A3是奇瑞人精心打造的一款世界车,它是在全球同步技术平台上十年磨一剑的产品,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系汽车的结晶,它必将会成为中系汽车起步就与世界同步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奇瑞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