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审慎投资遭遇挑战 三菱汽车中国战略管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 16:09  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

  2003年,三菱汽车(包括三菱技术支持的中国本土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达到14.5万辆,超过了如今正一路风光的丰田汽车(2003年销售12万辆);而2007年,三菱汽车在中国总共销售了近10万辆车。由于在这几年三菱汽车相继完成了对东南汽车、长丰汽车各自不超过25%的投资规划,人们有理由认为,当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向世界前三逼近的过程中,在整车战略方面过于审慎的决策,让三菱汽车丧失了很多在中国发展的机会,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市场占有率的下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几年三菱汽车对中国媒体保持了刻意的低调。媒体对三菱汽车中国战略的了解,仅仅散见于北京吉普(现称北京奔驰)、东南汽车、长丰汽车等企业透露出来的与其进行资本和技术合作的消息,而坊间也不断传出三菱汽车要加大与某一方合作的流言。然而在今年4月下旬举办的北京车展上,三菱汽车不仅高调参展,独占展厅一隅;而且三菱汽车总裁益子修郑重表示:“之前发表的年度中期经营计划‘StepUp2010’已经确定,中国汽车市场将作为三菱汽车未来发展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不断变化的中国汽车产业格局中,三菱汽车的这一举动无疑透出其中国战略开始发生了变化。

  “多头合作”筑就昔日辉煌

  三菱汽车与中国企业在整车方面的合作,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当时长丰汽车集团决定与三菱合作生产帕杰罗,三菱也因此开始启动了对华整车技术输出战略。随后在中国轿车市场发出井喷的2002、2003年,来自三菱技术平台的哈飞赛马也成为三菱汽车在中国以技术出售形式推出的成功车型。

  而三菱汽车在中国进行整车的资本投入,源于其与一些国际汽车制造商在资本方面的合作及在中国市场上的顺延,因而成本上是较低的。2002年,由于当时戴姆勒-克莱斯勒对三菱汽车的持股,三菱汽车陆续将欧蓝德和帕杰罗速跑两款车型落户当年的北京吉普;而几乎同时,三菱汽车也通过其持股的台湾中华汽车,将原型车蓝瑟落户东南汽车生产,取名菱帅。至此,三菱汽车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似乎遍地开花。

  2003年,三菱汽车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销售高峰。当年三菱汽车在中国共销售14.5万辆,同比增长200%以上,超过了当年丰田在中国的12万辆、广州本田11万辆和东风日产7.4万辆的销售业绩。以至于在2005年的上海车展上,三菱汽车执行董事三木健一曾豪言2007年要在中国市场达到30万辆的整车销量。

  “审慎投资”导致裹足不前

  在2002~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之后,大众、通用、福特、本田、丰田等国际车企不但彻底完成了在中国的合资进程,并一再追加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分享了中国汽车2007年出现的近千万销量的“大蛋糕”。与上述企业不同,三菱汽车并没有快速启动在中国的合资进程,即便是三菱汽车一直认为的几个合资伙伴,其在合资企业的参股比例始终未超过30%。2007年,当丰田、本田和日产在中国的销量分别达到了48万辆、42万辆和45万辆时,三菱汽车在中国总共销售了近10万辆车,此数据为三菱在华生产的三菱品牌车型、三菱技术本地车型以及三菱进口车型销售总和,其中进口车为1万辆左右。

  对此现象,某汽车分析人士表示,“三菱汽车通过持股关系、合作关系以及被持股关系,在中国市场大面积展开技术合作,即使有入资现象,其比例也很小。由于通过三菱技术生产的各种产品,主要由其中方企业自行销售,三菱汽车虽然在中国四处开花,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三菱品牌管理。隐患由此埋下。”

  由于与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资产关系,三菱当初把热销的两款车型欧蓝德和帕杰罗速跑放在北京吉普生产。2004年之后,戴-克与三菱汽车的资本合作关系结束后,欧蓝德与帕杰罗速跑的国产车型也随之停产。从最近三年中国汽车市场看,经济型车、高级商务轿车、SUV车型一直畅销,特别是SUV始终居各车型增长之首,东风本田、北京现代受益匪浅。但三菱汽车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生产的戈蓝、蓝瑟、帕杰罗等车型,并没有借上产品结构调整之利,在销售方面也不愠不火。

  在国内汽车企业中,长丰汽车、东南汽车都不属于第一阵营。两家除得到地方政府给予的政策性支持外,在资金投入、产品开发、品牌推广方面亟待强有力的外资支持。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与长丰的合作上,由于三菱在长丰占股18.59%,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合资公司,所以给人形成了三菱没有在此投入更多精力的印象;就东南来说,情况要更为复杂得多。由于中间多了一个台湾中华汽车,关于管理、人力、利益等方面的考虑,这也不得不让三菱汽车煞费心思。在中国汽车市场,由于三菱汽车没有采取其他跨国公司与中国车企进行深层次的股权合作,更多的是授予品牌使用权的浅层次的技术转让,造成车型换代慢、营销渠道不统一,三菱汽车品牌一体化的缺失日益凸显。

  两家制衡知易行难

  面对两家合作伙伴,三菱汽车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近两年在提高股比方面作了一些调整:2006年9月,完成对东南汽车增资至25%,此举也一度被业界认为是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转折点;2006年7月,由于非流通股转化流通股,三菱汽车对长丰汽车的持股比由16.07%变为14.59%之后,双方宣称将建立一家对等股比为50%:50%的新合资公司。为了照顾并平衡好两家企业之间的利益,三菱汽车一贯要求把SUV车型项目放在长丰汽车生产,而轿车和商务车则划归于东南汽车。然而,在两者都急需做强做大的要求下,三菱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并不足以产生制衡的效果。

  今年3月20日,三菱汽车与东南汽车联合在上海召开展现双方良好合作关系的发布会。会上,三菱汽车北亚二部押切部长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充三菱品牌车型的本地化生产,与东南汽车携手成为更加密切的战略事业伙伴。为此,在北京车展期间,凌玉章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对三菱汽车的SUV项目明确表示出了极大兴趣:“我们也会选择进行引进合作。”

  “我们和三菱汽车的谈判还在进行中,包括所涉及到的轿车项目。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开发轿车项目。”而长丰汽车总经理陈正初也不甘示弱。

  三菱汽车总裁益子修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表示,三菱汽车将重点推进的核心战略是“强化中国生产的三菱车型的销售业务,进一步强化与中国合作伙伴的业务合作。”今年北京车展上已经屡屡传出北汽控股要收购长丰和东南汽车的流言,虽然当事双方都予以否认或不做应答,但中国汽车产业重组的大势确是不容忽略的,这将会加大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按照国家发改委相关规划:未来汽车产业将要重新调整其组织结构,推进汽车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做到兼并重组;并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以自主创新能力为主体的企业。因此,目前众多正在发展的中小型汽车企业,将以被重组或被并购的形式划归到少数大汽车集团内,从而形成以大汽车集团以及部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共同把持市场的格局。

  发动机市场开始被分流

  尽管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整车项目的进展不尽如人意,但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成功却是有目共睹。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三菱汽车便以发动机项目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三菱汽车在国内生产的发动机以4G系列为主,分别由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和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进行生产,排量范围在1.3L~2.4L之间。有统计显示,三菱发动机一度把持着中国发动机市场的半壁江山,曾有80%以上的自主品牌汽车装载三菱发动机。时至今日,三菱汽车在中国的发动机项目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7年,中国累计生产发动机78..67万台,比2006年增加150多万台;而2006年比2005年增加150多万台。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中国发动机市场每年需求缺口仍在100万台以上。对发动机的巨大需求,让三菱汽车看到了未来更大的利益来源。

  根据三菱汽车年度中期经营计划“StepUp2010”规划,三菱汽车表示:“我们期待今后随着进口车业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产车型销量增长所带来的零部件出口等形成的收益增长。同时,通过发动机合资企业的投资回报,扩大收益。”因此,巩固发动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显然成为三菱汽车中国战略的重点部分。

  据悉,在继2006年向东安三菱输出4G69发动机技术之后,今年三菱汽车又向东安输出了采用MIVEC技术以及涡轮增压技术的4G15MIVCE涡轮增压发动机。作为4G15的后延伸产品,这款发动机将大大提升三菱动力在经济型家用轿车的竞争能力。对于沈阳航天三菱,三菱汽车则在2007年向其输出了由日本三菱和德国戴姆勒公司联合开发的4A9系列小排量发动机,排量在1.3~1.6L之间。根据三菱汽车计划,将把在华两家发动机合资企业发展成亚洲地区的发动机生产基地。

  但是,中国当前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已然对三菱发动机“一机配多车”的优势形成了威胁。一方面,大汽车集团拥有自己成熟的管理与技术,其并购的中小型汽车企业将能共享集团的技术、配套资源,包括发动机,而原有采用三菱发动机的配套体系将可能被放弃。另一方面,众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在发展中积蓄自己的研发力量,曾经批量采购三菱发动机的华晨、奇瑞、比亚迪、长城等厂家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发动机的研发与制造,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各自均推出了多款自主发动机。尽管自主品牌的发动机在工艺质量、使用可靠性等还有待提高,但它们的集中出现说明了独立的发动机厂商,特别是乘用车发动机厂商不可能永久单独存在,真正能形成支撑力量的还要靠自己品牌的整车。所以归根结底,三菱汽车在整车战略是否成功,也影响着发动机今后的前途。

  毋庸讳言,近几年受财政紧缩和全球战略计划调整的影响,三菱汽车在中国的资本投入和产品投入保持了审慎的基调,但最终结果却是整车的市场份额相对减小,三菱品牌形象弱化。诸多迹象表明,三菱汽车力图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并已有所动作。北京车展期间,三菱汽车益子社长提出了在华事业三项核心战略:强化国产三菱车型的销售业务、进一步强化与中国的合作伙伴的业务合作、扩大在华发动机生产业务。与此同时,三菱汽车还将着手扩充销售网络,强化现有的国产以及进口三菱品牌的销售、服务体系,希望藉此全面推动三菱汽车在华事业的快速发展。三菱国产车能否急起直追,还要看三菱中国战略下一步调整的效果。

  本报记者 曾才豪

(编辑:梁蒙)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三菱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