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必须是个完整的有灵魂的汽车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 07:59  中国青年报

  李书福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喜欢变革,总希望这个世界今天和昨天不一样,明天和今天又不同,同时他又是个意志特别坚强的人,经得起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打击。依据业界流传的李书福“名言”,人们可以对他做出各种不同的解读。考察吉利,研究李书福,如同苏东坡看庐山:“远近高低各不同”,究竟哪个更接近真实的李书福呢?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出版某人的选集,往往体现的不是作者的眼光,而是编选者的眼光。最近李书福又向记者表示——

  吉利必须是个完整的有灵魂的汽车公司

  本报记者 程远

  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是吉利的使命

  李书福如同一本书,依据业界流传的李书福“名言”,可以做各种解读。比如流传甚广的李书福语录:“汽车无非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亦有说是“加一个发动机”的)。如果仅仅解读这句话,李书福不仅狂妄而且无知,称他为“汽车疯子”,着实不冤。但我从没有听到他说过这样的话,尽管我是与他接触最早的媒体人之一。让我难以忘怀的倒是他的另外两句话:“跑马拉松参加的人太少,就跑不出好成绩来”,“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在这里他表达的是一种悲壮与无奈:在中国的国土上,参加“汽车马拉松”赛跑的竟然都是跨国公司,中国自己的“运动员”却被禁止上场,李书福要的是一张“入场券”,一个参与竞争的权利。而今天,李书福最喜欢重复说的话则是:“要让吉利的汽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走遍全中国”,这里表现的就不仅有他的自信,而且充满了民族大义。

  作为企业战略,最初吉利是采用价格战的方式扌契入汽车产业的,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造中国人买得起的便宜车”。那时中国市场上最便宜的夏利(参数配置 图库)轿车也要卖8万多元一辆,而李书福却提出要造4万元一辆的轿车,简直匪夷所思,不是疯子是什么?后来吉利果然把车子造出来了,而且还不到4万元。作为一个搅局者,或者说是一条“鲶鱼”,李书福成功了。然而诋毁李书福,阻挠吉利造车的人又转换了策略,他们在各种场合,包括在掌管的媒体上发表大块文章,不遗余力地攻击吉利是“模仿秀”,还别有用心地讥笑说:“坐吉利车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目的是损毁吉利的形象,让吉利车子在市场上卖不出去,把吉利逼上绝境。

  李书福最令人佩服之处,是他有特别坚强的神经,在艰难困境中决不屈服。在企业处于进退两难时,他非但没有退缩,而且把吉利车与奔驰“同台碰撞”,接着又将吉利车开到拉萨,请飞越黄河的名人柯受良,驾驶吉利车飞越布达拉宫。用中国人心目中最高档的奔驰车给吉利当“托”,用飞越世界屋脊的行动证明吉利车的可靠性,李书福在这方面绝对是个天才,亏他想得出这种怪招。

  我们知道,造低端车不仅形象“不好”,而且还不赚钱。于是吉利悄悄地把“造便宜车”改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借以提升吉利的品牌形象。但是在当今中国,凡事一旦和“老百姓”联系起来,人们就会认为准不是什么好东西,一定是低档次。因此,吉利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总是“好”不起来,无论它有多少创新,无论它有多少提高,一些人就是视而不见。而一个只能造低档车的汽车企业,注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诚如人们所言,当初成就李书福的“名言”,成了吉利突破低端品牌形象的“魔咒”。

  但是,李书福说人一定要有自信心,现在吉利在全世界范围招贤纳士,内外结合,形成内部人才成长机制,“既要把大树搬过来,又要形成自己的一片森林”。前途充满了困难和问题,但前景越来越广阔,一定能完成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的使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孙凤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程远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