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历经三次合资合作 恒通重回市场主航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 14:17  汽车商业评论

在竞争激烈的客车市场,恒通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记者 葛帮宁)从重庆机场驱车向北行驶5公里,便到了渝北区两路镇,再向前行驶3公里左右,视野便豁然开朗:在这片正开垦和建设的经济开发区里,一排排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厂房轮廓初现。在开发区管委会一长串的企业榜单上,最近才被打上去的名字是重庆恒通客车工业园。

  这是一座斥资4亿元,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客车生产基地。它的出现创造了这片土地上最短的建筑工程纪录:从2006年10月挥下第一铁锹泥土起,到竣工时只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2008年3月28日上午10时,在落成典礼上致词的邓平尤其强调了这一点。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客商云集,资料显示,那天共有800余人到场见证。在现场,始终被恒通人提及的一个细节是,焕然一新的恒通客车工业园同时具备公交客车、公路客车两条组装线和一条底盘生产线,并首次拥有一条封闭式车道。新工厂单班产能6000辆,双班可达10000辆。

  会后,有评论这样写道:“就是这个曾经濒于倒闭的地方客车制造商,这个专注于燃气公交的客车制造商,这个有过三次合资合作经历的客车制造商,在历尽风雨后似乎重新找到了市场航向。”

  舵手就是邓平。他领导下的恒通客车创造了史上最好的业绩:截至2007年底,企业净资产达3.8亿元,增长10倍;年产客车4000余辆,增长9倍;年销售收入6.4亿元,增长16倍——“如果扣除新工业园区的建设和搬迁这两个因素,我们的业绩会更好。”3月29日,在重庆恒通大楼第7层会议室里接受《汽车商业评论》专访时,邓平特意强调。

  在他随后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印着如下头衔:重庆市客车总厂党委书记、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公交控股(集团)公司董事。

恒通客车总经理邓平

  错失上市机会

  邓平永远忘不了1980年9月他到位于江北观音桥的重庆市客车总厂报到时的情形:低矮的平房,阴暗潮湿的生产车间,即使是上班时间,大部分职工还围在一起天南海北地闲聊。这家具有悠久历史的企业只是无数个国有企业中的一个,它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典型的国企病:机构臃肿,产值很低,职工上千人,年产客车200多辆。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只要能把车造出来就不愁卖不掉。因此,偏安一隅的重庆市客车总厂尽管在重庆排不上前几位,小日子倒也过得不错。

  那一年,与邓平同届从湖南大学汽车系毕业,先后被分配到重庆的还有两个人。很多年后,你可以看到,这三个都在重庆闯出了一片天空——执掌重庆庆铃的吴云和重庆汽研所所长任小常。

  初涉企业的邓平当然不愿随波逐流。他的领导才能随即就在工作中表露无疑。他从技术员做起,很快就被提升为工程师、科长。

  真正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的则是CQ645P豪华游览车项目。1984年,他与薛大均、熊正和、刘进、夏志虹参与设计的这款车在北京展览会上摘取新产品开发桂冠和中国客车公司金杯奖,尤其是1988年该车成为两会代表首次使用的国产客车专用车后,重庆客车总厂更是名声大振。1985年4月,邓平被提升为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编辑:吴雪林)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客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