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耶希是个技术迷。脑子里面除了汽车,没有别的事情,不开玩笑,不谈生活上的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和我每一次谈话,都是在谈汽车的质量。我们一见面,哪怕我有很多重大的项目要谈,他总是要把话题转到汽车质量上去。这点他比哈恩更突出,皮耶希会给你讲每一台车的质量问题,这个是什么问题,那个是什么问题,他们的车子现在是什么水平,不管是奥迪也好,用户初期故障的评测也好,他都讲得很具体,而且他给我画图,画丰田指标和奥迪指标的差距。他说,丰田在质量上确实做得很好,奥迪还有差距。一个总裁这样实事求是地承认不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990年11月20日,一汽和大众15万辆轿车的合资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字,我和哈恩博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次年,一汽大众公司成立。双方股比60%:40%。1995年11月,奥迪进入一汽大众,股比变更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
17年过去,一汽大众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之一,2007年,一汽大众当年生产大众品牌轿车36万辆,奥迪品牌轿车10万辆,在全国销量第一。奥迪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豪华品牌轿车,在全球,中国也成为奥迪第二大的海外市场。
一汽大众的成功在哪里呢?从产品讲,我认为是既干了A级车,又干了C级车,既干了普通型车,又干了中高级轿车。我们的厂标是CA,我们的血液里流的就是这个基因,就是以C级和A级车为主。如果不干A级,一汽大众就没有规模,效益也很难上去,光搞奥迪不可能干那么大。但是如果没有C级车,你就不可能占领最高端的技术,不可能有效率,也不可能有最好的品牌。这两个是互补的。一汽从3万辆奥迪先导厂入手,引入了A6,又引出了后面15万辆的A级车。所以这两个车型级别对一个干轿车的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来看,全国所有的合资公司,只有一汽是从一开始就明确抓住这两种车。其他公司都是先干一个车子,之后再往别的方向发展。
5
奥迪先导厂原来就是红旗厂,之所以和奥迪合作,我们是带着这样一种目的,想从奥迪获得技术,把我们的红旗真正按照现代轿车的水平搞起来。
回过头问,为什么要搞一汽大众?我们已经花了这么多的本钱来建设合资企业,反过来要问,这些合资企业为自主品牌贡献了什么?这些问题要让合资企业的中方投资者想明白。
搞一汽大众不仅仅只是把大众的品牌搞得很辉煌,还要想办法把我们的自主品牌搞得辉煌起来。当然这不是一个短期就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不要忘记这个任务,不要忘记我们的最终目标,哪怕这个时间很长也没关系,要一天天的往前走。最有条件搞自主品牌的,其实就是这几个搞了合资企业的大集团。搞红旗,搞自主品牌,我们现在有好的配套资源,要想办法利用这些资源,让这些资源在自主品牌上发挥作用。
比起资金、技术,今天最值钱的是人才,要想办法把合资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回到自主品牌上去。现在合资企业培养的人很多,这些人不要分散了,要回过头来把他们用到干自主品牌上去,这个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干自主品牌现在不是没有人,而是要把人才聚集起来。我们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比如说一汽,把一汽大众培养的人、一汽奥迪培养的人和一汽丰田培养的人都纷纷吸收到我们这里来。
谈到发展轿车工业,在经历了多年的教训之后,我们脑子里逐步形成了这样的概念:第一个是,干汽车的公司一定要遵循小厂干大车、大厂干小车。小车越干这个厂子越大,大车越干这个厂子就越小。拿丰田和日野公司比较,两家公司在五十年代是平起平坐的,后来丰田干小车,日野干大车,干了三四十年,日野还是老样子,最后被丰田给吞并了。丰田就是因为干小车才兴旺起来的,后来越干越强大。所以一汽这样一个公司如果老停留在干卡车上是没有前途的,必须要转到干轿车。
第二个概念是,干轿车一定要大规模,高起点,经济批量,必须是几十万辆。从克莱斯勒引进发动机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们,轿车经济批量是三十万,发动机克莱斯勒公司是三条线,九十万。他们当时搞的发动机是省油的,过剩了,就拿出一条给我们。所以我们就知道,轿车上批量,要干就干三十万。
第三个概念是,干轿车不能封闭起来干。红旗前23年封闭不行,封闭到最后只能是把自己给封闭死了。所以一定要开放,起步要从国外引进合资,这样才能把轿车的水平干起来。因此到八十年代以后我们干轿车就是开放的,这一点我们是坚定不移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