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导致企业竞争能力枯竭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它也有别于其他社会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企业文化更强调一种理念,一种道德规范,一种价值标准和一种行为准则。常言道“厚德载物”,企业的竞争力源于企业的竞争能。竞争力是反映在具体产品、服务、科研等方面的表现形式,竞争能则是企业员工内心深处牢固的理念,是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源泉。企业的竞争能来自企业的文化。物质资源是会减少和枯竭的,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产品周期是短暂的,规则总是有局限的,惟有企业文化是长久而广泛的。
《财富》杂志评论员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致力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有一本书叫《能力构筑竞争》,介绍日本汽车工业为什么能够强盛。书中说,1990年丰田的公司规模与通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已超过通用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并在40到50年时间内始终保持赢利,根本原因就是在企业能力构筑中力争上游。能力构筑包括产品制造能力、自我改造能力、进化能力的提升,和对诸如开发组织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内在”竞争力认真而持久的研究与改进,并形成企业全体员工的行动理念,即企业文化。
我们一些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觉得很虚,不知如何下手。也有一些企业领导认为这“软实力”太软,不能立竿见影,远水难解近渴。有些企业为了应景,标语口号满天飞,但总是不得企业文化的要领。实际上不是文化虚,而是我们对它的认识过于肤浅。1999年,戈恩在日产公司连年下滑的困境中出任公司CEO,立即发现日产公司处于思想混乱中。于是,他在接管日产后的第二周,就着手大力改造日产的企业文化。他的这一大胆举措不久就得到了回报,日产公司的下滑趋势得以扭转,走上复兴之路。日产公司原领导说:“戈恩最重要的成就就在于他能重塑人们的精神状态。”
我国汽车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一直比较重视制度管理,这是必要的,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管理手段。然而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是一种正在过时的理念。只有强化企业文化,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这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与前面我们提倡的现代管理模式是一致的,只不过我们从企业文化这个角度进一步强调非物质因素的力量,把人文因素提到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让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企业发展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柱。专家们对世界500强企业深入研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无不根植于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联想集团柳传志在谈到如何创办成功企业时说:“管理是房屋,企业文化是地基。”
我国汽车产业和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技术、资金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博采众长,更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改革的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只不过我们对这种软实力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状态,未能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建设置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位置,缺少系统建设。这些年,许多汽车企业拟定了五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规划,内容很精彩,目标也很鼓舞人心,但普遍缺少企业文化发展内容,这不能不说是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严重危险之一。中国汽车产业要从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正面临一个必须突破的瓶颈,这个瓶颈正是文化。
知名企业的文化不尽相同,但不同的仅是表象,归根到底优秀的企业文化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尊重人、信任人并发掘人的潜能。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要求不同,侧重点各异,从而把企业特定的规则体系上升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观念,使企业的各项业务得以运行在主动状态。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根本指针,我们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企业生生不息,永续常青。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