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钢板厚薄与安全性”再引争论
今年,一汽丰田锐志举行的国内首例中高级车公开性安全碰撞之后,广州本田举行了奥德赛与雅阁Car-to-Car碰撞试验,东风日产骐达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日系三强不约而同进行了安全碰撞测试,却引发热论。
一直以来,“车轻、钢板薄”是部分消费者能说得上的“不安全原因”,然而,对此日系车企直喊“冤枉”。
专家认为,“汽车为保护乘客”需要通过高强度的座舱+高效率的冲击动能吸收车身+合适的乘员限制系统来确保生存空间,减少撞车对乘员造成的负荷。
专家强调,在被动安全状态下,钢板的厚度并非决定性因素,汽车车身设计才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反思当前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片面认知,原因在以下几点:一是汽车知识的普及问题,汽车厂商在这几年也是疲于应付发展迅猛的中国市场,仍处于产品营销时代,对自身应负起的传播汽车知识和文化的责任亦做得不够。
其次,关于安全的标准亦未有能够提供足够公信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出来“验明正身”,评价一辆车安全与否的标准仅仅依靠现有的、不与国际接轨的碰撞法规远远不够。
在发达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政府交通部门对事故原因能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分类,从中可获得汽车安全系数高低的判断依据。
保险公司均有评估体系,对不同安全系数的车型均做出了细致划分,制定赔负率。安全与否,有理有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