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洋品牌轿车简装入市55%消费者不知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1:08  《中国质量万里行》

洋品牌轿车简装入市55%消费者不知情

  高价简配 雾里看花

  与同类进口车型相比,国产车质量价格呈反比的现实,在记者调查的20位购车者中,销售商会主动告知消费者实情的占20%,不一定会告知的占30%,不会告知的占50%;只有15%的消费者对车市内幕比较了解,30%的消费者只是知其皮毛罢了。而55%的消费者则对此一无所知。一方面是占一半的销售商不愿让消费者知道实情,一方面是一多半的消费者不知道实情。如此构成了当前车市的“雾里看花”的现状。

  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正式迈入后保护时代,这意味着过高的关税、严厉的进口配额和审批制度都将成为历史。广大消费者有理由欢欣鼓舞地期盼这一天的到来。然而,中国汽车行业似乎并未作好准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产高档轿车与同类进口车相比存在着明显的高价简配现象。由于厂家和商家结成了坚固的利益同盟,联合封闭有关信息导致55%的受访者对此毫不知情。

  缺斤少两真霸道

  2005年岁尾的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以下简称亚市)。在寒冷的朔风中,各种品牌汽车呈纵队排列,迎接购车者的检阅。记者沿着路边的专卖店一路逛去。

  逛了一圈后,记者在一家汽车专卖店里碰上了来自中关村的张春,他是从日本回来的“海归”,正准备购一辆适合自己的车,接连走了几个专卖店,张春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向记者道出自己的疑问:在国外开某品牌的车,感觉很舒适。但国内同样的品牌车型,试起车来感觉就是不太一样。具体哪里不同?对于记者的追问,张春迷惑地摇摇头说:“不太清楚。”

  张春在日本时开的是一辆日产丰田霸道,从车型、性能及舒适度上都感觉非常好。所以他在亚市也想购买一辆丰田车。然而看了几辆国产丰田,也试过几次,总令张春感觉不对路。咱们国内的路况环境并不比日本差,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这位消费者的感觉没有错,对个中原因说不清楚也可以理解。”几日之后,在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一隅,记者邂逅一位曾在某合资公司售后服务部工作的员工周志国(化名),经过一番盘根问底,周志国终于说出内情:“在进口霸道(PRADO)车上,装有VSC(车辆稳定控制)、TRC(牵引力控制)、BA(辅助制动)等系统,但在国产丰田车上一个都看不到!霸道车在咱们国内就是这样‘霸道’。但外界人士知道内情的并不多。”

  类似霸道这种“缺斤少两”的现象,在车市上其他某些品牌车型中也能看到。

  生产商与销售商合谋

  同样的品牌车型,一个是原产国生产,一个是中国生产,在性能配置上却有很大差距。同一品牌,国外的价格远低于国内。在此,质量价格呈反比,国产车质量并不比国外同品牌车优良,但价格反而比国外车高。针对这种现象,销售商是否知情呢?记者做了随机调查,在亚市几家高档车专卖店,几乎所有销售人员对于记者的提问都持肯定回答。一位销售负责人说:“连自己的货都不了解,还在这里卖车?”

  那么,销售商是否会把这些实情告知消费者?在亚市内外,记者再次作随机调查。但对于这项有可能涉及业内秘密的调查,许多销售人员都笑而不谈。记者先后共调查了30多个销售人员,仅有10位给以配合,在这10份有效调查中,有2位表示说会主动告知消费者。

  有3位销售人员表示,如果购车者询问相关情况,他们会如实告知。但他们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有些事情不方便告诉消费者,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购买倾向。

  而另外5位销售人员则表示他们不会告诉购车者。“这会影响我们的销售业绩,我们现在的销售压力很大,车市都知道不很好,买卖能做一份就尽力去做。”

  找消费者做调查相对要容易一些。对于同质不同价、质量价格呈反比的现实,在记者调查的20位购车者中,只有3位表示知情,听说过这种现象但不十分清楚的有6位,他们大都是因为准备购车,而刚刚向有经验的车友请教得来的。而其他11位消费者则根本没有听说过。按比例计算,分别是15%、30%、55%。

  一位准备购车的消费者在了解情况后,情绪有些激动:这说明销售商侵犯了我们的知情权。既然同样品牌的车型,进口车与国产车存在如此大的差距,销售商就应该主动给我们介绍情况,然后由我们来做决定购买与否。

  借我一双慧眼吧

  就在记者全力做市场调查时,一则新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报道称:锐志21.38万元的基本型,没有真皮座椅,没有天窗,CD也是单碟的;24.8万元的主力车型2.5V,也只是多了真皮可调方向盘、真皮加热座椅、氙气灯、定速巡航等,单碟CD换成多碟DVD,而这些配置对于其他品牌而言属于标配范畴。据悉,锐志的日本对应车型Mark X,其基本型的配置高于基本型锐志,而价格却只有23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7.08万元),中日价格差价达4.3万元。因此该报道认为,买国产锐志的钱足以买辆进口Mark X。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列入记者调查范围的7种车型,与进口同型车配置基本相同的仅有一款车,仅占14.3%。

  无独有偶,记者获取的一份最新“部分国产车型海外报价”显示,国外车价普遍低于国内。

  对于同质不同价,业内人士如何解释呢?针对一汽丰田中日版锐志价格相差4万余元的报道,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法长于2005年12月初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了专门解释。他并未否认中日版锐志车型的价格差距,表示关税和产销规模是产生价差的主因。“每个产品都有一个经济批量,在同一个采购和生产平台上,一个产品生产不同的量,所需要的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数量太少就难免高成本运作。”

  而面对部分国产车型海外报价所显示的国外车价普遍低于国内的现状,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对此的解释是:“中国的车价与国外车价包含的内容不一样。”他也特别提到了关税因素。目前,我国整车关税为30%,汽车零部件关税为13%;自2006年7月1日起,我国的汽车关税将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

  作为一个熟知内情的业内人,周志国认为:“有人说日本车便宜,那是在国外!但是在国内就是另一番情形,即使广汽和丰田谈成了在广州产佳美,也不可能卖到这么低的价钱,如果可以,技术含量绝对低下。”

  业内人周志国告诉记者:“现在车市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同质不同价,同一品牌,国外的价格远低于国内的;而另一个问题是既不同质,又不同价,质量价格呈反比,国产车质量不比国外同品车优良,价格反而比国外车高。”

  从记者的调查情况来看,销售商会主动告知消费者实情的占20%,不一定会告知的占30%,不会告知的占50%。而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只有15%的消费者对车市内幕比较了解,30%的消费者只是临时抱佛脚,即便对同质不同价等现象有所了解,也只是知其皮毛罢了。而55%的消费者则对此一无所知。

  一方面是占一半的销售商不愿让消费者知道实情,一方面是一多半的消费者不知道实情。如此构成了当前车市的“雾里看花”的现状。北京理工大学汽车专家林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汽车生产商与销售商的诚信度存在严重的缺失问题,如何促使销售商诚信销售,使消费者更好地拥有知情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中之重。针对生产商在国内对同一品牌车减少配置的现象,林逸指出:购买与否,最终决定权在消费者手中。但这55%的消费者很有可能在“无知”中无畏地上了贼船,等发现后悔已晚矣。

  “当前我们可以通过舆论来揭露生产商与销售商这种‘合谋’,最大程度减少消费者可能受到的伤害。同时,也希望我国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另一位汽车专家王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指出:“消费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分辨能力,用一双慧眼去挑选适合自己的车。”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