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杂志》第五期--从未如此宽敞(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14:19  汽车杂志
《汽车杂志》第五期--从未如此宽敞(图)

《汽车杂志》第五期封面

  从未如此宽敞--东风日产TIIDA

  未想过日产与雷诺的合作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1.6升家庭轿车各方面性能都平衡得如此理想,甚至都有资格跻身同级较高水平。然而TIIDA给我印象最深的肯定是,让你未曾想过如此宽敞。

  很直想认识一下TIIDA,一来它比较新,去年底才开始在日本推出,港澳市场也才刚刚发售;二来它比较热,港澳台的车迷和用家都在追捧它,当地论坛上都在谈论它,包括两厢的TIIDA和三厢的TIIDA LATIO;还有引人注目的是TIIDA在雷诺的影响下造型比较“怪”,完全不同过往日产车的设计风格。

  非常年轻

  东风日产用“非常体验,非常颐达”来形容它的三厢新车,但初见TIIDA,我倒觉得它“非常年轻”,令人眼前一亮!虽然在日本车厂中,日产是一向比较注重创新造型设计,例如当年的蓝鸟就趋向跑车化造型,有别于中规中矩的佳美,但这还是无法令人相信这是日产工程师的独自功劳,因为日本人还不至于这么大胆去打造一辆新车的外形,这一般是法国和意大利人才有这样超前思维。不错!答案来自法国,熟悉法国车的朋友一定觉得两厢TIIDA很象雷诺Megane II,只是前脸引入了天籁和Fuga等横向格栅设计,但即使这样,TIIDA设计风格也完全不同于日产旗下的任何一辆车,包括历史上的。

  TIIDA不是一辆纯粹的日本车,因为日产与法国雷诺的关系,造型上它是揉合雷诺大胆设计和东方工程师保守严格设计的结晶,在一些细节上TIIDA比Megane II收敛了许多,例如尾部曲线。但在内饰上TIIDA却发挥日本车精细造工的优势,这比粗心的法国人要更有优势。其实TIIDA的平台是雷诺与日产共同开发的,包括几款先进引擎,两个品牌将有多款新车型是采用这个新底盘。得益于国内外法规的不一样,以及国内车主较为喜好大排量引擎,国产TIIDA引擎是一副技术含量完全与国外1.5升HR15DE相同的1.6升HR16DE,功率和扭矩输出稍有提高。

  国人普遍喜爱三厢,但又很抵触厂家画蛇添足般的把两厢改三厢,但东风日产首先引进三厢的TIIDA却完全不是这样,国外和港澳市场早已有两厢和三厢两个版本,两厢是趋向运动化,三厢的文质彬彬,同样受到追捧。

  宽敞的法宝

  试车前厂方人员谈到TIIDA的内部空间,后座空间可以媲美高级豪华车天籁,我们对此轻轻一笑,毕竟这是一辆1.6升级别轿车,夸张了。但当我拉开宽厚的后座车门时,“哗......",嘴巴真的很久合不起来,TIIDA的后座真的很象天籁,其颜色是天籁那种奶黄的色调、真皮是软绵绵的感觉。赶快坐进去,发现大腿承托力和天籁差不多,最主要的是脚下空间和头顶空间之大,脚下空间表现为数字就是653mm,绝对是天籁的级别。只是TIIDA没有天籁宽厚的中央扶手和可按摸设计座椅,还有就是车身宽度比天籁的要窄许多,坐久了就能试出和天籁差别还是很大。

  我们试图找到TIIDA设计的奥秘,不可能在完全没影响前座空间的前提下,后座能有如些宽敞。下车环视TIIDA,发现车身设计比较特别,前后悬都比较短,引擎舱和尾厢显得特别短小,最大限度榨出乘员舱的长度,当我们知道TIIDA的设计思想是“机器占用空间最小化、人员乘坐空间最大化”时,就明白TIIDA设计手法非常类似本田飞度。TIIDA的法宝之一就是拉长轴距,足有2600mm的长度;法宝之二就是凭着引擎舱短小的优势,把前座踏板尽管移近前轴,后座位置尽量拉后,这样TIIDA车厢内达到了1836mm的超大有效空间,是同级之最;法宝之三就是加高车身,虽然TIIDA的座姿较高,但车顶更高,因此驾驶TIIDA的感觉不像普通轿车,倒像一辆小型MPV或RV。

  驾驶一辆内厢宽敞的轿车,还是国内很多车主的希望,甚至为此放弃很多“驾驶者之车”的选择。足够的后座空间好处是显然的,一家大小可以轻松出游,作来商务使用时也不会因为空间太窄而影响客户的心情。TIIDA高达467升的尾厢容量也是引诱别人购买三厢轿车的原因之一。

  同级出色配置

  又到数配置的时候了,通常这些工作都是试驾豪华大轿车进行的,例如上个月我们就在北京数了丰田皇冠的配置,但我们没想到TIIDA也要这样数。厂家给我们提供的是最豪华的1.6JS AT版本,还把一大堆选装设备统统塞到TIIDA的车厢内。

  试车是在厦门环岛公路上进行的,车队刚进入隧道,HID自动开闭氙气大灯就亮了,明晃晃地照着空旷的隧道路面。停车输入NAVI卫星导航的目的地,熟悉的语音提示声音和地图又在出现,据说这套系统与天籁、皇冠的都是同一公司开发,怪不得那么熟悉,对于这套系统的强大功能我是深有了解,我们曾在在北京的胡同,或是有称“全世界最复杂交通”的广州多次考验它,即使面对众多“红灯不能右转”路口也难不倒它,厉害!当挂上倒档时,6.5英寸的触摸式多功能液晶显示屏就变成了倒车影像监视系统,我最喜欢上面的刻度显示距离设计。

  坐在TIIDA的空间里,真的很令人有坐天籁的感觉,中控台一片式大面积木纹饰板横跨其中,这明显是天籁家居设计的元素。日产车在车厢细节处理上很有一手,把看得到、触摸得到的部件都做得非常出色,前后座手枕、车门扶手、杂物箱上部、车门内侧和车顶棚都采用质地柔软的材料,豪华的感觉诨然而生。我曾花了一个下午时间来寻找做工上的不足,最后都是失败了。停车拍摄时我会把一大堆镜头和配件放在后座,TIIDA宽大柔软的座椅设计给我很大方便。

  引擎高度宁静

  有人说日本最好引擎来自本田,其实应该是每家车厂都有自已的独步技术,而近年日产的VQ系列引擎就比较深得人心,例如装备在天籁上的VQ35,宁静得让对手心慌。关上TIIDA车门,口袋中的智能钥匙已经把点火系统待命,不需要插入钥匙,轻轻旋转钥匙座,先是接通电源,接着就是一阵起动马达的响声和震动,马上就安静下来,怠速时天籁般宁静效果再次出现。如此表现,虽然之前试驾皇冠和天籁等车时已经打了多支预防针,但以前那些都是豪华轿车,而TIIDA仅仅是一辆1.6升级别。

  轻压油门,引擎转速马上有反应,而引擎声浪只是稍稍上升,接着车速很快上到40公里/小时,日产的工程师用聪明的四速自动变速箱小心地压制着引擎再往高转攀升,2500转/分时就开始换档。宁静引擎加上优秀的车厢隔音,引用同车人士的一句话:“真的不像1.6升的轿车。”但如果TIIDA的HR16DE引擎有天籁那么表现,那么厂家何必开发VQ35?我们试着把油门压到底,1.6升引擎开始露馅了,伴随着“轰......”声浪,HR16DE马上的冲过4000转/分,再看看车速表,已经破百,毕竟这还是一副1.6升的引擎。但稍一收油,引擎马上静下来,其实只要车速不超过120公里/小时,引擎的宁静表现还是在同级对手之上。

  TIIDA定位是宽敞的空间和舒适的乘坐感受,按常规这样轿车引擎不至于如此活泼,油门延迟应该比较明显,但TIIDA完全不是这样,引擎低转反应之活泼令人很奇怪。日产与雷诺联合开发的HR16DE采用了如同VQ引擎同样的法宝,轻量化和高精度。全铝质引擎减少了各运动部件运动惰性,而应用航空科技的缸体真圆特殊加工精度是VQ35都没能够应用,保证了引擎的运转顺畅,而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扭矩输出。

  在厂方提供的资料上,自动档TIIDA 的油耗是6.0L(90km/h),是非常出色的数字,虽然实际城市油耗肯定不止这个数字,但做工精良的HR16DE,低转扭矩输出顺畅,加上和变速箱配合出色,即使是以100公里/小时巡航,引擎转速也在2500转/分以下,这样要做出理想的油耗数字并不困难。

  操控轻巧

  历来注重家庭使用的轿车,操控特性都是偏向舒适,TIIDA也不例外。事实上开TIIDA是非常容易开的,油门踏板和方向盘的力度是稍轻的那种,转向灵活,进出停车场或在混乱的城市道路行驶就最合适不过,我们拍摄时也可以开着TIIDA方便地躲避树荫下斑驳的阳光

  TIIDA车身较高,加上偏软前麦弗逊悬挂,后扭力梁的设计,也不是偏向操控性能的配置,于是试车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避免作激烈运动。TIIDA的悬挂真的很舒服,在路况好的柏油路行驶,大部分的路噪和悬挂动作声音都被滤去,加上优秀的隔音,此时坐在后座睡觉就再合适不过。相信这种表现是与TIIDA悬挂采用脉冲控制减震器和轮毂轮轴一体化设计有关。试着把TIIDA前轮压向路肩,想像中的车身弹跳并没有出现,前轮把路肩上鹅卵石的分布情况都清晰反映给驾驶者,路感没有一些日本车那样的虚无。速度加快后过弯时发现,原来担心的车身过分倾侧并没有出现,原来这是悬挂加进了拉伸阻尼弹簧,有效地阻止车身进一步倾侧。

  其实想深一层倒不奇怪,TIIDA与雷诺Megane II共用底盘,而法国车是以操控见长的,虽然两者的悬挂设计不一样,但底子是相同的,日本的精细造工加上法国的底盘技术,配合指向准确的转向,加上反应迅速的引擎,TIIDA竟也能运动一把。

  是否阳光之后

  本是同一个级别,但厂家认为TIIDA与阳光这两兄弟却有很大的不同。国内新改款的阳光造型虽然已经向年轻化靠拢,但仍旧属于中规中矩的车型,其配置的2.0升SR20排量和功率较大,但型号稍旧,因此阳光定位只要是吸引传统的国内用户。

  而TIIDA就完全不同,一切都是全新的,从大胆年轻的造型、底盘、革命化的高车身大空间设计,以及先进的HR16DE引擎,而TIIDA的命名就是缘自英语单词“tide”,原意为潮流、趋势之意。显然,TIIDA是为年轻人准备的。

  Text/Photo:阮锦程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