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辆黑色的广本雅阁面前出现那条可怜的狗的时候,之后的一切都已经被摆在一个充满了预设和偏见的语境当中。
关于媒体
媒体作为载体首先出现在事件当中。现场的照片首先出现在网络上,注意,这几张照片成为了后来许许多多话题的主要支撑力量。为什么会是网络?这很重要。时效,空间和时间决定了这一切。传统的电视和纸面媒体因为在空间(容量)和时间上的劣势在这一刻不经意地成为了预设的充分条件,这个预设就是:广本的公关能力使消息的传播受到了限制。在一些报道这一事件的媒体中都不难发现这样的暗示。
比如《东方早报》中的陈述:
“迄今为止,在国内的各大媒体上,除了浙江杭州本地的媒体集中报道之外,外地媒体见诸报端的只有寥寥数语。各大媒体如此淡化处理“婚礼门”事件,使得网络媒体以及四大门户网站的BBS论坛成为谈论此事的主要途径”。
“东方早报:你是何时知道杭州雅阁撞车事件的?
陈先生:大约在28日才知道。各大媒体上几乎都没有这件事情的报道呀?我觉得很奇怪。后来通过朋友提醒之后才知道。我后来在网上搜索的时候,才发现一条不起眼的关于这个事件报道的新闻”
为什么其他媒体没有报道?大家似乎都陷入了一个预设——媒体必然要报道。这个预设成立吗?抛开广州和杭州的媒体,其他地域的媒体必须满足这样一个诉求吗?全国每天发生的交通事故数以千计,其严重程度不一,车型相异,难道某个地方的一宗骇人听闻匪夷所思的事故都要上报上电视,暴露于全国观众眼皮之下?(上网似乎是必然的事情,现在的门户网站上的新闻无奇不有)。我认为对交通事故的报道地域性非常明显,一个成都人似乎不会对发生在沈大高速的某起事故感兴趣,其媒体不加报道也似乎在情理之中,更何况是寸纸如金的纸面或者电视媒体。当然,参与报道的也不乏一些小众媒体的报道,(链接于263——民主与法制时报《广本雅阁遭遇血色"婚礼门" 车祸引日货质量争议》)我不知道这样的报道是否属于新闻垃圾:煽动性的题目+不停的“据了解”+以及最后最为垃圾的一段网友言论(里面还有诸如“前轮盘式后轮鼓式”这种不加辨别的发言)。
关于驾驶员
网络报道成了主力,各大门户网站的报道各出奇招。Sohu的专题以类似表象的事故作为比较对象,从人的角度进行了报道。这样的一个专题招来了另一个网络对手263的质疑甚至于谴责。
263质疑:[1]既然是说杭州雅阁事件,为什么没有原始的杭州媒体的文字报道和图片?[2]事故发生要考虑驾驶员、汽车和道路三方面因素,而汽车的因素是三因素的重中之重,为什么搜狐汽车频道只单单提到驾驶员的因素而避讳了另外两个因素?[3]对于这起事件,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这个车为什么会断裂,搜狐汽车频道在头条的位置放这样的专题,为什么又规避了这样的核心焦点问题?“雅阁折断,给谁敲响了警钟”难道只给驾驶员敲响了警钟?这样的报道是全面客观的吗?!
“对于广本雅阁撞成两截的事件,其实争论的焦点并不是驾驶员的因素和道路的因素,而是集中在几个问题上......”
为什么不是驾驶员?为什么不是道路因素?
又是一个预设:汽车的因素是重中之重,所以大家要关注的焦点是车。为什么汽车的因素是重中之重?交通部在对2004年的交通事故情况中告诉我们: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超速行驶、占道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的交通死亡事故比较突出。2004年,因机动车驾驶人过错导致交通事故465083起,造成93550人死亡、435787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89.8%、87.4%和90.6%。这一系列数字使263的质疑Sohu的根据非常成疑。退一步说,从报道的层面来讲,Sohu选择人作为其重点,和263选择车作为重点,性质一样,为何会引来指责?263的动机是什么?仅仅只是一条错误的根据吗?原谅我给出的暗示。
从这个角度来说,将车速减慢要远比在设计中增加安全系数有效而且直接得多。强调人的因素似乎更为合理。
从媒体中我们除了看到对事故的客观描述以外,看到的更多是来自各方的评论和论点。绝大部分是针对车的,而这样的攻势和诱导使大家的注意力完全从驾驶员和别的因素上移开了,车仿佛是孤立的。
还有,怎么没有人去问那条狗是从哪里跑到高速公路上来的?
关于车
遗憾的是,针对车身结构的论点并没有给我这样一个对车身制造相当业余的人士基本的说服力,更多看上去只是一家之言,譬如这位车身技术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车身技术中心储国平博士。“储博士:在我来看,具体原因很难判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次轿厢断裂,肯定和设计以及制造质量有关。而且很明显,断裂的部位在轿厢前后钢板的焊接连接处,能不能断定焊接质量我不能肯定,但是作为主要缓冲以及吸能装置的轿厢侧围没有起到作用,我觉得非常奇怪。”不知道储博士的这个判断当时是基于多少现场的数据和相应的理论(至少我在各方报道中没有看到),不知道看到现今的调查报告他会作何解释。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并没有错,只是作为专家,是不是应该表现得更professional一点,与其去下一个结论,不如多分析几个可能性。最为可怕的是,很多媒体在引述百家观点的时候,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套用了另外一个,也就是事件中最大的预设——责任在广州本田雅阁。
关于责任
上面的预设使很多文章动辄言及‘召回’,无形中假设似乎已经成立了。甚至有的人还提出:
面对如此这般“特殊惨祸”,广州本田在国家相关技术部门的事故检测鉴定报告没有出来之前,你们是一种什么态度,为事件中的当事人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可以称得上人道主义的举措?
理由何在?人道主义似乎被滥用了。卑鄙一点地想,真的有所渭人道主义,会不会又被媒体误读为收买人心,意图私了?
关于报告
当报告最终出炉,很多人的期望值(广本雅阁有缺陷)先落空,然后又获得了另外一个兴奋点(这个结果是不真实的)。这又陷入了另外一个预设:调查报告由广州本田操控。在这样一个预设中最为痛苦的可能是出具报告的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
遇难者家属的律师最让我不可思议——“事实胜于‘鉴定’!”。这显然不应该出自一位律师之口——崔永元和司马南告诉我们:眼见并不为实。其提出的理据并不充分。我想在下一轮鉴定的时候完全可以给他回答了。
关于感情
又是这样一个让中国人热血沸腾的时刻,本田这两个字给了那个最大的预设最充分的理由。很多人开始条件反射式地开始思考:为什么折断的是本田车?甚至于根本无法再去想更合理的问题——车为什么会折断?甚至于有的已经想当然地认为欧美车是不会折断的(然而sohu专题里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极端的则认为车是不可能会折断的。于是‘钢板’这个已经被扔到口水里泡了一万遍的话题又被扔进去第一万零一遍。其实‘钢板’的潜台词大家都很清楚。为什么大家都不惮去做最坏的假设?为什么大家都会宁愿相信雅阁是被偷工减料的?有没有人就这样一个问题去做一个专门的调查,给我们翔实的数据(我至今没看到过,只是不停的‘听说’)?即使是《汽车知识》这样号称专业的杂志,打着‘技术剖析’的旗号,还会用这样的语句:
其次,某些日本企业对待日本人、欧美人和中国人是有区别的。人所共知,某些日本企业把最好的产品留给本国人用,次一等的产品出口到欧美,最次的产品运到中国。
人所共知?
这样的话语应该出现在一家专业媒体上吗?即使有这样的企业,但是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企业。这样的论述除了给人无限暗示,还有什么?
还有那些价格的对比,为什么在中国的车要贵?。反过来我要问为什么在中国卖车就要便宜?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而厂家没有按照消费者意愿定价的义务。对所有这一切的预设就是那两个字。当事件与这两个字联在一起以后,所有一切都被无限放大了,所有疑问的提出都似乎无需理由。
悲哀
经过众多舆论和煽动性的判断之后大众的期望已经偏移了公正的准线,大家都期望能够得到一个广本雅阁是设计或者制造问题的结论,然而又经过另外一种媒体煽动和偏激歧视性的言论,大家又开始预设调查结果的不公平。最后发现现实与主观的设想确实存在差距以后,开始了新一轮的误判。
怎么样的结果才是可以接受而又被认为是有‘说服力’的呢?显然部分人已经在一开始就已经把判断的基准设在了基准的某一侧。
这是悲哀的,到最后没有人去看一下自己的判断基准是否设定得正确,而是拿着这把本来就是弯的标尺去丈量,要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除非被测量物也是弯的。
(作者:新浪网友 rx_honda)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