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专访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高旭
文|杨琳桦
尽管去年中国汽车的产量历史性地突破了500万辆,但各大汽车厂商必须面对的一个尴尬局面是,他们的库存也在随着产量一同增长。车市的低迷已是事实,对曾经在车市火爆期大举投入的国内外汽车厂家来说,如何判断200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汽车市场的状况,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全球财经观察》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高旭先生。
《全球财经观察》:2005年中国的宏观形势,是否会导致汽车企业继续库存增加、利润下降?
高旭:经过去年尤其是去年下半年汽车整体销售的下滑,今年国内汽车企业不会再出现大幅库存的增加,但在利润上会受到影响。事实上,中国一些小车型降价空间已不是很大,而一些中、高档车型还有一定降价空间,比如今年年初,宝马已开始降价,所以压力主要在中、高档车型上。
《全球财经观察》:那么,2005年中国的汽车企业是否会存在资金吃紧现象?
高旭:汽车企业的资金很大程度上靠上游供应商周转。只要整车企业没有大量成品库存,资金链应不是很大问题。但资金吃紧现象可能会发生在一些希望做自主品牌和研发的汽车企业上。因为建立自主品牌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在这方面的投入短期内不会有很多经济效益。
《全球财经观察》:如果2005年的宏观形势和汽车工业存在背离,是否可能会逼迫国内一些汽车企业去上市融资?
高旭:现在的汽车企业如果为上项目融资,基本不可能。两三年以前,资本市场有过一股中国风,但现在即使是大型的中国企业上市,投资者也会审慎对待。我想,国内的很多大型国有企业上市,主要目的可能不是为募集资金,因为银行借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目的更多可能是为了通过上市改进管理机制和薪酬机制,并吸引人才。
《全球财经观察》:如果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全球的汽车企业会否向中国转移产能?
高旭:事实上,资本市场对汽车产业并不看好,因为它的产能一直在过剩,而且除了丰田和宝马几家极少数的企业外,全球的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商基本上一直在“破坏价值”,他们的投资资本回报低于资金成本。但他们的产能基本上不会因此转移到中国,实际上不管欧洲、美国还是日本,国内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问题,或者还有法规和工会等其他一些原因,很难说把这些工厂都关掉,搬到一些低成本国家。
《全球财经观察》:你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中长期形势如何看待?
高旭:我很看好,中国汽车产业在未来五到十年间还会高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按照中国周边国家如日本的经历,日本从1960年代至1970年代,其国内轿车的年增长率接近30%。中国未来的十年可能达不到这个水平,但要达到15%至20%还是有可能的。当时的日本在国民经济水平和产业发展形势上与现在的中国尤其是中国的沿海地区存在可比性。
《全球财经观察》:中国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空间?
高旭:是的,因为对中国来说,轿车也是一个消费品。消费品最大的一个促进增长因素还是国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按照现在中国居民的收入状况,中国目前的汽车消费并不是很成熟。街上跑的车都属于中、高档车型,而其实在欧洲、日本等绝大多数国家,看到的会是一些小型车。所以,现在中国购车的还是一些收入不错的中高层阶层,现在还很难说汽车已真正进入中国家庭,只能说汽车已经进入了一小部分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