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产能过剩而言,从2001年至2003年的增长率来看,各厂家制定的产量并不过分,谁又敢冒整个产业增长50-70%,而自己却只增长10%的风险呢?
但汽车工业在2003年过热迹象已经显现——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销量高达444万,跃居世界第四,然而这个400多万辆却是由100多家整车厂生产的,不及丰田一家公司(近700万辆)的产量。从生产厂家而言,中进入真正竞争的时代
国汽车生产企业尚不具备优势竞争力。
另一方面,各个行业都到汽车行业来掘金,据工商部门统计,仅今年1-10月,中国就增加了3463家注册经销商。仅以北京一地为例,在建的汽车交易市场多达22家。
当吃蛋糕的人以数倍以上的速度增长,而蛋糕却只是以二位数增长时,泡沫就产生了,泡沫的消失只是个时间问题。
从总量上看,中国依靠个人信贷买车的人尚不足总量的25%,不应夸大信贷在这次市场逆转中的作用。
当我们将几种合力综合起来分析时就会试图理出2004年市场逆转的大致脉络。
经过三年的近乎翻番的增长,市场已经耗尽了相当多的能量。但此时各整车生产厂已经将产能调至最高,为了加大自己的竞争力度,各厂纷纷扩大销售网络。销售网络数目的增长使得销售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此时,信贷的紧缩使销售商的经营成本增加,客户数量下降,为了生存,销售商率先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降价政策;当这种销售压力上传时,各生产厂为了市场需要,也为了企业生存,必须降价。
在这种市场供大于求,经销商狼多肉少的局面下,降价一旦开始,谁都无法遏制,谁都无法躲避。越降价、越持币待购;越持币待购,越得继续降价。
市场之手一旦开始发挥作用,何时停止,就像何时开始一样神秘难测。
市场之手开始发挥作用,体现出来的是竞争。
可以说,2000年前的中国汽车业,是政策主导下的圈地运动,是各汽车巨头施展各种手段在中国买“门票”的过程。而2001年到2003年,则是一个汽车业“虚胖”的阶段,个人购买量释放,市场井喷,所有参与其中的,无论公司大小、管理水平高低、无一不争得一杯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