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跨国巨头逐鹿中国车市 德国抢先机他人不甘落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16:34  《环球》杂志

  “能与美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王国相匹敌的汽车市场,除了中国以外,今后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日本某主流刊物最近对中国汽车市场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环球》杂志记者/张毅

  近几个月,不断有跨国汽车企业的高层人士跑到北京,拜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重大投资项目的副主任张国宝。令张副主任吃惊的是,这些企业的胃口非常大,一开口就要在中国投建年产30万辆甚至50万辆的轿车整车厂或汽车发动机厂,还要求独资兴办。张副主任不得不给他们做工作,劝他们稳妥一些,开始规模不要太大,最好还是合资,哪怕控股也行。

  世界最后的汽车消费市场

  其实,跨国汽车巨头们这样做,也是为了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迈入汽车社会的门槛。尽管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还不到全球汽车产销量的十分之一,但最近几年全球汽车产销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中国,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如此。中国的汽车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只有区区14.9万辆。1984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260.41万辆,千人汽车保有量2.5辆。260多万辆汽车,90%以上姓“公”,私人汽车一共只有17.35万辆。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产量和汽车保有量也迅猛增加。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001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34.2万辆,其中轿车产量为69.5万辆,在全部汽车产量中所占比例不到30%。

  2002年,国内汽车产销开始出现“井喷”。当年汽车产量一举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325.1万辆,较上年增长38.8%。轿车产量更是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达到106.24万辆,增长了52.84%,轿车比重达到32.7%。进入2003年,“井喷”行情得以持续。

  商务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汽车2004年总产量预计在500万辆,增幅13%左右,其中轿车240万辆,增长16%左右。这将使中国汽车产量实现连续4年每年上一个百万级台阶。这一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

  2003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有专家预计:如果不出意外,中国汽车需求量将在2005年超过德国,到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有望达到1700万辆。与美国汽车消费市场规模相当。

  2002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首次超过2000万辆,2003年达到2400多万辆,但千人汽车保有量不足20辆。即使在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北京市,千人汽车保有量也只有100多辆,与发达国家600辆的水平相差甚远。

  作为消费品的私人轿车保有量更是少得可怜。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超过1200万辆,其中约35%是货车。65%的私人客车中,还有相当数量用于营运的大、中型客车和出租汽车,真正作为消费品的私家车不足600万辆。

  虽然现在私家车的数量还比较少,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迅速成长。有人预计,这个阶层在短期内可以达到3亿人,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汽车市场这块蛋糕如此之大,难怪跨国汽车公司的高层人士不远万里纷纷来到中国。

  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商务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在外商对华投资中,汽车整车的投资规模超过200亿美元。全球几乎所有汽车跨国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小轿车、SUV、MPV、轻型客车、豪华大客车,以及重型卡车等。此外,全球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大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

  在争夺中国汽车市场的角逐中,冷静务实的德国人占了先机。1984年,德国大众与上汽成立了合资公司“上海大众”,率先打入中国市场。

  一款“桑塔纳”轿车纵横中国20年,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车型。1992年,大众又与一汽成立了“一汽大众”,生产捷达轿车。南北两个大众曾经拥有中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现在仍拥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在跨国汽车公司中名列第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凭借着中国政府为平衡中美贸易顺差而作出的照顾,取得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短短5年时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就发展成为中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今年上半年,上海通用生产了119462辆轿车,销售了141349辆,产量名列第三,销量名列第二,占据中国轿车市场约12.5%的份额。

  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直至2003年才正式进入轿车市场。目前长安福特两款车尽管市场走势不错,但由于进入中国市场太晚,所占市场份额不大。

  曾经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两句广告词享誉中国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但是,由于长期秉承“只向中国卖车,不在中国造车”的战略,丰田在中国的影响日渐式微。为了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丰田先后与一汽和广汽建立合资企业,大举在中国造车卖车,争取拿到10%的市场份额。

  同为日本企业的本田汽车公司,把最好的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短短几年就跻身中国十大轿车厂家之列,今年上半年占据中国轿车市场7%的份额。随着今年年底产能达到24万辆,广州本田的下一个目标是10%的市场份额。

  日产、雷诺、标致-雪铁龙集团先后与东风汽车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销售乘用车和商用车。戴姆勒-克莱斯勒、现代、奥迪、宝马等也纷纷加大中国市场的开发力度,争取占领更多的份额。

  从6月份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车展上,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激烈程度。

  跨国公司布局中国车市

  今年4月以来,持续两年的“井喷”行情发生变化,连续4个月轿车销售出现回落。但跨国汽车公司的高层并没有因此不看好中国市场,反而抓紧时间在中国布局。

  6月23日,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在上海宣布:通用汽车亚太区总部将从新加坡迁至上海。通用中国公司表示将和上汽集团共同投资30亿美元拓展中国业务,将年产量扩大到130万辆。

  借温家宝总理访问德国之机,大众汽车公司总裁毕睿德表示,将注资15亿元人民币,在上海浦东建设大众汽车的第五家工厂。大众还将在未来5年再向中国投资53亿欧元,力争在2008年前将其在中国的年均汽车产量提高至160万辆。

  6月28日,雷诺公司宣布与东风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从2006年开始生产中级轿车,将形成年产30万辆的生产能力。

  7月23日,从没到过中国的福特公司二把手、首席运营官兼汽车事业部董事长吉姆·帕蒂拉专程来到南京,参加长安福特整车制造厂落户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签字仪式。这是继生产“蒙迪欧”轿车大获成功的重庆工厂20万辆产能扩建工程后,长安福特建立的第二个20万辆整车工厂。届时长安福特的轿车产能将达到40万辆,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打下了基础。

  日产公司首席执行官戈恩先生顶着酷暑转了大半个中国,考察新生产线、讨论生产规划,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通过与东风汽车公司合作而进入中国市场的标致-雪铁龙集团,目标是把汽车销量由2003年的约10万辆提高到14万辆,并实现年产30万辆的目标。

  丰田公司计划将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2%提高到2010年的10%。到2005年,丰田在中国将拥有年产近30万辆的生产能力。2006年,丰田与广汽合资建立的公司投产后,丰田在中国的汽车产量有可能达到50万辆,可与其他汽车巨头一争高低。

  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汽车制造企业,韩国现代集团最近宣布,2007年前对华追加投资7.4亿美元,在北京建立第二家产能30万辆的工厂,到2008年实现产销60万辆。

  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跨国巨头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企业,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跨国公司通过合资合作,已占据中国轿车市场80%的份额。中国汽车特别是轿车市场的竞争,实际上仍然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有专家认为,在中国汽车已经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除了汽车的质量、性能,最重要的就是品牌竞争。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反映了产品质量、技术、信誉和售后服务,是一个产业价值链中最高端和最核心的东西。跨国汽车公司的竞争,将使中国汽车制造者和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巨大影响力。

  国内汽车企业在与跨国汽车公司的合作中,将学到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营销理念。对于中国的广大汽车消费者来说,充分的竞争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编辑:苏雨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