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车市:跨国公司的“新诺亚方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 10:29  中国经营报

  伴随着价格战的持续升温,国内汽车市场却在转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头5个月产销量居于全国前十位的内地主要轿车生产商,与去年相比,无论在市场占有率、产销率方面均有所倒退。

  从市场数据看,今年将是中国汽车业的“小年”,市场增长速度将会显著放缓。由于宏观调控等多因素的影响,今年汽车市场偏冷的情况将至少延续到今年底。不过,与市场转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外资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投资热度依然不减。

  通用汽车前不久表示,未来3年,通用汽车将与战略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全面推进在华业务发展,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并且最近还决定,把亚太区总部从新加坡搬迁到上海。大众汽车也曾表示,到2008年,大众汽车对中国的投资将达到53亿欧元,在中国的产能将从目前的80万辆提高到160万辆。丰田表示,今后将以每年1款的速度在中国市场投放新车,在2010年达到10%的市场份额。这种投资态势所确定的基本格局是,外资正在加大进入中国,以尽可能在这个最大的新兴市场中站稳脚跟,争取市场份额。

  不过,笔者也注意到有人在担心:未来外资会不会从中国撤出?上个世纪末,美国、德国、日本的汽车巨头相继在南美洲投资建厂,从1995年以来,仅投资于巴西的汽车资金就超过了300亿美元。如今,随着南美各国经济衰落及其他因素,跨国公司纷纷把投资转移到亚洲国家。巴西的汽车产能达到每年320万辆,但年销量仅150万辆。

  笔者看来,这种情况在中国出现的可能性不大。我们要看到,中国市场与上述任何一个新兴市场都不一样。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不仅有廉价的劳动力,还有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这是任何一个外资汽车厂家进入中国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来看,中国经济至少能以7%左右的速度维持20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人民的收入水平被长期看好。因此,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有着强劲而持久的支撑。对这样一个市场的价值,外资在经过了多年的犹豫和观望之后,已经有了充分理解,因此它们不可能不从战略上进行长线考虑。

  基于这种判断,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中国延续稳定、开放的发展态势,外资汽车业整体上对中国的投资将会逐渐增加,中国市场将不仅被看作是生产车间、装配生产线、消费市场,还会逐渐成为区域总部运营中心、区域研发和设计中心。外资在中国的“本地化”和机构的“多元化”将成为趋势。

  至于外资进入的具体形式,这与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今年出台的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外资在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由于汽车产业在中国的支柱性地位,这种合资的政策将会长期坚持下去。因此,外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走合资这条路。到目前为止,汽车业内的中外合资,还算顺利,极大地繁荣了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外资不太可能踢开合资来搞独资,而中国也能够以此来维护所谓的“产业安全”。

  既然是作长期打算,外资在中国的策略也应该是长期的。不论是价格、车型推出、技术转让、研发等,理性的投资都不会是一锤子买卖。外资是理性的,只有与中国市场进行良性的互动,才会获得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ANBOUND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高级分析师贺军)

(编辑:赵焕)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