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无论从市场、政策以及消费环境那个角度来看,2012年的中国汽车产业给人以乱象丛生、了无秩序之感。剥茧抽丝,盘点2012预判2013,新浪汽车总结10大问题,它们是纷杂跌宕的2012年炙手可热的悬疑,也是期盼明朗的2013待散的云雾。

    这一年,自主品牌生存发展受限,城市污染严重,有望重拳整治,中国车市并不乐观走向并不明朗,跨国公司中国策略谁主沉浮等问题都将留给2013年。

一问:合资贡献再掀激荡 自主考核会否生变?

2012:自主萎缩 政府倡导走出去

中国自主品牌在2012年跌宕起伏,绝大多数成绩不佳,整体下滑,市场份额萎缩,关于自主品牌出路喧嚣尘上,引起了业界对于自主与合资的大讨论。

2013:合资体系延续 自主考核有望重质

企业比拼自主板块,大集团自主扩容,合资企业搞合资自主,政府态度暧昧。如何看待合资与自主品牌,如何考核大国企自主…… [详细]

三问:车市欲破两千万 2013如何化解质疑的“伪增长”?

2012:微增长 还是伪增长?

显然,2012年库存让很多经销商压力非常大。据官方数据显示,全年中国市场销量在1930.64万辆,如果按此计算,全年产量有25%压在了经销商手中。

2013:化解“数”出多门 打破资源垄断

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并不是非常乐观,业界判断还是微增长,经销商与厂家的博弈有可能加深,但期望企业们做好库存预警。 [详细]

五问:豪强瓜分自主弱势 欧系掌局会否打破?

2012:德系风靡日系临颓 车企纷战乱局

无论乘用车还是轿车,中国汽车品牌虽然增长,但市场份额却在下降。中国汽车市场仍由豪强统治,尤其在中级、中高级和高档车及以上。

2013:法系和福特上升 日系翻身待考

如果预测的话,法系和福特上升,日系待考,自主品牌顽强生存,中高端产品会有突破,成气候还需时日。 [详细]

七问:扶持自主雷声大雨点小,政府会否有实质行动?

2012:自主增速缓慢 民族品牌复兴难

企业寄望政府支持,也并非保护落后,只是一系列举措仍需按照行业规律办,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不能排斥合资、外资的权利,打铁也需自身硬。

2013:公车采购 新能源补贴 一个不能少

百川归海,树立国人自己的汽车品牌,是一代代汽车人的共同宿愿;自主开发也并非只有“自己开发”一种模式,借鉴和消化吸收必不可少。 [详细]

九问:新能源低调前行 能否唱出“最炫民族风” ?

2012:蓝图面前 空前谨慎

本应再次掀起一场新能源汽车高举高打的革命,却发现行业展现出难得的冷静和理性,究竟是“弯道超车”后的回归,还是渐行渐远的无奈。

2013:打破地方垄断 加速市场化进程

只有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关地方实施鼓励行驶、在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给与新能源汽车“优待”。 [详细]

二问:产业混沌不明 2013大势可否转向?

2012:无秩序感 行业趋势不明

只有10家乘用车企业完成目标,企业竞争将是产业链整体的全方位竞争,2012年呈现出很多诡异的市场变局,行业趋势模糊。

2013:延续微增长 2014年被看好

延续低增长成共识,业界对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还是抱谨慎乐观,多数看好2000万辆的市场规模,但有人认为,2013同样是过渡性的……[详细]

四问:城市空气之殇 2013汽车该作何角色?

2012:污染严重 大城市病苛责汽车

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逼近两千万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激增,“拍牌”、“限号”、“摇指标”,成为缓解短期困境的无奈之举。

2013:综合治污 别让汽车成替罪羊

同时综合治理,要强调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同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油品质量,保持汽车升级排放进程。 [详细]

六问:车企新厂西迁 重组如何克服诸多矛盾?

2012:中西部建厂 车企布局后市

东部经济趋饱,中西部开发势盛,汽车企业扩产建厂随之向中西部转移,这个态势在2012年非常明显。

2013:抉择地方与全局 中央有望出重拳

中央要求如何与市场化的需求完全合拍,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兴盛,强弱车企都能完好生存的局面下,重组显然难度重重。[详细]

八问:自主品牌战略存疑 2013能否发酵破局?

2012:品牌战略调整 时机和实力存疑

品牌战略在2012年的自主品牌上,更多体现在多品牌的收缩与调整。

2013:把握时机与节奏 品牌建设出亮点

2012年,自主品牌产品力增强不可同日而语,接下来,就看他们对市场和品牌策略拿捏的准确与否,对产品与品牌的衔接是否顺畅到位。 [详细]

十问:汽车出口破百万 走出去能否“走进去”?

2012:乘用车出口攀升 结构凸显转型

随着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在汽车出口方面从贸易型转向投资型。

2013:稳扎稳打 避免悲剧重演

2013年,中国的汽车出口仍会保持较高增长,但数量的背后缺乏支撑“走进去”的关键要素,实现汽车出口方式从贸易型转向投资型,成本控制与规模效益双赢,实现走进去的战略转型。 [详细]

微观点:2012车市回顾与2013展望

姚利文的微博
姚利文的微博:合资企业产品价格与自主品牌已无缝对接,自主品牌曾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面临强敌,调整心态,从零起步,自我挑战,以国际水平,不断寻找标杆,超越标杆。要静得住心,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守得住阵地。要改变投机心态,扎实基础,要持续改善,精益求精,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
莫言清风
莫言清风:十家汽车企业集中度已经达到87%,并没看到中国汽车有多强,再提高3%也未必好到哪里!集中度与汽车强国扯不上本质关系。销量也好集中度也罢,都不是汽车行业做强的衡量指标。分析产品、质量、销售、服务四个满意度的差距就知道中国汽车做强还没有找到方向,这样的中国汽车强掩耳盗铃放到国际原形毕露。
叶文的一叶无话
叶文的一叶无话:汽车行业的经理人,在全球任何地方成功过,到中国都不一定成功?在中国不成功,到哪儿都没戏。
梅松林MeiSonglin
梅松林MeiSonglin:2013年我们汽车自主品牌可以定位为"强芯"年。"当空调开启后,发动机没力"几乎是所有自主品牌的突出问题,自主品牌的车主在这个问题的抱怨率是德系车的3.2倍。

微观点:2012车市回顾与2013展望

张耀东
张耀东:探讨个话题,2、3年内中国豪华车价格体系会不会有明显下调?按照奥迪预测,2015年国产豪车总产能将达到238万辆,25款国产车。这比目前大约翻了一番。豪车变红海了。
汪云青-1975
汪云青-1975:中国汽车行业对合资的依赖,连老外都看不下去了。福特前全球技术策略执行总监、现Automotive Insight总监Mike Thomas表示,中国若想真正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上的实力派,必须强化发展本土品牌,下决心摆脱合资依赖症。
周树远微博
周树远微博:“汽车三包”政策推出后,后续实施细则正在紧锣密鼓制定。核心人士透露,除了给予全行业将近10个月的缓冲期之外,还将额外给微面车型再增加一年缓冲期。
武常岐
武常岐:北京被雾霾笼罩,激起人们对于新能源车的呼唤。而在全球领先的电动车生产厂商比亚迪生产的e6全电动车却无法进入北京市场。甚至出不了深圳市。地方保护主义不仅仅是影响到中国领先企业的发展,更导致恶劣空气质量无法改进。
晨报唐华
晨报唐华:2012年前11个月乘用车7.3%和7.1%的同比产销增长为“微增长”的主旋律;预计2012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增幅在6.5%左右,而2013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增幅将在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