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刘小勇):非常感谢。咱们走出去的路是很遥远,但是要走得好,会走得快一些,这个其实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一个初衷,就是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接下来我们想请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宋健教授给我们谈一谈,就您所知的欧美汽车院校他们在产学研的合作方面跟中国的方式有没有一些不一样,他们有没有他们自己的一些什么特点?给我们介绍一下。
宋健:谈到产学研实际上也就是说,欧美他的大学以及企业,那么他所起的作用,实际上跟我们国家目前来讲还有非常大的差异,因为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大学基本上就是做基础研究的,把基础研究做完了,同时也做一些企业委托的这样一些课题,但是企业委托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基础研究,他把基础研究成果交给企业以后,基本上那些产品开发,其他的都是企业来做,我们国家目前稍微有一些差异,因为我们国家现在企业就是说差异很大,有一些大的企业,他们也可能技术力量综合来讲还可以,但实际上就汽车行业来讲,技术方面和国际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国家的大学相对来讲干起事情来,比起欧美的那些大学要累的多,他除了做了技术研究以后,一般企业都依赖你把这个基础一直要转化成产品,这个方面的话,而大学在这方面肯定有它的短版,他除了会做基础研究以外,做产品开发,以及在做什么市场,肯定是有他很多的弱点,因此就导致我们经常产学研就是停留在口头上,当然在中国的话还有个创新,叫做什么官产学研,还要把官也要把它拖进来,似乎要以官作为主导,最后来做这个,实际上就是说他弄出来的产品,似乎在市场上不一定很适销对路的话,希望靠官来推动,很多他实际上有这样的意味,而实际上在国外的话,是企业实际的需求,然后委托你大学去把它做出来,最后他有很强的目的性,而在我们国家经常做一个什么事情,就是以企业为主导,他有需求的让大学来做的这样的东西不多,常常以大学想做什么,到企业里边拉点赞助,这样子的话由于你大学想做的东西,是不是市场上一定需要的东西,就有一定的差距,要是大学里的教授判断的很准,确实是市场上的东西,你很可能就搞成功了,我自己感觉到差异就是在这些,另一个,大学里搞出来的东西在我们很多企业里边有的时候他也不见得认可,也不是非常地认可,最主要原因他要求的角度不一样,他希望你这个技术直接就可以应用,这个才是导致最后这样一些差异,我就说这些。
主持人(刘小勇): 您刚才谈的美国的院校他做基础研究做的多,中国的好像跟工厂实际结合的更紧密一些,产生这种差别它的原因,或者说谁更合理,能不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宋健:主要是分工的问题,就是美国的国情他不一样,美国和欧洲都很发达了,本身企业的技术力量就很强,他只需要你大学去做一些你擅长做的基础研究就行了,我们国家企业的话,他技术能力差异非常地大,因此他对于你这个大学的要求,他也是不一样,主要还是这些差异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