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雪 北京报道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2013年的东风日产亦是如此。
2013年12月22日晚上11点53分,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的手机响起了微信提示音,一则“东风日产提前达成90万辆目标”的喜报,通过网络传递到任勇手中。截至当日,东风日产双品牌全年销量达90万辆(日产80万辆、启辰10万辆),较去年全年销量增幅16.4%。而后,东风日产以全年实现销量92.60万辆的数字为2013年画上了完整的句号。
在东风日产成立十年来,很难再找出第二个重要意义可与2013年相提并论的年份——这一年,是东风日产的10岁“生日”,是走出“钓鱼岛事件”阴影的关键节点,也是两任领导人交接的过渡之年,更是东风日产新十年重新出发的起点……
去年6月16日,东风日产10周年庆典当天,东风日产产销规模迈过450万辆大关。10年间,东风日产从初建时的80亿元年产值上升到2012年的1000亿元;从0到450万辆的产销规模;从年销量6.5万辆,到77.3万辆;从100家销售服务网点(4S店及二级网点)发展到了超过1400家;从最初10名开外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行业前五。
“同样是日系产品,为什么佳能和尼康没有下跌?”东风日产2013年底的年终沟通会上,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部长杨嵩一针见血:“因为它的产品竞争力够足、成本够低、配套够好,客户没有别的更好选择。”杨嵩坦言,不应将日系车下滑的全部原因归结到“钓鱼岛事件”上,“其实我们自己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
在历经谷底的2012年后,东风日产开始从自身展开变革——如“牵引式营销”的提出,和渠道政策的放宽。
2013年2月,一年一度的东风日产经销商大会上,东风日产宣布将不再给每家特约店下达年度销售任务,改由后者根据市场及经营状况自行上报。而考核的依据,也从过去的绝对销量,改变为在当地市场的相对市占率。消息一出,经销商们喜出望外。
在东风日产产品矩阵中占重要地位的天籁,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这一新商务政策的受益者。
十年前,第一款天籁引入国内市场,上市两年后,东风日产依据市场导向信息进行调整升级,推出改款天籁车型。到2008年新一代天籁上市之时,经过4年的发展,天籁已在B级车市场拥有一席之地。不过,在当时,这款曾被时任东风日产第一任总裁的中村克己期望成为中高级车市场的标杆车型的新天籁,并未达到预期,月销量一度在2000辆至3000辆区间徘徊不定。
这也一度成为中村克己调任前的遗憾。“天籁的销量未能达到预期,是我在任期间最大的遗憾。”2008年4月,任期五年已满的中村克己升任雷诺全球执行副总裁,直至踏上离开中国的航班前,中村克己仍在反复表述着遗憾之情。
否极泰来,天籁在接下来的四年中迎来了其入华以来市场表现的最高峰,直至2012年遭遇“钓鱼岛事件”的沉重一击。数据显示,2007年总销量3.77万辆,月均销量仅为3142辆的天籁,在2008年6月到7月的短短一个月间便由2900辆飙升至8100辆。而后更一路走高,2011年1月创下迄今为止的单月最高销量——3.53万辆,并于当年保住B级车销量排行榜第三名(2010年首次进入B级车排行榜前三)。
如今,天籁虽失去月销动辄两三万辆的高峰业绩,但2013年3月刚刚上市的新世代天籁也已在中高级车的“万辆俱乐部”站稳脚跟。与此同时,2013年11月广州车展上市的新世代天籁·公爵车型加入后,天籁阵营形成“两强同堂”格局。数据显示,11月21日新世代天籁·公爵上市后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天籁品牌销量就超过1.4万辆。
“相比于许多企业还在纠结销量上的数字游戏时,东风日产已然与它们新旧有别。”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当政府不再“唯GDP论”时,东风日产也同样不再“唯销量论”,而是把目光聚焦在经销商收益和消费者满意度上。
而“牵引式营销”的理念正来自于杨嵩和他的团队带着客户的眼光来审视东风日产多年来的营销工作,所提出的“最后一公里”的思考:“我们反思怎样把客户的每一个接触点做好,比如进了展厅我们怎样接待,网站、活动现场给客户呈现的感觉,从每一个跟客户接触的管道去考虑如何改善,把每一个接触点扎扎实实做好。”
“好玩的才刚刚开始。”这是距离2014年还有九天时,任勇在手机微信中那声“叮咚”后的语音回复。东风日产将如何谱写崭新的第二个十年,考验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