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内敛内心大胆
外表内敛内心大胆
“自强不息,坚定必胜信念;艰苦奋斗,保持创业激情;令行禁止,建立严明纪律;学习创新,持续追求卓越。”
当读到这些颇具革命味道的句子时,你会想到什么?某个企业在组织员工军训时写在墙上的标语?不,这是江淮企业文化纲领“新红军精神”的核心。在江淮内部,左延安所推崇的红军精神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比如,工人的工作服不是普遍采用的蓝色,而是红色;厂区里每天早上八点会响起军号,全体员工下楼做操。
2006年,红军长征70周年时,江淮专门组织了一次“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左延安特意写下“江淮汽车重走长征路,民族工业再现新红军”。同年,以“新红军精神”为主要内容的《JAC宪章》在江淮发布。
对于红军精神的推崇,也许与左延安的军旅生涯有关,在1978年进入江淮前,他曾当过兵,有着浓厚的军旅情结,江淮汽车的LOGO就是一个五角星的变体,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则源于江淮的自救经历。
江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成立的巢湖汽车配件厂。1968年,筹办中的江淮汽车制造厂试制出了两台HFC270型汽油发动机和两台载重2.5吨的载重车。
“一名不起眼的钣金工,一声不吭拿起榔头‘乒乒乓乓’敲打起来,用几张铁皮手工加工出来的驾驶室,居然和一旁的日本车一模一样!”当年纯手工的造车经历至今被一些老江淮人津津乐道,而“江淮牌”也由此诞生。
在接下来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在国家汽车政策的决定下,江淮只生产了3.8万辆汽车。到1980年代末,如同很多同时代的国有企业遇到的瓶颈一样,这家劳改工厂出身的企业也陷入了难以为继的窘境,一度靠生产沙发、旱冰鞋,甚至老鼠夹为工人发工资。
1990年,可以被视为江淮历史的分水岭。这一年,已经拥有合肥工业大学学士学位,学发动机出身的左延安被推至厂长的位置。此时,他已在江淮汽车制造厂整整干了12年,他从基层一步步做起,历任技术员、副科长、厂办主任、总经济师、常务副厂长。
事实上,在此之前,左延安并不被看好,曾经有一位领导当面对他说:“你为人太内敛,缺少魄力,是搞技术的料子,但不适合做管理。”
谁也没想到,“缺少魄力”的左延安一上任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重点发展客车专用底盘,适时发展整车。”
彼时,国内一直是用卡车底盘改装客车,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涉足客车专用底盘。在一次出差的旅途中,左延安突然想到,江淮为什么不能造舒适、安全的客车专用底盘呢?这是一个市场空白。
他的想法提出后,得到了同事们的响应,然而现实却是无奈的。那时江淮所谓的底盘制造车间里只有一台车床,一台钻床,一台砂轮机,一排简陋的平房。而仅一套专用的重压模具就需要500多万元。
怎么办?左延安想到了1984年上马,但长期没有产出的G427发动机。在经过多番讨论后,江淮卖掉了这条生产线,换回了300万现金,成为客车底盘项目的启动资金。
随后,江淮人集中全厂资源,将“HFC6700底盘会战”放在了一切工作的首位。到1993年,江淮的底盘销售达一万辆。在随后3年的时间里,销售增幅分别达到100%、150%和200%。1996年就一举奠定行业的领导者地位。
底盘项目成功后,江淮暂时摆脱了生存的危机,左延安也开始思考江淮未来的发展。1995年,左延安提出上轻卡项目。但很多人都公开表示反对,觉得底盘做得好好的,何必给自己出难题。
左延安有他自己的考虑:大家一哄而上的项目,必然是成本最高的时候;大家不看好的市场,却最有机会。后来的事实证明,左延安的这个决定为江淮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如今,江淮轻卡已连续多年销量稳居行业第二,如果抛除福田轻卡销量中纳入的农用车和工程机械车,江淮轻卡则是名副其实的行业第一。
国内客车行业老大宇通客车的董事长汤玉祥曾这样评价左延安:“只有像左这样的人,才能带领江淮走出逆境。”
然而,左延安在回顾这段经历时却谦虚地表示:“1990年是个分水岭,此前汽车工业发展速度缓慢,之后20年正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汽车行业突飞猛进的20年,这20年我们赶上了,所以我也深感荣幸。”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