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正文

“70后”凭什么?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03月20日 16:23   汽车公社  汽车公社 字号:

  FT中文网的编辑薛莉在她专栏《该死的70后》中撰文说,有位制造业的人力总监和她开玩笑地总结:该死的70后,倒霉的80后,潇洒的90后。

  这个社会上,除了当前身居高位的60后们之外,占尽天时的70后如今把持着社会各行各业的要职,让人绝望地羡慕嫉妒恨,真“该死”。好像什么好处都被“70后”占了——生下来没多久就改革开放了,大学生那时被认为是天之骄子,而社会人才又出现体制性断层,一部分人毕业找工作赶上外企涌入中国,70后凭借外语和可塑性优势成为第一批外企白领,另外一部分人毕业考进公务员队伍,那时候还不时兴“拼爹”,考公务员还不那么难;还有第三批队伍加入体制内外的各种企业,赶上经济大发展之前,占据最好的有利地形。

  我们的主人公“汽车圈的70后高管”有着惊人一致的共性——大多数人一毕业就加盟一家汽车公司,然后从基层起步,凭借非凡的努力和惊人的机会把握能力,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井喷快速成长。

  比亚迪出身的夏治冰和侯雁的履历惊人一致,在王传福的感召之下,加盟草创之初的比亚迪公司,从基层起步,在不同岗位历练,伴随着比亚迪汽车事业的跨越,实现自身的人生飞跃;又譬如贾鸣镝,从同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头扎进上海大众,同样从基础开始打拼,一步一个台阶,成为同龄人中的翘楚。

  杨嵩的案例稍有不同,但是同样沿袭夏治冰们的轨迹,在其它行业练就一身本领,快速适应汽车行业的节奏,并把自己所长在这个充满机会的汽车行业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这一群人的经历中,你会发现,时代的标签相对应的是对能力认同程度的不同。我的70后友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他们现今的地位90%是因为智慧与努力相结合的结果。但在80后或90后的眼里,也许90%是因为他们赶上了好时候。

  成长的路径

  2001年,刚刚35岁的刘卫东晋升神龙汽车总经理,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中方一把手,创下到如今都没有被打破的记录。

  工程师出身的刘卫东的脱颖而出,这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他本人出色的先天条件,从车间到零部件公司再到商用车,刘卫东广泛历练之后临危受命奔赴困难重重的神龙汽车,创下国内主政大型汽车国企的新纪录,也完成自身职业生涯的蜕变。

  刘卫东的晋升路径延续着典型的国企高层成长路线图,在基础成长并被发掘,然后在不同版块之间历练,在合适的时候被拔擢并委以重任。

  2005年以前,大多数的汽车高管,几乎多沿袭着这种成长路径。而且,汽车行业更青睐于从技术或者管理岗位上提拔人才,但是这种培养路径一般来说漫长而惯性,所以,在2005年以前,鲜有类似刘卫东这样年纪轻轻就直线上升的案例。

  但是,随着2003年汽车行业进入井喷通道,汽车人才的发展路线开始发生微妙的改变。从1984年上海大众成立,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特别自2004年,中国车坛顺风顺水,营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销量奇迹、营销奇迹、产品奇迹,在这一过程中汽车业也呈现一个英雄辈出的状态。与此同时,一大批出身销售的少壮派迅速登上高位。因为相比其他职业,销售似乎是一个无需论资排辈的领域,能者多得。

  尽管要接受更多的镁光灯、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但是正如侯雁对本刊记者所说的那样,“只要自己喜欢,做什么都不累。”

  从2003年车市进入井喷通道之后,营销领域,这绝对是一个最容易从草根过渡到精英的平台,也是一个盛产传奇的领域。潘石屹曾说,从中国最近30年的发展来看,最大的变化就是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到了今天,已经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环境。销售的重要性被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没有论资排辈,没有条条框框,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潮涌般冲进这个版块中,没有制度的羁绊,成就了70后们无束缚的成长。

  新的土壤

  的确,1984年,上海大众开启了中国汽车发展新时代,2003年,中国汽车私人消费潮的启动,中国车市进入史无前例的大跃进。

  从上海通用开始,开创了中国汽车体系化营销的时代。先行者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迄今都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同时代的广州本田可以凭借过人的产品力在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但是上海通用的成立,的确是开创了中国汽车从人才到系统的完备组建程序。而且,上海通用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它填补了中国汽车营销学这块最短的板!并且丰富和“中国化”了这块板。

  但是,和传统的强国相比,中国汽车的研发、制造仍然处于弱势,但是私人消费市场的启动,中国汽车在营销领域率先突破,当时的叶永明、陈斌波、李峰、付强、胡泳等一干“60后”营销好手,迅速成为如今车市叱咤风云的人物。

  2008年10月,李峰从奇瑞汽车主管销售的总经理一跃成为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开启了营销高管直接接手公司一把手的序幕,随后,夏治冰同样以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只身接管集团副总裁,统领汽车版块;2010年之后,越来越多的营销高层成为合资或者自主品牌的掌舵人,越来越多的营销精英人才脱颖而出。

  2010年1月份,陈斌波以东风日产副总部长的身份接任同属东风旗下的重要业务单元东风本田的执行副总经理,在他之前,本田另外一家合资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之前的一个身份是广汽旗下经销商集团广汽物贸总经理。

  生于1970年的张海亮在2010年下半年成为上海大众的总经理,之前他是公司销售部门的负责人,2011年,上汽旗下另外一个版块上海通用迎来第四任总经理叶永明,以集团副总裁身份接任上海通用,叶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主政上汽销售公司多年的显赫业绩。

  营销高管普遍接管合资公司的现象日渐普遍,这与近年来销售在汽车行业中的跃进式发展密切相关。在我们封面故事的主人公中,无论是杨嵩还是贾鸣镝,夏治冰或者侯雁,无不都是营销背景出生。

  是不是说,这是中国汽车70后高管成长的肥沃土壤?

  方向和舞台

  很多人很好奇,这些尚未不惑的年轻人如何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个性来说,70后们其实具有诸多共性,从成长经历而言,“70后”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群体,他们生于动荡之交的70年代,坚韧和质朴,是他们从父辈上继承下来的特性;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机遇,他们成功避免了60年代人被浪费和折腾的宝贵时光。

  在不长的成长岁月中,相对单纯的竞争环境,上一辈人留下的时间差,让70后们无需挤位就顺利接位。

  杨嵩尤其记得刚进复旦大学的时候难忘的军训,“残酷但是让人受益匪浅,”杨嵩回忆说,“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让人变得坚韧。”生于1976年从湖南走出去的黄海涛,说他大学中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几乎没有纷扰的学习”。如今身为吉利帝豪事业部总经理的黄海涛,有着超出同龄人一筹的冷静,在他的微博中,分享最多的是管理和人生感悟。

  长安PSA的营销副总裁蔡建军特意提到自己10年多之前在东北拓展市场的经历,“几乎没有准备就上了战场。”蔡建军说,为了搞清楚竞争对手的一手情报,“我自己去车管所蹲点,对手的车子开出来一辆我就记下一辆,这比什么情报都管用。”如今晋升长安PSA副总裁的蔡建军,半年之前从徐留平办公室里勇敢地接过长安PSA的重担,“从零开始,的确有压力,但是忍不住去重新创业的冲动。”

  我们的主人公代表着这样一群杰出的年轻人,杨嵩的张扬和激情;贾鸣镝的低调和沉稳;夏治冰的稳重和睿智;侯雁的活力与执着和蔡建军的务实与憧憬。

  的确,成功无定式,他们能够在众多朋辈们的竞争中成为其中佼佼者,这必定是精心准备和天赐良机的完美结合。

  离开熟悉的舞台之后,加盟PSA的孙晓东开始变得冷静而沉默,但是他和他那个时代的同龄人所喷薄的怒放始终让人难忘。

  生于50年代的黄宏生在2012年来临之时,依然踏进汽车圈,以知天命的身躯和一干年轻人并肩战斗,“我可以接受错误,但是不能没有精彩。”这是怎样的精彩出发豪言?

  传统家电行业十年来,几乎已经失去迎来送往的勇气,张瑞敏、董明珠、李东生们拒绝离台,一出老戏固然瞩目,但是早已失去新意和神采。

  汽车行业则不然,她仿佛是一个天赐的舞台,主角轮番登场,观众只管静静端坐,任由他们演绎各自的辉煌。

(编辑:李欢)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