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戈
笔“戈”墨舞
中国车市的高烧并没有退,走出一个“V”型。
3月初,当二月份的销售数据出炉时,已有不少人在讨论,车市开始进入了正常的轨道。然而,从最近出炉的数据来看,中国车市的高烧并没有退,走出一个“V”型。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首季度汽车产销455.45万辆和461.06万辆,同比增长76.99%和71.78%。其中3月份,汽车销售 173.52万辆,环比增长44.71%,同比增长58.%。靓丽的数据,使得年初行业内一致定调10%至15%的增幅,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提了。这也乐 坏了车企,高烧的车市让整个行业利润增长了2.05倍,正可谓挣得“盆满钵满”。这其中,大众已经明确表示调高中国市场的增幅预测。
但是,如此高幅度的增长能维持多久呢?其中有没有虚火?是否该泼泼冷水了呢?
或许,在火红一片的喜庆气氛下,很多人忽视了一个事实。从1月份到3月份,无论是SUV、MPV等某一系列车型,还是乘用车的整体销量,环比都是以较高的速度下降。其中3月份,乘用车整体销量环比下降了28%。
一边高幅度的增长,一边数据在下降,这组相互矛盾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车企生产的新车到哪里?无疑,新车都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中。目前,从一线反馈回来的 信息,经销商的库存已经开始出现了饱和现象。有业内人士指出,某些经销商的库存量可满足数月的市场需求。并且,从3月份市场价格上看,部分车型出现了不同 程度的优惠,这已经说明了问题。因为,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十分客观的。
然而,市场的发展似乎让大家适应了这种高速发展的状况,高速发展并 非不正常。近日,在针对最新发布的数据,连部分行业分析师都认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各经销商都处于严重缺货的状态。3月份各厂商加速补给经销商库 存,导致经销商库存增长与零售增长形成反差,也属正常。
但是,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也许,该给车市泼泼冷水,长时间的高幅度增长,毕竟对中国车市的长远发展健康不利。连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3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在我国汽车产销良好发展的情况下,要认清当前发展形势,应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