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博 郑满宁
“既可载人又可拉货”是微客的传统优势,而恰恰是微客能“载人”的优势,促使李师傅萌生退出农村客运的念头。“面包车下乡了,有车的人多了,往后我们这些往乡里跑的车都没钱挣了。”李师傅是河北某县的客车司机,常年驾车运营在县城、乡镇之间。最近,他正琢磨着把跟随自己4年的6米、20余座的河北长鹿客车卖掉。
农村客运难以开展
对李师傅而言,这4年的农村客运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我们主要往返于县城和各村头之间。以前道路情况不好,车辆容易出现刮蹭等小事故,又费钱又耽误工时。”李师傅说:“说实话,承包了几年线路,并没有赚到多少钱。”
李师傅所说的道路条件,一直是制约农村客运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在北方,少林热销的是6米车型,而广东、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7.5米、30座的车型更好卖。受限于道路条件,购买少林客车进行农村客运的客运公司一般也只能跑从县、乡到村头的客运线路,很少能进入村子。”少林客车相关人士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
记者年前走访江苏省徐州沛城镇刘庄时发现,虽然沛县至刘庄有十几座的客车可以搭乘,但是客车只能把乘客送到刘庄村东头,一天也只有两个班次。而从村头到记者要去的农户家还需要步行近半个小时,中间还有相当长的土路,这些土路只有3~4米宽。正是因为种种不便,大部分村民喜欢骑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去县城,而对农村客运“不感冒”。
这种情况还不是最差的。“最近我们带着恒通的‘村村通’产品去开拓农村市场,却发现西南不少地区的县、乡道路都只有3.5米宽,但我们长度为5.2米的最小车型的宽度也接近1.9米,无法满足会车需求,因此难以开展集团化客运。”恒通客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玲告诉记者:“4.5米宽的道路是‘村村通’运营的最低要求。”
除此之外,营运时间也是制约农村客运发展的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从沛县到刘庄早晚各仅有一班车。“早上八九点一班,下午4点半一班,我们需要早早地去汽车站里等候,不然就没有座位了,非常不方便。”刘庄村民孟先生说。相比之下,私家车、摩托车等“黑车”,无论是在运输线路或者营运时间上都比客运公司自由灵活。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是“黑车”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更是导致农村客运难以开展的关键因素。
微客下乡“雪上加霜”
“随着‘汽车下乡’的推进,面包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村,一方面,更多的人可以自己开车出门,对我们的需求变小;另一方面,很多面包车在闲暇时转为短途载客,以前是‘摩的’、私家轿车抢客源,现在面包车对我们的冲击更大。”李师傅无奈地说。
记者在河北某县粗略地观察了一下,县城街道上行驶的车辆中,微客已经占到20%以上。
微客销售的火爆势头仍在持续。“今年微客市场最红火的时候应该在4~6月。”浙江长安微客经销商徐忠阳对市场的判断,代表了不少经销商的看法。微客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可能使农村客运“雪上加霜”。
“在票价方面,私家车和摩托车要价都比我们高,载客数量也有限,因此对我们的影响不大。面包车和我们的价格则相差不大,即使有时候它们的票价略高,也贵不了多少,但它们能把乘客送到家门口,可以满大街地转悠揽客,而且还没人管它们。”李师傅对记者抱怨说。
“原本以为通了公路之后,我们的运营环境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也逐渐培育了一些客源,生意能好做点,结果不是。现在是既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也没有人能治理一下拉黑活儿的小面包车,实在是没法维持下去了。”李师傅说。
在暗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客司机就明确告诉记者:“我们买车就是为了挣钱。面包车跑起来要比小巴快,而且对道路的适应性更好。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就在村里,村民什么时候要用车,我们都知道。”
客车企业呼吁规范管理
“我觉得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尽快搭建农村客运平台,真正落实农村客运运营的准入机制,加大打击黑车运营的力度。”李师傅说。
目前也有不少客车企业对微客冲击农村客运表示担忧。长安客车副总经理刘忠嶺表示:“不可否认的是,微客作为农村客运的有效补充,在村内以及村与村之间的短途运输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在微客一多,可能会对县、乡之间的公司化运营的农村客运线路产生冲击,有关部门应该限制微客进入这个市场。”
张玲告诉记者:“我们最便宜的车型也在8万元左右,微客两三万元的价格让我们很被动。但从长远看,客车企业的‘村村通’产品在安全性上比微客更适合农村客运,相关部门应该出台安全上的规范。”
“政策不明确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农村客运有什么样的补贴?补到什么程度?由谁出这个钱?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具体措施,把各项补贴落实到位。”中通轻型客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囤金军认为。在他看来,10%的财政补贴刺激了微客的销售,但国家针对农村客运的补贴迟迟没有出台,是导致农村客运在面临微客竞争时居于下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