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分品牌销售,奇瑞的李峰很早就提出,并加以实践。在市场销售环节,效果一度还不错。但是,体制上,销售和研发、生产脱节,孩子太多,摊子太大。全球性的研发与生产线招标,导致技术来源复杂,产品开发体系风格各异。终端车型,在市场上经常出现左右手相搏的态势。
吉利吸取了先行者的一些经验教训,第一次清晰完整的提出了自己的产品谱系架构,为产品转型,打下了坚实的战略基础。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雄鹰系列的品牌规划。
雄鹰车型系列
雄鹰系列,跨越A00、A0、A0+三个级别,分别对应2340mm、2480mm、2550mm三个轴距平台,还有2700mm的拉长轴距MPV。本来,轴距2650mm的FC-2、FC-3也属于雄鹰品牌系列,后来,改名为FE-1与FE-2,归属高一个级别的帝豪品牌。在吉利制定的策略中,雄鹰系列主要投放4~8万区间,其上是帝豪品牌。特别是,帝豪品牌中,以GMC平台技术平台为代表的GC-1等高端车型,要上攻10万以上区间。但是,10万元,已经成为民族品牌的天花板,打破这个隔阂,谈何容易!
吉利品牌,长期以来困守3~8万区间,8万以上根本无法站稳脚跟。与华晨和奇瑞不同,它们都有自己的高端品牌,基本守住了10万的底线。作为低端品牌升级或者汽车产业的后来者,吉利和比亚迪的积淀并不丰厚。但是比亚迪成功的市场策略与较强的营销能力,实现了中端市场的发轫,借助于电动车领域,对传统汽车制造技术的回避,或许能够达到迂回前进的目的,进而后来居上。如果吉利的新品牌整体战略无法实现的话,三个品牌就会被压缩到3~10万这个拥挤的空间中。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看完本文,每个消费者或许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吉利熊猫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