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自主品牌创业者的自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9日 02:39  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  景柱(海马股份董事长)

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景柱
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景柱
海马汽车:产品系列化迎战合资品牌(图)

国内首款自主品牌运动风格轿车——海马3(参数配置 图库)运动版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做到了开放,却没有很好地自主;做到了合作,却没有很好地学习;做到了自主,却没有很好地创新……

  在跨国公司垄断全球汽车产业的局面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无必要拥有自主品牌?有无可能发展壮大自主品牌?能否成长出几个全球性的“中国自主品牌”?

  这是近年来中国自上而下都在追问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在欧美、日本和韩国都不是问题,在中国却成了政府、企业、媒体反复讨论的热点,就如当年“汽车是否进入家庭”的讨论一样。这显然是多余的。

  现在,我们需要继续追问的应该是以下几个问题:合资能否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核心竞争力?怎样理解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战略?何谓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为何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如何解读对自主创新的几种认识误区?中国汽车产业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

  如果我们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上不能达成某种广泛的一致,对自主创新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那么中国汽车产业就很难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能够独立生存。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主阵地是合资公司,而合资公司业务实际是OEM,并不是完整的汽车产业概念。2003年以来,跨国公司为了全面加强对合资公司的控制和掠夺,纷纷调整其中国战略。

  一是将“中国战略”转变为符合其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全球战略”,使中国市场逐步成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二是把原来中外双方相对平等的“合作型”战略谋变为单方面主导的“控制型”战略。这种战略调整,增加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风险。

  由于跨国公司在产品研发、零部件配套、品牌推广和营销服务网络等方面不断加强控制,中资的话语权越来越少,“有控股权,无决策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于合资公司而言,中国汽车产业资本正在演变成金融资本,有可能沦为靠人吃饭的投资公司,除了“按股分红”外,不再主导创新,更无自主品牌阵地。

  从长远来看,中国支柱产业如果不能在“自主”、“创新”和“效率”三个方面尽快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只是粗放垄断或长期给人做OEM,我们就很难长久屹立于世界之林。

    反思“比较优势论”与“技术借用论”

车展上亮相的红旗SUV概念车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些人认为“民族工业”的概念已经过时,甚至是一种有害的陈腐观念。其理由之一是:随着资本跨国界流动比率与速度增加,企业股权在不同国家间转换已是常态,所以今后就分不清汽车企业属于哪国,也就无所谓“中国汽车产业”了。

  一些学者主张的“比较优势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认为中国收入水平低,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上没有优势,只能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比较优势论”密切相连的是“技术借用论”。这种观点认为,我国和发达国家尚存很大差距,技术引进还有很大空间,技术引进的成本低于自主创新的成本,所以只需要引进技术,就能做好世界工厂。“技术借用论”特别强调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认为通过外资引入的技术和新产品能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从而自动形成中国的汽车产业,甚至可以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设立研发中心而使中国获得研发能力。

  按照“比较优势论”的观点,中国人要么出国洗碗端盘子,要么在家当好打工仔,个别情况下可用十火车日用品换回一架俄罗斯的破飞机。如果中国确保这样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就能成为WTO下全球大家庭幸福的一员。果然如是,则再害中华百年矣!

  而“技术借用论”把体现在产品上的技术,同能够研发产品的技术能力混为一谈。似乎中国能够引进跨国公司的新产品就等于中国具有了研发这些新产品的技术能力。大量研究证明,技术知识具有缄默性质,技术引进来了并不等于技术能力就自动生成了,技术能力必须通过学习累积获得,必须以产品研发作为学习平台。无论合资和技术引进对于中国企业多么重要,都代替不了产品研发对于形成企业技术能力的关键作用。

  同时,要通过技术引进形成技术能力,首先要确立进行技术学习和持续改进的工作载体。对任何中国企业而言,这个工作载体要体现两个层面:一是组织层面,即企业能独立决策不受外资控制;二是技术层面,即企业坚持进行自主创新。

  毋庸讳言,“比较优势论”和“技术借用论”或许能使中国成为制造大国,并产生大量就业和税收。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应该立足于国家战略,不能只盯暂时的利益。如果我们不谋求从“被动的制造大国”到“主动的创造大国”,再到“自主的创新大国”,中国付出的就不仅仅是被作为“比较优势”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而且暴殄了子孙未来赖以生存的口粮。中华五千年文明能否长久繁荣都是个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王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